周春艷

【摘 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行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置管(PICC)護理與靜脈輸液港置管護理的效果。方法:將在本院腫瘤科行乳腺癌術后化療的患者46例分為兩組。A組行PICC及護理;B組行靜脈輸液港置管護理,比較效果。結果:B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并發癥發生率更優于A組,比較差異p<0.05。結論:靜脈輸液港置管及護理用于乳腺癌術后化療中效果更為顯著。
【關鍵詞】PICC;靜脈輸液港置管;護理;乳腺癌;術后化療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PICC) and intravenous infusion port nursing.Method:Forty-six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in our oncology department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underwent PICC and nursing; group B underwent intravenous infusion port intubation, and the effect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self-care ability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with a difference of p <0.05.Conclusion: Intravenous infusion port placement and nursing are more effective in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Key words: PICC; intravenous infusion port placement; nursing; breast cancer;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近幾年化療已經成為治療乳腺癌最重要的方式。正因乳腺癌患者在化療時上肢不宜靜脈穿刺,再加上化療藥物的刺激性,給臨床護理人員穿刺造成了難度[1]。所以此次研究針對臨床常用的PICC護理與靜脈輸液港置管護理用于乳腺癌術后化療者的效果,選取4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在本院腫瘤科行乳腺癌術后化療的患者46例,根據化療順序分為兩組,所有的研究對象都是女性。A組中患者年齡平均(32.69±4.55)歲;B組患者的年齡平均(35.64±3.49)歲。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的研究對象均確診為乳腺癌;均需要化療治療;無器質性病變;同意參加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腫瘤;未完成化療;拒絕參加研究。
1.3 方法
A組:行PICC及護理,具體步驟如下:(1)置管前:確定置管方案后,首先評估患者的血管及置管部位等;給患者講述置管過程及注意事項等。進行皮試、備皮、常規的檢查。監測生命體征并詳細記錄。(2)PICC置管:將患者手臂外轉90°,將超聲的探頭轉至縱向切面,將目標血管投放在屏幕上,把血流情況及靜脈的內徑記錄下來。再把超聲探頭轉向橫切面,在患者體表處進行定位,在屏幕的輔助下進行15°~30°穿刺;若針鞘回血,將超聲探頭切至縱切面,微微壓住穿刺角度,在進入3cm左右,最后將針芯退出,把導管緩慢置入。在置管的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防止因為動作過大破壞穿刺點;協助患者置于舒適的體位;助手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防止因患者緊張對置管產生影響,(3)置管后:完成定位后,給患者綁上彈力帶并告知患者第一天減少上肢活動,特別是早期,預防并觀察并發癥,若出現及時處理。
B組:行靜脈輸液港置管護理,具體如下:(1)置管前: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給患者講述置管內容、過程、注意事項等,幫助患者緩解緊張的負面情緒。(2)VPA置管:先消毒左手的食指,確定置管的位置后消毒3次直徑為12~15cm左右的位置;戴上無菌手套在左手食指和拇指的輔助下拱起注射座,在右手拇指和食指的輔助下進行兩翼合并的操作,垂直入注射座。在置管的過程中會出現透空感,若遇到阻力時停止進針,在助手的配合下回抽,確定置管的位置,回血后,進行沖管準備接頭。(3)置管后:用沙袋按壓2~4h,待24h內嚴密監測患者情況。
1.4 觀察指標
將自理能力評分(Barthel 指數評定量表,最高為100分,最低為70分)和并發癥情況作為觀察指標[2]。
1.5 統計學方法
SPSS23.0分析,評分用()表示,t檢驗;并發癥用%表示,χ2檢驗。兩組比較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自理能力評分對比
A組自理能力評分為(82.65±4.44)分;B組自理能力評分為(97.19±2.80)分,比較兩組差異(t=19.587,p=0.000)。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對比,見表二
3 討論
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上皮組織上的腫瘤,屬于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治療乳腺癌的方式主要是放療、化療、手術治療[3]。化療給患者的血管傷害極大,所以選取PICC置管護理與靜脈輸液港置管護理兩種方式。PICC置管術能夠保護患者的上肢,使靜脈炎的發生幾率減少,幫助患者減輕疼痛。靜脈輸液港置管護理的要求較高,臨床護理人員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及實訓。在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的過程中,使用靜脈輸液港,能夠避免重復操作的步驟,且能夠減少各種風險,提高護理工作效率。
此次研究得出:B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并發癥發生率更優于A組,比較差異p<0.05。所以可知:靜脈輸液港置管及護理用于乳腺癌術后化療中效果更為顯著。
參考文獻
陳美華,歐曉靜,胡曉清.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選擇輸液港和經外周靜脈中心靜脈置管的質性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9,28(05):486-489.
林秋蓮,何小東,溫玉枝.PICC與靜脈輸液港置管護理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09):77-79.
李帆,朱瑞儀,官莉,等.靜脈輸液港在我國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02):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