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采
這是一份“干凈的資助”,這是一份“明澈的資助”。資助的背后,不求任何回報,只愿受助的學生成為國之棟梁。
這份資助,名曰:“中國茅臺·國之棟梁”,9年來,在中華大地捐助18.28萬名學子。
18歲的貴州省從江縣侗族女孩韋蘇羽,在8月20日上午,站在“中國茅臺·國之棟梁”2020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新聞發布會活動現場,獲得5000元“中國茅臺·國之棟梁”2020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助學金。她和今年受助的兩萬名貧困學生一起,朝著夢想出發,期待他日成為國之棟梁。
當天,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嗚明,其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靜仁,中國青基會黨委書記、理事長郭美薦,其青團貴州省委書記涂妍,茅臺集團黨委委員、總法律顧問段建樺,黔東南州委副書記、州長羅強等參加活動。
新聞發布會上,陳嗚明、傅振邦、李靜仁、羅強共同上臺,灑下手中代表夢想的沃土,為青苗耕耘,為夢想灌溉。大屏幕上,一株株青苗不畏風雨,長成國之棟梁,標志著“中國茅臺·國之棟梁”2020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正式啟動。
當段建樺把一張1億元人民幣捐贈支票,遞到郭美薦、涂妍手中,郭美薦向段建樺頒發捐贈紀念牌時,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上午9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民族劇場,侗族大歌這一古老的“天籟之音”在這里響起,余音繞梁,掌聲雷動。
來自從江縣小黃小學的孩子們身著節日盛裝,用精彩的演繹,向遠道而來的嘉賓們,展示侗族大歌傳承千年的獨特魅力,也開啟了“中國茅臺-國之棟梁”2020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的精彩序幕。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茅臺集團攜手中國青基會如期舉辦新聞發布會,把溫暖傳遞給莘莘學子,踐行希望工程助學育人、為黨育人的初心使命。
據悉,“中國茅臺·國之棟梁”2020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將緊扣脫貧攻堅中心任務,聚焦“三區三州”、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特別是未摘帽貧困縣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影響地區,為全國2萬名困難家庭學生每人提供5000元助學金。
“這是茅臺集團攜手中國青基會連續9年,每年捐資1億元,資助2萬名困難學子進入大學學習,助力學子實現青春夢想,書寫人生華章。”李靜仁在致辭中表示,處于歷史交匯期、脫貧攻堅決勝期的中國,部分學子雖然通過了高考,即將邁入大學門檻,但存在一定經濟困難。
茅臺集團堅持品牌擔當、堅守扶貧濟困,面向基層、面向農村,從2012年起,持續開展“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幫助部分困難學子減輕負擔,助推他們更好的學習積累知識,養成良好品德,真正成為國之棟梁,在不懈的接力奮斗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青基會黨委書記、理事長郭美薦由衷為茅臺集團深厚的家國情懷點贊。他說,在希望工程事業的發展道路上,中國青基會有幸自2012年和茅臺集團攜手,秉持希望工程“助學育人”的宗旨,共同發起實施的“中國茅臺一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成為新時代中國公益事業的一張靚麗名片。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強。“為黨育人,竭誠服務廣大青少年成長,是希望工程的責任所系、生命所在。”郭美薦說,期待茅臺集團以及更多有社會責任感、有愛心的參與者、支持者,加入到推動新時代希望工程事業發展的隊伍中,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造就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棟梁之才貢獻力量。
“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肇始于2012年,每年向中國青基會捐款1億元人民幣,資助當年參加高考并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錄取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且品學兼優的大學新生,解決其從家門到校門的交通與生活費,資助標準為一次性5000元/人。
自2012年起,“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新聞發布會,先后在北京、貴陽、遵義、紅安、西柏坡、延安、涼山、海北等地舉行,梳理過去八年活動足跡,不僅1億元的捐贈額度保持不減,而且每年的關注焦點也隨著我國脫貧攻堅的需要,不斷更新調整,越來越強調“精準滴灌”。
自2016年起,茅臺集團決定每年拿出一半的資金用于家鄉,同樣是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貴州;2017年,茅臺集團積極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將這項行動深化推動為“脫貧攻堅三年公益計劃”;2018年,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政策號召,把資助重點向“三區三州”等脫貧攻堅重點難點地區傾斜。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貴州發起了“沖刺90天、打贏殲滅戰”的動員令,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簽。
在這個重要歷史節點,“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回到貴州,選擇在全省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的從江縣啟動新一年助學活動,更彰顯了茅臺集團在發展的同時,不忘回報桑梓的社會責任。
“茅臺不僅是貴州的茅臺,更是中國的茅臺,回報桑梓、反哺社會是茅臺應盡職責。”李靜仁透露,9年來,茅臺集團為“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累計捐資達9.14億元,受助學子達18.28萬名。活動已經成為迄今為止,國內愛心助學活動中捐款金額最大、受資助人數最多、覆蓋面最廣、影響最深遠的公益項目。“作為這項特殊助學金的提供者,茅臺集團為能有機會為中國最具活力的一群年輕人助力而深感自豪。”
黔東南州委副書記、州長羅強在致辭中說,茅臺集團心系教育、胸懷大愛,搭乘團中央“希望工程”愛心專列,創建了“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公益助學品牌,自2012年以來,已為黔東南學子發放助學金2600萬元,幫助5200名困難家庭學生圓了大學夢。
羅強表示,“中國茅臺·國之棟梁”為黔東南脫貧攻堅貢獻了新力量,為黔東南教育事業播撒了新希望,充分彰顯了茅臺集團“大品牌、大擔當”的社會責任。
受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委托,北京七悅社會公益服務中心作為專業第三方評估團隊,現場發布了“中國茅臺·國之棟梁”2019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項目評估報告。
第三方評估報告指出,茅臺助學項目的實施,為做好學業就業創業“3個10萬+”以及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實實在在的力量。同時,對當地脫貧攻堅工作做出了重要幫助和補充,通過助學資助緩解了地方政府的扶貧壓力,有利于促進地方政府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
茅臺助學項目連續多年大規模的持續投入,將形成一份額外的效果和作用——成為地方教育部門或學校的穩定期待,能夠納入到整體的獎助學體系中進行資源優化,使得資助安排更加合理。在社會資源的靈活特點之外,又帶有了某種國家助學體系的“兜底”的意味。
李靜仁認為,“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取得的成績,得益于團中央高度重視、親切關懷,中國青基會和其青團貴州省委親密合作、協力推進。他說,9年來活動一直得到團中央高度重視和親切指導,團中央領導親自出席每一次新聞發布會。中國青基會和其青團貴州省委精心規劃、精準推進、精細操作,使得茅臺集團的公益助學愿望與困難學子的夢想進行有效、優質的聯接。
“茅臺集團將繼續推進公益活動,努力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種新希望。”李靜仁表示,茅臺集團與中國青基會、共青團貴州省委通過活動積累經驗,結下的深厚友誼,將推動的公益活動更加深入、扎實開展。
中國青基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愛心的受托人,各級青基會將不忘重托、不負使命,充分發揮專業精神,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希望工程的公信力,以最嚴格的標準落實好項目執行的各項工作,在落實好資助的同時將茅臺員工的愛心溫暖傳遞給青少年。
從江縣西山鎮頂洞村的侗族姑娘石淑萍,從小就深知,只有努力讀書才能走出侗寨、改變命運的道理。2015年,勤奮好學的她,收到中央民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因為家里實在負擔不了學費,她至今忘不了當時父母悲喜交加的臉龐。
“是‘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助學金幫助解決了我大一第一個學期的生活費,給予我信心和希望,我才愈發敢于面對大學生活和學習的困難。”如今,石淑萍已考上了研究生,在中央民族大學進行侗臺語族語言的研究,成為了優秀茅臺學子的代表。
截至今年7月,已有5屆10萬名受助學子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在抗擊疫情戰場、科研攻關高地、基層扶貧一線、創新創造前沿,處處活躍著“茅臺圓夢學子”拼搏進取的青春英姿,他們用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了公益的正能量,用青春和汗水升華了“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的社會價值。
“10萬名學子背后就是10萬個家庭,他們通過自身不斷的努力,走出大山、擺脫貧困、改變命運,從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這既是脫貧之本,更是民族復興之要。”李靜仁動情地說,茅臺集團能夠參與其中,見證大家的努力和成長,見證一個個貧困家庭的蝶變,見證夢想成真,這是茅臺集團最大的榮幸。“衷心希望你們勤奮努力學習,學有所成,成為一名志向遠大、品格高尚、人格健全的優秀學生,回饋社會,接續傳遞茅臺的這份愛心。同學們,茅臺將伴隨你們其成長。”
“中國茅臺-國之棟梁”資助了大量來自鄉村地區的困難優秀學生,如今這批來自鄉村的優秀學生已經行動起來,愛心接力傳承,踏上新的起點。
發布會現場,陳鳴明、傅振邦、李靜仁上臺,共同為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愛心接力志愿服務隊授旗,勉勵他們貢獻聰明才智,讓青春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無論命運順遂或坎坷,自強不息、奮斗不止,是對生活最大的敬意。未來希望自己也有能力幫助他人,將茅臺助學金的這份善意和愛心傳遞下去。”石淑萍說。
“本項目是一種‘干凈的資助,沒有任何附加條件,使得學生一方面感受到來自社會、政府的巨大關愛,一方面在尊嚴上沒有被傷害的感覺,因此自然而然地生長出‘感恩之情,繼而也希望自己能夠傳遞善意,以愛心回饋愛心。”
這是來自第三方機構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公益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項目評估成果。
評估報告稱,茅臺助學金對受益對象沒有任何類似于“自強”“感恩”“回饋”的附加條,對貧困學生來講是一份很“輕松”的資助。在調研中發現,這種“輕松”意味著一份巨大的“友善”,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貧困學生的尊嚴感和溫暖感。“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能激發起受助大學生心中“善”的因子。
調研中發現,有96.14%的受助大學生表示“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溫暖和支持,內心中有了更多的正能量”,95.57%的受助大學生表示在接受資助后自己“在生活中更愿意幫助別人”。
評估報告稱,“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活動在資助中,格外注重“精準扶貧、精準助學”的資助原則,側重國家深度貧困縣及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學生。每名受助生一次性資助5000元,主要用于其入學前的交通及入學后的學習生活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