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雪滎 郝春艷
【摘 要】目的:調查乳腺癌術后發生上肢淋巴水腫的現狀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采取橫斷面整群抽樣的研究方法,對2016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期間,選取乳腺癌術后500例病人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共發生上肢淋巴水腫80例。體重指數(BMI)、放療與乳腺癌根治術后病人發生淋巴水腫之間有相關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肥胖(BMI≥30)與放療是乳腺癌術后發生上肢淋巴水腫的危險因素。乳腺癌病人術后接受過淋巴水腫的健康教育、術后佩戴彈力袖套、術后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及術后持續主動鍛煉,是防治乳腺癌術后發生上肢淋巴水腫的保護因素。結論:對乳腺癌術后病人,其肥胖及術后放療是導致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發生的獨立高危因素。乳腺癌病人術后護理措施應包括合理控制體重、盡量減少術后放療副損傷,在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術后佩戴彈力袖套進行物理治療,術后持續主動的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可以有效減少術后淋巴水腫發生發展,減輕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乳腺癌根治術后;上肢淋巴水腫;肥胖;化療
當前,癌癥已經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乳腺癌是十分高發的女性惡性腫瘤之一,在最近幾十年中,我國的該疾病發病率也在持續增加的狀態。乳腺癌根治術中常常進行淋巴結清掃手術,盡管在術中盡可能地保留了淋巴管,但仍有一些細小的淋巴管不可避免地被離斷,造成術后同側上肢淋巴液回流受阻,出現上肢淋巴回流障礙,從而導致肢體水腫[1]。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發生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進一步探索了乳腺癌術后發生上肢淋巴水腫的影響因素,為乳腺癌術后患者發生上肢淋巴水腫的預防提供新的臨床證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于2016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在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乳腺癌根治術的500例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共發放500份調查問卷,全部收回且有效。
1.2 調查工具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
1.3 調查方法 根據調查問卷的納入標準,采集2016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期間,選取500名復診的病人,選在門診相對安靜的環境,盡量做到只有調查人員和病人在場。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調查問卷收集資料,用Epidata建立數據庫,將調查問卷的內容錄入數據庫中,雙人核對,統一錄入,使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例,%)表示,并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各影響因素。
2 結果
2.1 疾病基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500例乳腺癌根治術后病人,其發生上肢淋巴水腫80例。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年齡、體重指數(BMI)、淋巴水腫發生時間與乳腺癌術后病人發生淋巴水腫之間有相關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病人的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居住地、付費方式、家庭家庭月收入與乳腺癌術后發生淋巴水腫之間無相關性(P>0.05)。
2.2 一般情況單因素與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乳腺癌根治術后病人共發生上肢淋巴水腫的80例,病人體重指數與乳腺癌根治術后病人發生上肢淋巴水腫之間有相關性,病人體重指數BMI、淋巴水腫發生時間為兩個顯著的影響因素,其中BMI≥30相對于BMI<30的人群,BMI≥30 時其上肢淋巴水腫發生風險較高(OR=1.933,P<0.05)。乳腺癌根治術病人術后3~12個月與術后13~24個月比較,上肢淋巴水腫的發生風險較低(OR=0.182,P<0.05);術后25~36個月與術后13~24個月比較,上肢淋巴水腫的發生風險較低(OR=0.326,P<0.05)。
2.3 疾病資料單因素卡方檢驗與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乳腺癌根治術后發生上肢淋巴水腫與術后放療之間存在相關性,乳腺癌根治術后放療是發生上肢淋巴水腫的獨立高危因素(OR=9.381,P<0.05)。其余各項目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 乳腺癌根治術后病人上肢淋巴水腫防治認知之間關系的卡方檢驗與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乳腺癌根治術后病人接受過淋巴水腫的健康教育、術后佩戴彈力袖套、術后早期功能鍛煉、術后持續主動鍛煉與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發生之間存在相關性。乳腺癌病人術后接受過淋巴水腫的健康教育(OR=0.512,P<0.05)、術后佩戴彈力袖套(OR=0.597,P<0.05)、術后進行早期功能鍛煉(OR=0.488,P<0.05)及術后持續主動鍛煉(OR=0.609,P<0.05)是防治乳腺癌術后發生上肢淋巴水腫的保護因素,其余各項均未對上肢淋巴水腫產生顯著影響(P>0.05)。其余各項目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調查結果顯示,調查乳腺癌根治術后病人500例中發生上肢淋巴水腫80例,肥胖和術后放療是乳腺癌根治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危險因素。因此,病人術后合理控制體重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降低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發生率。本研究發現乳腺癌淋巴清掃術后接受輔助放療是患上肢淋巴水腫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要嚴格把控術后放療的指征,術后輔助放療的應用需慎重考慮。乳腺癌根治術病人術后護理措施應包括合理控制體重、盡量減少術后放療副損傷,在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術后佩戴彈力袖套進行物理治療,術后持續主動的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可以有效減少術后淋巴水腫發生發展,術后康復效果好,減輕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Chowdhry M , Rozen W M , Griffiths M . Lymphatic mapping and preoperative imag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mastectomy lymphoedema[J]. Gland Surg, 2016, 5(2):18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