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美 彭科軍 徐芬

【摘 要】目的:觀察手術室術中預防性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發生的預防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0年8月在我院進行擇期手術的600例患者作為實驗樣本,根據雙色球法分成2組,對照組的300例術中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的300例術中予以預見性護理,對術后2組DVT發生情況及凝血指標進行比較。結果:2組進行DVT發生率、Fbg、FDP、D-D、PT的比較,研究組均比對照組低,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術室術中預見性護理可有效預防DVT,改善凝血指標,具有在臨床中全面性推廣的價值。
【關鍵詞】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性護理干預;手術室;術中護理
DVT是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其與血液呈現高凝狀態、靜脈曲張、長期臥床等各種因素密切相關。發病后以患肢疼痛、腫脹、血栓遠端靜脈高壓等為主要表現,甚至會向不可逆型下肢功能不全發展,影響術后康復,且會危及患者身心健康。基于此,對于開展手術治療的患者,醫護人員需要高度重視和預防DVT,盡可能控制和減少此種并發癥的發生[1]。本文收集在我院進行擇期手術的600例患者作為實驗樣本,現進行以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9年11月-2020年8月在我院進行擇期手術的600例患者作為實驗樣本,根據雙色球法分成2組。對照組300例患者中男性160例,女性140例,患者年齡范圍31-73歲,平均年齡(54.7±4.6)歲;住院時間8-36d,平均住院時間(17.4±3.8)d;研究組300例患者中男性162例,女性138例,患者年齡范圍32-74歲,平均年齡(55.3±4.7)歲;住院時間9-37d,平均住院時間(18.2±3.7)d。作臨床一般資料的比較,組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存在對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主要內容:調整手術室溫度至22-26℃,濕度為50%-60%;依據手術具體需求合理調整體位,以體墊對受壓部位、骨凸處進行襯墊;術中加強下肢保暖,做好默契配合,盡可能縮短手術時間。研究組行預防性護理干預,主要內容:①盡量避免穿刺下肢:術中盡可能的穿刺上肢靜脈,防止穿刺下肢靜脈,以免限制下肢活動;安排具有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負責穿刺,切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②輸血治療要及時:術中對于失血量較大者,為有效預防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高凝狀態,需要合理進行輸血,增加有效血容量;③正確運用間歇式充氣壓力儀:護理人員在患者來到手術室后需要馬上為其佩戴好間歇式充氣壓力儀,順序為腳踝-小腿-大腿,逐漸加壓,最大壓力持續11s后,予以子宮減壓操作,連續進行60s,確保下肢靜脈完全排空,直至其恢復重新充盈感,2h/次,間歇時間為30min;④抬高患肢:術中合理進行體位擺放,待患者調整為平臥位時,需要將患肢抬高15°左右,對膝關節進行屈曲,密切觀察足背動脈搏動及患肢皮膚顏色、皮溫度變化;⑤術中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加強保暖,對于需要輸注的各種液體先進行加溫預熱再給予輸注,以有效預防低體溫;⑥手術結束后通過滑板平穩搬運患者,確保搬運的平穩性,搬運期間幅度不可太大或太快;⑦定時按摩下肢腿部。
1.3 觀察指標
術后1周借助彩色多普勒超聲對2組下肢DVT發生情況進行觀察,同時檢測凝血指標,包括Fbg(纖維蛋白原)、FDP(尿纖維蛋白降解物)、D-D(D-二聚體)、PT(凝血酶原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各數據時使用到的是SPSS22.0,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在描述時各用()、(%),對比則各用t檢驗、檢驗,P<0.05為表示的是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研究組DVT發生率、Fbg、FDP、D-D、PT等凝血指標比對照組低,P均<0.05,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下表。
3 討論
下肢DVT對手術患者而言,是發生率較高的一種并發癥。目前臨床方面公認的引起本病的主要因素有靜脈壁損傷、血液高凝狀態、靜脈血流滯緩、久臥久坐等。下肢DVT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為患肢疼痛、腫脹、血栓遠端靜脈高壓等,特別是病情嚴重者,極有可能出現肺栓塞、下肢深靜脈功能不全,甚至會直接造成患者死亡的情況[2]。為有效預防和減少DVT的發生,術中需要做好防范和護理干預。
預防性護理干預通過分析誘發下肢DVT的各種高危因素,術中盡可能避免對下肢進行穿刺操作,可讓下肢深靜脈損傷的發生幾率明顯降低,在此期間,合理性的運用間歇式充氣加壓以及及時輸血治療等,有利于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循環速度,確保血液處于正常流動狀態,預防血液凝滯,防止DVT的發生[3-5]。
此次試驗中,研究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的是DVT發生率及Fbg、FDP、D-D、PT等凝血指標,結果為研究組均比對照組低(P<0.05)。從而表明,手術室術中預見性護理可有效預防DVT,改善凝血指標,具有在臨床中全面性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褚國城,周培萱.手術室術中預防性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9,9(24):92-93.
尚楊梓.老年手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性護理措施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23):185.
王樂峰,李春燕.手術室術中預防性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應用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3):131-132.
李德榮.手術室術中預防性護理干預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效果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8,9(15):83-84.
劉霞,李飛,王超.手術室術中預防性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影響[J].雙足與保健,2017,26(2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