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保明 趙鳳麗


【摘 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臨床中對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診斷價值。方法:選擇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時段到我院進行治療的60例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60例,歸為觀察組;并選擇同時段到我院接受治療但下肢正常患者60例,歸為對照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方式檢查,對兩組患者下肢靜脈內徑、舒張末期流速等多種情況進行觀察,并對比分析。結果:除腘靜脈內徑,觀察組雙側股動脈內徑、脛周圍靜脈近端內徑等下肢靜脈血管內徑情況同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舒張末期流速以及收縮期峰值流速明顯較對照組大,但阻力指數較對照組小,差異均顯著(P<0.05)。結論:對于伴有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在臨床中予以彩色多普勒超聲方式進行檢查,能夠及時診斷,且不會給機體帶來創傷,具有可觀應用價值。
【關鍵詞】下肢深靜脈血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價值
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在臨床中往往會伴有色素沉著、下肢水腫等多項并發癥,如果不能夠及時進行診斷與治療,極不利于預后[1]。下肢深靜脈血栓多發生在下腔靜脈、下肢或者頸靜脈等位置,常見的影響因素有長期臥床休息、外傷床上以及手術治療等,不僅治療難度較高,還會帶來較大的危害,所以預防工作也尤為重要[2]。近年來,超聲技術得到了較大的進步,在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診斷中應用較為普遍。基于此,本文就我院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開展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的臨床診斷價值,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時段到我院進行治療的60例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60例,歸為觀察組;并選擇同時段到我院接受治療但下肢正常患者60例,歸為對照組。對照組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齡32~80歲,平均年齡(63.85±2.84)歲;觀察組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齡31~80歲,平均年齡(63.87±2.90)歲。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組間各項基線資料進行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對照研究。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手彩色多普勒超聲方式檢查,主要內容:對下肢進行掃描,探頭頻率設置為5~14MHz,指導患者保持平臥位,并將下肢稍微向外展開,膝蓋保持彎曲(髖關節相同);在進行檢查之前,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下肢靜脈血管的走向等情況進行準確掌握,確定需要檢查的靜脈,對血管等進行多角度掃描,并記錄相關血管管徑等數據;觀察患者血管血流速度,能夠準確掌握血流動力學相關情況,檢查靜脈瓣功能、靜脈血流是否通暢等。若患者下肢水腫,或者伴有肥胖癥,需要使用低頻凸陣探頭。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下肢靜脈內徑、舒張末期流速等多種情況進行觀察,并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21.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P<0.01有非常顯著性的差異。
2 結果
2.1 下肢靜脈血管內徑比較
除腘靜脈內徑,觀察組雙側股動脈內徑、脛周圍靜脈近端內徑等下肢靜脈血管內徑情況同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舒張末期流速等比較
觀察組舒張末期流速以及收縮期峰值流速明顯較對照組大,但阻力指數較對照組小,差異均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靜脈壁損傷、血液高凝等均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之間存在緊密聯系,而導致發生的典型勻速有長期臥床休養等[3]。一旦形成,血栓會向肢體深靜脈主干進行擴散,在疾病早期,患者通常沒有典型癥狀,漸漸的會將側支循環近端以及遠端開口進行堵塞,從而出現下肢水腫等現象,若無法及時診斷與干預,極大不利于預后。
對于慢性期以及亞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疾病,進行彩色多普勒潮生診斷之后,回聲較強,管腔擴張不明顯,栓塞部位的血管內徑影像學特征表現正常,急性期血栓患者則基本無回聲或者低回聲,下靜脈管徑存在擴張現象。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腘靜脈內徑、雙側股動脈內徑、脛周圍靜脈近端內徑等下肢靜脈血管內徑以及舒張末期流速、收縮期峰值流速等情況同對照組有明顯差異,提示將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方式應用到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中的效果理想。對于下肢深靜脈血栓疾病,X線靜脈造影檢查方式由于具有放射性特點,所以在推廣應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來,隨著影像學多方面技術的不斷發展,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方式得到了普遍應用,具有無創以及可重復檢查的優勢,且操作較為簡便,能夠實現動態觀察以及多角度掃查,對于靜脈管腔內的血流現象可有效觀察,如脈血流暢通、側支循環等情況,大大提升了診斷準確性,并為臨床治療提供了基礎信息[4-5]。
綜上所述,對于伴有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在臨床中予以彩色多普勒超聲方式進行檢查,能夠及時診斷,且不會給機體帶來創傷,具有可觀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何明清, 王嫻, 何芳, 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血液凝血功能檢查對孕婦產后血栓前狀態診斷及血栓發生預測的價值[J]. 中國綜合臨床, 2018, 34(3):272-276.
黃子達, 張子杰, 李文波, 等.多模式預防措施對老年關節置換術后靜脈血栓栓塞癥發生及轉歸的影響[J]. 中華老年骨科與康復電子雜志, 2018, 4(2):80-85.
張春華, 李卓瑤. 術中針對性護理在預防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應用效果[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8, 37(22):3076-3079.
孫健平, 張堃, 王鵬飛,等. 骨折患者近端深靜脈血栓形成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J]. 中華創傷雜志, 2019, 35(7):625-630.
黎晉宇, 金明昱, 袁少英, 等. 彩色多普勒高頻超聲在精索靜脈曲張不育癥檢查中的價值[J].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8, 43(3):1289-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