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陳秀紅

【摘 要】目的:探討癌痛質量控制與護理管理雙路徑模式對緩解腫瘤患者疼痛的影響。方法:選擇2019年1月—2019年6月于我科(腫瘤放療科)住院,入院時評估篩查NRS疼痛評分為輕度疼痛的腫瘤患者82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觀察組采用雙路徑護理管理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模式,將兩組患者的癌痛控制有效率進行對比。結果: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癌痛患者經雙路徑護理管理后疼痛控制有效率,有效率前者明顯優于后者,兩組數據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癌痛患者,經過雙路徑從各個角度進行綜合、全面的質量追蹤與護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癌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癌痛;質量;護理管理;雙路徑
疼痛是腫瘤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全球每年還將新增1500萬癌癥患者[1],其中50%左右的患者合并有疼痛,晚期患者出現疼痛的比例高于80%[2]。采用癌痛護理質量控制與護理管理雙路徑模式,對腫瘤患者的癌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為探索此方法對癌痛患者的護理效果,特開展以下工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19年6月于我科(腫瘤放療科)住院,入院時評估篩查NRS疼痛評分為輕度疼痛的腫瘤患者82例,其中男48例,女34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傳統護理模式,根據醫囑采取三階梯鎮痛方案,同時做好基礎護理、必要的非藥物止痛療法、心理護理等。觀察組患者采用雙路徑護理管理模式,具體如下:
(1)制定癌痛護理質量控制管理路徑
①由藥師、營養師、麻醉師、腫瘤科、疼痛科醫生、護士共同組建癌痛管理團隊,科室護士長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共同制定各項制度、流程、計劃等。②護理人員對于癌痛相關護理理念的認識度、對于專科知識的掌握度;重點質控護理人員對于癌痛評估的準確性;質控醫護人員觀察癌痛病情的及時性、癌痛干預的準確性并記錄疼痛護理;關注癌痛健康教育質量。
(2)建立癌痛護理管理路徑
①依據患者年齡、文化背景、接收、理解能力等制定個體化宣教模式,利用路徑管理將健康教育合理化、流程化,使臨床護士的宣教工作有章可循。鼓勵患者表達疼痛,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癌痛,教會患者自我評估,正確使用評估工具,指導家屬及患者掌握非藥物止痛療法,正確認識及使用止痛藥物,避免進入癌痛治療誤區。②給予患者情感肯定與支持鼓勵;根據患者的狀態,有針對性的進行安慰,緩解患者的情緒[3],給予患者心理疏導與放松訓練;鼓勵患者說自身的看法,幫助患者理清思路,產生客觀的認知面對未來;從有關人員的言談話語和健康教育中,或翻閱一些腫瘤醫療常識,使患者接受帶有積極性的暗示信息,并將信息轉化為自身能量付之行動。③由責任護士繼續擔任癌痛患者的延續護理管理者,負責出院后的癌痛管理計劃制定的落實;為社區醫生、護士進行癌痛控制相關知識及講座并隨時提供專業咨詢指導工作,實現優勢互補化,在醫院醫護的專業指導下實現癌痛的彈性管理;建立癌痛延續護理檔案,方便醫生隨時調取患者資料,為進一步治療護理提供動態依據;設立照護者論壇,家屬分享照護經驗;建立癌痛患者信息群,患友之間分享癌痛體驗等。
2 結果
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疼痛控制有效率對比,有效率前者明顯優于后者,兩組數據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癌痛不僅給患者的機體帶來巨大的痛苦,同時也易使其產生消極、絕望等負性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4]。通過癌痛護理質量控制標準的制定、實施及護理管理路徑的建立,我們可以看到觀察組癌痛患者經雙路徑護理管理后疼痛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所以,癌痛護理質量控制與護理管理雙路徑模式,對有效緩解患者的癌痛情況具有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檀亞玲.腫瘤科護士對疼痛管理知識與態度的調查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19):19-20.
孫敬,田桂香,吳艷珍,等.無痛病房中如何發揮護士的重要作用[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10):101-102.
齊欣,張玉田,吳晨霞,張慧中,張東興.DC-CIK配合中藥治療化療無效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1):66-67.
梁素麗.優質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5):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