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書沛
【摘 要】“鯰魚效應”是一種促進競爭的有效模式,在很多行業應用。醫院工作相對穩定,“鯰魚效應”可以在最大程度激發內部員工的積極性,雖然引進人才會對原有員工產生一定程度的壓力,但能讓所有員工相互激勵,提高醫院團隊水平。
【關鍵詞】醫院行政管理;“鯰魚效應”;效果
沙丁魚是一種非常脆弱的動物,離開大海后,過不了多久就會死掉。為了延長沙丁魚的壽命,當地漁民將鯰魚和沙丁魚放在一起,鯰魚喜歡戰斗,沙丁魚為了活命只能不斷游動,如此一來,增強了沙丁魚的生命力。這一現象被稱為“鯰魚效應”。這種效應經常被運用到各種經濟活動中,并經過不斷發展,演變為一種管理方式與競爭手段。“鯰魚效應”運用在醫院行政管理中,有助于提高醫院內部整體水平,降低行政管理難度。
在醫院行政管理方面,鯰魚效應是指在醫院內部體制僵化、效率低下的情況下,從組織外部挖掘或引進一些“鯰魚”。通過引進外來人才,可以增加內部員工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帶動整個醫院行政管理部門,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這里的“鯰魚”特指那些業務骨干,即個人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有主動競爭意識的優秀員工。“鯰魚”型人才能夠激活醫院內部員工的主動創造性,遏制不思進取工作作風的形成[1]。
一、醫院行政管理現狀
長期以來,醫院行政管理部門在醫院中始終處于輔助地位,部分行政部門甚至成為了醫院的“收容所”與“療養院”,相比先進的臨床醫療科室,行政管理部門體制存在缺陷:管理模式不先進、開放程度低。由于醫院的人事制度本來就存在僵化,進退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導致醫院行政管理人員對工作的認同感低,在工作過程中缺乏新鮮感與活力,沒有明確的目標也就沒有上進心,這種心態對整個單位都會造成影響,不利于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2]。醫院行政管理部門需要對內部進行創新,作為醫院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行政管理部門關系到醫院未來的發展。醫院行政管理部門需要改變管理模式,從注重經驗轉變為提高內部人員整體職業水平,調動行政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加強員工培訓,提高職業素養。在內部員工不斷發展的同時,引進高素質管理人才與技術人才,人才引進會激發內部員工危機感,迫使內部員工不斷提高自身職業能力,從而在競爭中不被淘汰。
二、“鯰魚效應”在醫院行政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
(一)外部引進
醫院可以通過考察的方式引進各種人才,從外部引進的行政管理“鯰魚”人才,以其工作能力和業績、進取精神和敬業精神,為原員工樹立了良好的標桿。與標桿管理人員相比,原有員工可以通過不斷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工作績效[3]。當然,“鯰魚”的出現,會導致原來的員工在壓力下工作,改變原來的思維方式,充分認識到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為了爭取穩定和長期的工作,必須努力工作,積極進取,學習業務知識化,提高能力水平,完善知識結構,從而更好地適應新時期醫院行政管理工作。
(二)內部培養
醫院行政管理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鯰魚”型人才在行政管理隊伍中的作用非常明顯。隊伍建設的核心就是培養自己的“鯰魚”人才,讓內部員工相互激勵,提高隊伍的整體水平。(1)建立一套醫院管理培訓計劃,讓各級管理人員進行多層次培訓體系,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深入開展專項培訓,選派業務骨干進修,鼓勵員工積極參加繼續教育。(2)打破部門界限,整合優質人力資源,實行崗位輪換。由于醫院行政管理部門內部人員不流動,長期以來的工作狀態讓部門員工存在惰性,并且缺乏綜合技能。進行崗位輪換,不僅可以提高員工工作的新鮮感,還能培訓員工,挖掘內部“鯰魚”人才,讓員工工作更有活力,也會提高部門效率。
(三)績效考核
為了創新考核方式,可以在醫院行政管理中引進KPI (關鍵技術指標)理念,提高醫院內部人員的績效考核效率,形成良好的內部競爭氛圍[4]。KPI理念是以單位中的“鯰魚”型人才為參考目標,分析對應崗位、工作與人的關系,從而建立完整、公平、透明的績效考核系統。將醫院未來的發展戰略,通過績效考核,完美的融入到工作中去,讓行政管理工作可核查、可評估。同樣,所有標準的科學性需要在具體的工作中不斷進行改善和發展。
(四)加強黨建
醫院行政管理作為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障衛生健康的堅實基礎。行政管理需要貫徹落實黨建工作,發揮管理人才在團隊中的先鋒模范作用,能夠有效促進年輕黨員干部的進步與發展,為所有人員搭建公平、透明、高效的競爭平臺。通過引進“鯰魚型”黨員干部,為所有“沙丁魚”干部樹立標桿,激發醫院行政管理內部活力,在提高“鯰魚型”黨員干部領導能力的同時,也增加了“沙丁魚”干部的努力奮斗精神[5]。
三、運用“鯰魚效應”構建醫院行政管理隊伍
“鯰魚效應”廣泛應用于各種行政管理中,通過實踐了解到,這種刺激性做法對內部員工和引進人才也存在著弊端。首先,外部引進的高端人才會得到部門領導的重視,從一定程度上說,阻礙了內部員工晉升和發展,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降低了內部員工奮斗激情,對工作失去希望,從而導致醫院隊伍整體水平下降,增加了行政管理難度。其次,不要小看“沙丁魚”的力量,“鯰魚”型人才如果無法克服面前的阻礙,很有可能會被“沙丁魚”同化,導致“鯰魚效應”效果大打折扣。針對以上情況,行政管理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內部員工進行安撫和調整,緩解“沙丁魚”壓力,減輕其心理負擔,讓所有員工發自內心認可團隊成員,從而調動整體效能。
四、結論
在醫院行政管理部門運用“鯰魚效應”時,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分析醫院內部員工存在的問題,權衡利弊,讓“鯰魚”與“沙丁魚”相互作用,讓所有員工處在和諧的工作環境中,加強員工的交流、合作、學習,讓不同類型的人才都能在醫院中發光、發熱。
參考文獻
劉倩玉. 高中課堂中基于“鯰魚效應”的女教師柔性控制策略[J]. 林區教學,2019(01):100-101.
李斌,吳紹燕. “鯰魚效應”在健康管理中心體檢護理質控中的應用研究[J]. 現代醫藥衛生,2019,35(23):3593-3595.
封蕾,李云姝,李萍,陳客宏. “鯰魚效應”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緒及生存質量影響的臨床研究[J]. 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9,33(02):125-128.
張春梅. “鯰魚效應”對公立醫院行政后勤的管理意義[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07):20-22.
孫蜜蜜. 利用鯰魚效應提高ICU護士崗位勝任力的效果觀察[J]. 中國鄉村醫藥,2019,26(0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