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擎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觀察法及結合難美性項群其他團體項目的創編原理和筆者親身實踐經驗對拉丁團體舞的創編三要素進行分析研究。闡述了拉丁團體舞創編三要素包括動作、隊形、音樂;認為三者間具有密不可分、相互影響的關系,創編時不僅要把握好舞蹈主題還需注意三者之間的配合。本文研究為拉丁團體舞的教學和訓練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標舞? ?拉丁團體舞? ?創編三要素
中圖分類號:J7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5-0093-03
動作、隊形、音樂三者協調配合成為國標舞拉丁團體舞創編的主要依據,國標舞拉丁團體舞屬于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該項群各項目在朝著高度技巧化方向發展的同時,以與完美的藝術化相結合的技藝特點為基礎,都把表現動作的難度和編排上的創新度作為發展趨勢。因此,拉丁團體舞創編中對獲取優異運動成績起決定性作用的創編重要三要素為:動作的高難與設計、隊形的變化及音樂的創新。
中國國際標準舞藝術大賽拉丁團體舞前6名的動作、隊形、音樂作為本文的參考依據,并結合本項群其他團體項目的創編原理及筆者親身實踐經驗對其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中國國際標準舞藝術表演大賽拉丁團體舞前六名的代表隊。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專家訪談法、觀察法、文獻資料法對拉丁團體舞項目的創編原理進行研究與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1.拉丁團體舞項目概念
摩登舞與拉丁舞作為國際國標舞兩大體系于1964年分別增加了團體舞項目,拉丁團體舞是8對選手在統一場地下(賽場面積:23×15米),借助于音樂的引導,在規定的時間內(6分鐘)將五種舞(倫巴、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按照舞蹈本身特有的風格特點及特定的規則要求進行有序的排列組合并構成一套完整的動作。
2.拉丁團體舞成套動作創編原則
拉丁團體舞競賽評判中,動作完成度、動作連貫性、動作創造性與豐富性以及參賽者的體態、空間利用、隊員間的協調配合等都成為重要的要素。將動作、隊形、音樂與其它要素(服裝)等完美結合的藝術創造過程是拉丁團體舞的創編。在進行拉丁團體舞創編時要遵循以下三點原則:
(1)目的性
拉丁團體舞的創編要根據不同的任務而進行編排設計,如在編排表演拉丁團體舞時,應以增強表演氣氛和提高舞蹈整體藝術效果為編排的重點,可適當添加現代舞、迪斯科等被視為潮流的元素,突出具有代表性的風格特點,使人產生“耳目一新”的藝術效果;而競技性拉丁團體舞編排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和遵守規則要求,其次要考慮拉丁團體舞的發展趨勢,最后使舞蹈的編排不僅高難而且具有一定的藝術效果,真正實現難與美的高度統一,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與此同時,競技性拉丁團體舞的創編需要運動員進行長時間的專業訓練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2)整體性
拉丁團體舞的整體性體現在將結構合理的單個動作相互銜接一致形成完整動作的過程。觀眾在其中感覺到舞蹈整體的流暢和連貫,需要強調的不僅僅是整體性依托多樣化的變化展現效果,還是動作的羅列與機械組合。倫巴舞的纏綿抒情,恰恰舞的幽默風趣,桑巴舞的熱情奔放,斗牛舞的威武雄壯和牛仔舞的靈巧活潑組成拉丁團體舞的多樣變化;多樣變化是拉丁團體舞的特點之一,動靜結合、剛柔并濟、難易相間、變化有序等,才能使成套動作在變化中得到統一,在統一中存在變化,使人感到動作豐富而不雜亂,表現出生動和諧的整體性。
(3)創新性
舞蹈表演的核心在于獨特的編排與高超的藝術表現,尤其是隨著拉丁團體舞運動水平的飛速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獨具特色的創新點是獲取優異成績的前提保證。拉丁團體舞編排是一種藝術創編的過程,僅是符合規則要求的編排,只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套路,無法感染裁判和觀眾。因此,在進行團體舞編排時必須確立創新的指導思想,開拓新思路,必須圍繞獨創性的理念進行編排設計。
3.拉丁團體舞創編三要素
(1)動作要素的創編
拉丁團體舞的動作創編關鍵在于突出舞蹈的風格,具有個性的舞蹈風格是優于其他隊伍的獨到之處。首先,將其它舞蹈元素編入成套動作突出個性,展現擅長的技術,以獲得裁判及觀眾最佳印象,從而爭取理想的成績;其次,在編排時應將代表性、高難動作展現時間結合運動員身心素質合理安排;最后,編者在整套動作創編時應注意原地動作和移動動作的設計、動作的前后順序及高難技巧動作的合理應用。
1)原地動作的設計
原地動作強調個人風格,精致、細膩以突出舞蹈風格為主。如在牛仔舞中可以男士為中心軸,女士大量加入旋轉技術展現。在原地動作設計中大多數的動作創編主要來源于獨創及靈感,在原有的動作基礎上加以變化及修飾使表演效果更加動人。
2)移動動作的設計
移動動作在隊形變化中起到連接作用,它將隊形快速、整齊、有序的連貫在一起,使其整體保持流暢。根據中國國際標準舞藝術表演大賽拉丁團體舞各代表隊的比賽作品觀察分析,得出常用移動動作有以下幾種:(見表1)
表1 拉丁團體舞常用移動動作
3)動作的前后順序
舞蹈開始、高潮、結束三部分構成舞蹈動作的編排順序,整個編創都體現這三部分的結合,通過觀察中國國際標準舞藝術表演大賽拉丁團體舞前六名代表隊的作品,舞蹈選取主題元素進行開始,如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的《夢境之旅》與宜春學院的《老友所依》,舞蹈開始就充分展現出與主題相關的動作元素,帶入感極強,因此,開始部分的主題與音樂帶入成為動作前后編排關鍵因素。之后在高潮前往往運用恰恰作為準備,輕松俏皮的特點可以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進入高潮后需要根據不同的需要選取特定的舞蹈動作,如表現歡快,大多選用斗牛和牛仔,又如表現激情、熱情,大多選用桑巴和斗牛,往往用倫巴作為緩和,柔和曼妙的基調多用于結束部分。最后可選擇部分主題動作進行呼應,在整套布局的完整基調下進行前后順序動作的編排。
4)高難技巧動作的合理應用
在中國國際標準舞藝術表演大賽拉丁團體舞比賽中常見的高難技巧動作有托舉類動作、旋轉類動作,這些高難技巧動作構成本次比賽的亮點。我們知道,要想獲得理想成績,展現難美系項群的競爭核心,高難動作是必不可少的,整套完整的參賽動作需要一定數目的高難技巧,在展現過程中需要運動選手高度集中完成,做到準確性與穩定性的精準展現,在此基礎上,展現一定的藝術化美感也是其要求。
(2)隊形要素的創編
1)拉丁團體舞隊形
隊形在拉丁團體舞中對于主題思想的展現、情感的抒發表達與技術的協調配合突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獨特、豐富且創新的隊形變化不僅可以豐富其所表達的內容還可以強化舞蹈形式的建構,在一定角度詮釋出內容與形式的完美關系,它將通過多種方向、空間、路線與角度的變化,由8對選手通過流動性動作展現不同的造型。豐富且有內涵的隊形變化帶給觀眾一場視覺盛宴,體現出拉丁團體舞的獨特魅力。通過對國際標準舞藝術表演大賽拉丁團體舞的隊形變化分析,整個一套競技性拉丁團體舞的隊形變化基本涵蓋30個左右,平均8秒左右變化造型,增強整套動作的流動與獨特。
2)隊形的種類
常見的拉丁團體舞的隊形主要分為兩個層次,一種是幾何圖形類隊形;另一種是線條形隊形,幾何圖形由常見的正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圓形、半圓形、扇形甚至是多邊形構成;常見的線條由直線、曲線、斜線、弧線、平行線、十字線、交叉線等構成。目前拉丁團體舞的隊形發展趨勢越來越呈現出創新性與復雜性,如出現字母型或出現特殊形狀,字母如T型、Z字型、H型、Y型或S型抑或更多復雜圖案構成。越來越多元的形式不僅豐富了拉丁團體舞的編創操作理論,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突出主題與升華情感。
3)隊形的基本形式
隊形是舞蹈中“動”“靜”結合的協調體現,基本形式主要為微靜止式與移動式。拉丁團體舞中的微靜止式是按照某一位置完成動作形成的隊形,主要由基本的圖形為主,如圓形、三角形等;而移動式則是通過不同速度與方向的流動形成的隊形展現,如:橫排變V字型、圓環的內外移動等。不同的隊形形式經過不同種類的交叉變化,將表達不同的藝術情境,渲染不同的藝術效果。
(3)音樂要素的創編
1)拉丁團體舞音樂特點
拉丁團體舞的音樂帶有時間性的特點,團體舞的音樂長度就是整個套路的時間,因此在創編時要符合規則要求。正常情況下音樂時間限制在6分鐘(包括上下場),場上表演時間為4分30秒。根據本項群其他項目的編排來看,大多采用快速的、節奏強烈的音樂與舞蹈動作相結合以激發觀眾和裁判情緒為手段加強表演效果。
2)音樂創編與舞蹈主題
音樂是拉丁團體舞的靈魂,拉丁團體舞的音樂創編要有一定的靈感來源,能夠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目前音樂的創編大多是大型樂隊的制作,而不是幾首曲子的剪切。音樂的創編首先要符合舞蹈主題,只有與舞蹈主題相符,才能襯托出音樂的魅力,可以說音樂與舞蹈主題之間是相輔相成緊密聯系的。如廣州市藝術學校的《如夢令》音樂開始生動詮釋主題,展現濃郁的民族特色,音樂運用各種戲曲動律,體現中國古典美,可見舞蹈主題在音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音樂創編與運動員的理解能力
“能力”一詞單純來說屬于教育學與心理學之間的一個范疇,而這指的運動員理解能力就是運動員對音樂的理解,運動員是否能真正理解音樂本身體現的內涵從其舞蹈時表現出的情感就能看出。往往在舞蹈時,音樂與運動員的情感是和諧統一的,音樂表達的內容通過運動員的情感和肢體動作才能更好的體現;相反,如果運動員對音樂表達的內容不理解,那么其在表現出來的情感就與音樂本身不相符。通過音樂透露出的情緒,加上運動員自己的“意境”想象;表現出的情感才具有感染力。
4)音樂創編與動作和隊形的變化
運動員在舞蹈時音樂的變化要與動作、隊形的變化相一致;那么,如何相一致?首先在舞蹈的過程中要符合兩點相一致,一是時間上相一致,套路中音樂變化的時間要與動作、隊形變化的時間吻合,如果動作和隊形過早或過晚變化了1秒鐘甚至半秒鐘都會顯得和音樂不協調、不對稱;二是音樂風格與動作幅度相一致,在整首音樂當中,分為強、弱、快、慢等不同的節奏,而動作的表達和隊形變化要與音樂風格、節奏、旋律相一致,如當音樂進入高潮時,此時的節奏必然是強烈有力的,而動作及隊形的配合則要表現出大膽夸張的藝術效果,使之更能襯托出音樂的旋律和風格。
5)常見音樂創編方法
首先,先編動作和隊形再編音樂,這種音樂創編方法有一定的依靠性,音樂主要吻合了動作和隊形,但對主題的表現不夠明顯,還需要專門譜曲;其次,先根據主題要求確定音樂旋律和音樂特點,編排好音樂,再根據音樂編排動作和隊形,這種編排方法音樂主題會較明顯,但對動作和隊形就進行了很大的限制;最后音樂與動作和隊形等同時進行編排,這種編排方式比較靈活,但給具體工作帶來耗時耗錢的麻煩。
二、結論與建議
(一)拉丁團體舞的創編是一個復雜又細致的工作,創編的過程是一個創新過程,需要編者的創造力、想象力、專業素養和藝術素質。隨著拉丁團體舞不斷發展,成套動作的藝術性將是今后競爭的關鍵,成套動作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音樂、動作和隊形變化方面,三者的創編緊密相連、相互影響。
(二)編舞者應深入了解隊員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及藝術修養,根據隊員的實際情況“揚長隱短”,發揮其優勢及風格;其次,在創編時應先確定舞蹈主題,然后依據主題再進行音樂、動作、隊形的創編。最后,修改三者其中一項時,還需考慮是否影響其他兩項效果,三者之間相輔相成。
參考文獻:
[1]王浩,陳向陽.體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孫俊生.體育舞蹈的健身及美學價值[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3]熊文.摩登舞與拉丁舞的比較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