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娟銘


【摘 要】 目的:探究重癥心臟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換術后重癥監護室護理措施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接收10例行瓣膜置換術治療的重癥心臟瓣膜病者為研究對象,予以所有患者術后重癥監護室護理。觀察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負性心態,生活質量評分,術后并發癥率。結果:患者干預后SDS評分、SAS評分明顯低于干預前;干預后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干預前,差異大(P<0.05)。患者術后并發癥率為20.00%。結論:對行瓣膜置換術治療的重癥心臟瓣膜病患者于術后采取重癥監護室護理,有助于患者不良情緒的改善,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 重癥監護室護理;半膜置換術;重癥心臟瓣膜病
【中圖分類號】 R654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003-01
Analysis of nursing methods and key poi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after valve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diac valvular 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measure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after valve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valve disease. Methods:from March 2017 to November 2019, 10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diac valvular disease who received valve replace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The negative mental attitud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SDS and SA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intervention than before.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P < 0.05). Th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20.00%. Conclusion:nursing in intensive care unit after valvular replacemen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bad mood,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ing; Hemimembrane replacement; Severe valvular heart disease
手術療法是目前臨床治療重癥心臟瓣膜病患者的常用方法,以瓣膜置換術式的應用最為常見[1]。雖然手術治療的開展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但部分患者受手術應激影響,術后以出現并發癥。對此,及早開展有效合理的護理干預配合非常重要。現探究重癥監護室護理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研究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接收的10例行瓣膜置換術治療的重癥心臟瓣膜病者為研究對象,醫學倫理委員會對此次研究開展均知情同意。在所有患者中,男7例,女3例;年齡26~68歲,均齡(40.6±2.3)歲。
1.2 方法 給予研究組患者術后重癥監護室護理,①基礎護理:叮囑患者遵醫囑用藥,并對患者生命體征情況密切觀察,并向患者簡單介紹術后相關注意事項,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提高護理配合度。②心理疏導:積極主動和患者對話溝通,向患者簡單介紹呼吸機治療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同時將呼吸技巧告知患者;時常鼓勵、安撫患者,有助于其負性心態的改善。此外,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和文化程度情況,構建良好護患關系。③環境護理:為患者營造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病房內溫濕度適宜,空氣流通、新鮮,使患者舒適度提升。④無菌操作嚴格執行:對手部衛生情況嚴格落實,對無菌操作與洗手方法嚴格執行。在機械通氣,吸痰與其他護理操作期間,做到規范操作與無菌操作。⑤呼吸管理:保證舒適、正確姿勢,對鼻腔與口腔內分泌物及時清除,予以吸痰處理,保證患者呼吸暢通。⑥抗凝處理:對患者凝血功能指標密切觀察,遵醫囑予以抗凝藥物,根據患者機體情況對凝血功能指標密切觀察。⑦管理護理:將引流管護理工作做好,對引流密閉性與暢通性予以維持,定期監測引流液性狀,予以擠壓,同時將導管消毒工作做好,保證導管無菌性。⑧壓瘡預防:指導患者行舒適體位,并定期更換,適當按摩患者肢體,必要時可在壓迫部位墊軟墊,防止發生壓瘡。
1.3 評價標準 對患者干預前后負性心態的評定,選用SDS(抑郁自評量表)、SAS(焦慮自評量表)[2]進行,每量表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抑郁、焦慮情緒越嚴重。
對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情況評定,選用GQOLI-74(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3]進行,量表項目包括社會關系和心理健康、軀體功能和生活環境等,量表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比較觀察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率。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分析統計選擇SPSS23.0,以負性心態、生活質量評分為判定指標,對患者干預前后評定用t檢驗。P<0.05為差異大。
2 結果
2.1 比較患者的負性心態 在所選研究對象中,患者干預前后SDS評分、SAS評分比較,干預后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 在所選研究對象中,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干預后明顯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觀察患者術后并發癥率 在本研究所選10例對象中,經護理干預后,患者術后并發癥率為20.00%(2/10),其中1例感染,1例心律失常,未有患者出現低心排并發癥。
3 討論
就現下而言,對于重癥心臟瓣膜病的治療,以瓣膜置換術的應用最為常見,通過將人工瓣膜植入對受損瓣膜進行替換,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然而,因該手術屬于有創術式,術后部分患者康復效果受負性心態和并發癥等因素影響,導致患者恢復不佳,影響預后。基于此,加強對患者術后護理干預的重視尤為重要[4]。
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10例行瓣膜置換術治療的重癥心臟瓣膜病者為對象,從上述結果中得出,患者干預后SDS評分、SAS評分明顯低于干預前,干預后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干預前,患者術后并發癥率為20.00%,說明,重癥監護室護理的實施能取得切實有效的效果,使患者負性心態緩解,術后并發癥發生降低,同時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因為在本次研究中,對于重癥監護室護理工作的開展,筆者主要從心理疏導、環境護理、無菌操作嚴格執行、呼吸管理、抗凝處理、壓瘡預防和行為干預等方面進行,其中,心理疏導的實施能有效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而且對護患關系良好構建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從而能有效提高患者護理配合度;壓瘡預防的實施,其目的在于使患者體位舒適度提升,降低患者由于體位不合理而出現壓瘡。
綜上,對行瓣膜置換術治療的重癥心臟瓣膜病患者于術后采取重癥監護室護理,有助于患者不良情緒的改善,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提高生活質量,故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解璐,安婧.重癥心臟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換術后重癥監護室護理要點[J].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2019,17(4):42-43.
[2] 崔茜,孟夢.重癥心臟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換術后重癥監護室護理要點[J].國際抑制與血液凈化雜志,2018,16(5):36-37.
[3] 高杰,楊莉,徐元元.老年性重癥心臟瓣膜置換術后的觀察與護理要點分析[J].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2018,16(6):33-35.
[4] 馬彥欣.對重癥心臟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換術后采用ICU護理效果的分析與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9,40(6):78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