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寧
【摘 要】 目的:分析婦產科患者出現陰道流血的原因并對癥采取合理的治療。方法:為加強研究資料的統一性降低背景差異,所選對象均出自本院婦產科中陰道流血的患者,總例數為40例,根據患者的疾病特征及醫療檢查結果判斷陰道流血的原因并給與針對性的治療,總結治療效果。結果:通過分析病因采取的針對性治療有明顯效果,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較大的改善,最終全部治愈出院。結論:受一些不良生活狀態和觀念的影響,女性健康成為當代社會的熱點話題,不孕不育、陰道炎等婦科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陰道出血是一種癥狀,可由多種疾病引起,嚴重影響女性健康。對其病因的分析可以使醫生準確的把握患者的身體情況,制定的治療方案更有針對性、合理性,從而增強治療的效果。
【關鍵詞】 婦產科臨床;陰道流血;病因;治療措施
【中圖分類號】 R711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050-02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為規范研究資料的統一性,本次研究的對象治療時間范圍為2018年1月~2019年1月,均為本院婦產科治療的陰道出血患者,共計40例,年齡在25歲~50歲之間,平均(36.53±5.17)歲,絕經期15例,非絕經期25例,平均病程(2.1±0.1)月,患者知曉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等內容并自愿參加,排除精神異常患者、癌癥患者以及對本次研究結果有影響的其他因素。
1.2 方法
1.2.1 病因檢查 病因學的判斷主要是根據患者的病情特點、自身情況和體檢結果等資料分析:(1)患者自身情況:(1)病史:患者住院時,醫生首先要仔細觀察其癥狀,仔細詢問其病史,并告知患者如實報告的重要性,避免隱瞞病情造成的診斷錯誤。(2)年齡:不同的年齡階段代表了女性身體發育的不同,因此我們可以更準確地判斷病因。例如,一些女嬰出生后幾天內會出現少量經血。這種情況屬于退行性出血,過幾天就能痊愈。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處理,但有些家長會極度緊張或自行采取多余的措施,對女嬰造成傷害。如果青春期女性有陰道出血,大多是由于功能失調,而子宮出血是最有可能的。如果是育齡婦女,出血一般與懷孕有關。有必要詳細檢查病人是否懷孕。對于更年期女性來說,受身體發育特點的影響,排除妊娠引起的出血,很可能是生殖器官受損所致。(3)其他:了解患者用藥情況,如用藥種類、服用方法、劑量等,了解是否使用性激素,是否有其他婦科疾病等。(2)疾病特點:醫生應記錄出血時間、出血量,持續出血時間、血色等,并仔細觀察患者的發熱、腹痛、尿頻等癥狀。(3)結果:(1)基礎檢查:患者體溫、血壓、脈搏等,診斷患者是否貧血,觀察皮膚有無瘀斑。(2)腹部檢查:用手輕輕按壓病人腹部,看是否疼痛,并確定腹部是否有腫塊。(3)婦科檢查:檢查患者外陰、陰道有無外傷、腫脹,然后用陰道內窺鏡檢查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色等;觀察陰道、子宮有無凝塊,宮頸顏色是否正常,有無潰瘍、腫脹等。;仔細觀察子宮的狀態,如活動度、表面光滑度、軟硬度等,按壓附件看有無疼痛,并觀察附件厚度是否增加、有無腫塊等。通過分析,我們知道陰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妊娠、流產,卵巢功能障礙、腫瘤等。
1.2.2 處理 (1)妊娠出血:胎兒保護:口服孕酮或肌肉注射;葡萄胎:刮宮;輸卵管破裂:手術切除或藥物治療。(2)流產出血:清宮+生殖器感染+活血化瘀中藥調理。(3)卵巢功能障礙:刮除+坤泰膠囊。(4)腫瘤及其他:婦康寶口服液。
2 結果
腫瘤出血26例:子宮肌瘤10例,子宮內膜癌6例;妊娠出血11例:不全流產4例,先兆流產4例、前置胎盤3例;內分泌功能失調8例;其他8例:子宮肥大5例,宮頸息肉2例;經針對性治療后均康復出院。
3 討論
陰道出血屬于婦產科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常見疾病,但會給女性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女性患者在發生陰道流血后,病情輕微的患者則會出現貧血癥狀,病情嚴重的患者則會發生出血性休克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有研究指出,女性陰道流血多因妊娠因素、宮腔內膜因素、宮頸因素導致。異常妊娠是導致陰道流血的主要原因:(1)妊娠12周陰道流血主要因為孕酮分泌不足或其他煙癮導致胚胎絨毛滋養自爆發育不良,發育不良的子宮蛻膜、胎盤絨毛剝離,血竇開放導致陰道出血,患者的臨床癥狀為點點滴滴、月經樣血型分泌物,宮腔內血塊還會刺激子宮收縮,導致患者下腹疼痛。(2)宮外孕,受精卵在子宮腔外著床則為子宮外孕,受精卵逐漸生長發育,不斷增大,導致周圍血管破裂出血,這一現象多在妊娠8周~12周出現,持續時間較長,但陰道出血量較少,呈暗紅色,若出血過大,極有可能威脅孕婦生命。在血管破裂之前,孕婦會有下腹酸脹、下腹隱痛感出現,在血液聚集直腸子宮后,會產生肛門墜脹感。(3)葡萄胎,多因絨毛滋養細胞增生,轉變為水泡,形如葡萄因而得名。
臨床既往都是根據患者的疾病,給予相應的消炎止血藥物達到治療目的。近年來有研究指出,常規的消炎止血治療方案如今已經無法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因此,多數婦產科醫師都會在常規消炎止血治療患者的基礎上聯合新型、高效藥物進行治療,療效較好。本研究亦如此,對照組給予常規能治療,觀察組聯合新型藥物治療,觀察組的治療效果97.0%顯著優于對照組78.8%。再者,因妊娠期陰道出血現象較多。因此,臨床不僅要加強病情診斷效果,還需加強治療針對性,才能避免陰道出血對母嬰生命安全的負面影響。
結論
近年來,我國各大醫院的婦產科成為醫院中就診人數最多的科室之一,婦產科疾病的高發病率使得婦產科疾病成為最困擾女性的疾病,并且近年來,婦產科疾病的患者呈現出一種低齡化趨勢。陰道出血作為一種最普遍的婦產科疾病,它所具有的復雜性給臨床治療帶來很大挑戰。子宮、陰道、宮頸等部位均是出血頻率較高的部位,女性要重視身體出現的異常現象。
參考文獻
[1] 李凌,王永玲.97例絕經后婦女陰道不規則流血病因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5):557-558.
[2] 王勇君.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156例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