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
【摘 要】 目的:討論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并發迷路瘺管的臨床治療策略。方法: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實施診治處理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并發迷路瘺管患者20例(20耳)作為研究樣本,收集患者的臨床診治資料并對相關資料展開回顧性的整合分析,觀察、分析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并發迷路瘺管的臨床治療策略。結果:入選患者的瘺管位置主要為外半規管,予以患者鹽酸洛美沙星、頭孢拉定聯合療法進行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得以有效改善,整體狀況恢復良好。結論: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并發迷路瘺管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檢查、分析,同時予以患者鹽酸洛美沙星、頭孢拉定聯合療法進行治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臨床治療效率。
【關鍵詞】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迷路瘺管;治療策略
【中圖分類號】 R764.2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066-01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發生于中耳黏膜的化膿性炎癥,對患者的聽力具有嚴重的不良影響[1]。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極易出現迷路瘺管等并發癥,部分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并發迷路瘺管還會產生眩暈癥狀[2-3]。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并發迷路瘺管的發病率相對較高,極易復發,且具有較多的后遺癥與并發癥。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實施診治處理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并發迷路瘺管患者20例(20耳)作為研究樣本,著重討論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并發迷路瘺管的臨床治療策略,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實施診治處理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并發迷路瘺管患者20例(20耳)作為研究樣本,其中男性患者11例(11耳),女性患者9例(9耳),年齡13-70歲,中位數為(44.48±2.39)歲。其中膽脂瘤型患耳18耳,骨瘍性中耳炎1耳,先天性膽脂瘤1耳。
1.2 方法 予以患者鹽酸洛美沙星、頭孢拉定聯合療法。首先使用3%過氧化氫溶解液對患者的外耳道進行清洗處理,將殘留液擦干,患耳朝上滴入藥水。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滴耳,每次6-10滴,頭孢拉定的給藥方式為口服,給藥劑量為0.5g/次,每日四次。3周為一個治療周期。
1.3 觀察指標 收集患者的臨床診治資料并對相關資料展開回顧性的整合分析,觀察、分析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并發迷路瘺管的臨床治療策略。治療結果:顯效:患者耳內無流膿現象,耳腔干凈清潔,黏膜不存在水腫或充血癥狀;有效:患者耳內流膿癥狀明顯好轉,中耳腔內無膿液,但存在少量分泌物,黏膜存在輕度水腫或充血癥狀;無效:患者耳內流膿癥狀無明顯好轉趨勢甚至加重,中耳腔內存在較多膿液,黏膜存在嚴重的水腫、充血癥狀。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軟件選用 SPSS 20.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結果數據的表現形式為x±s;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結果數據的表現形式為率。P(0.05認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瘺管位置分析 入選患者的瘺管位置主要為外半規管。其中外半規管17耳,比例為85.00%;上半規管1耳,比例為5.00%;耳蝸1耳,比例為5.00%;外半規管及上半規管同時存在瘺管1耳,比例為5.00%。
2.2 眩暈癥狀觀察 治療前有12例患者伴隨眩暈癥狀,比例為60.00%。予以入選患者瘺管急性檢驗后發現,瘺管試驗結果呈陽性的病例共計4耳;予以患者功能檢查后發現,全聾病例共計2例。存在眩暈癥狀患者的耳骨導閥值平均為(40.39±3.29)dB,未出現眩暈癥狀患者的耳骨導閥值平均為(33.29±2.28)dB。兩組患者的耳骨導閥值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入選20例患者中,患耳平均骨導閥值>60 dB共計2耳,患耳平均骨導閥值在40-59 dB區間內共計4耳,患耳平均骨導閥值在20-39 dB區間內共計8耳,患耳平均骨導閥值<20 dB共計6耳。
2.3 治療結果分析 予以患者鹽酸洛美沙星、頭孢拉定聯合療法進行治療后,治療結果表現為顯效、有效、無效的病例依次為12例、8例、0例,比例依次為60.00%、40.00%、0.00%,即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得以有效改善,整體狀況恢復良好。
3 討論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的耳部存在明顯的炎癥反應,呈現耳痛、發熱、耳鳴等癥狀,部分患者存在聽力障礙。發病早期,患者的鼓膜松弛,同時能夠觀察到呈放射狀擴張的血管;發病后期,患者逐漸出現鼓膜彌漫性充血、腫脹、向外膨出等癥狀。相關研究指出[4],在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并發迷路瘺管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實時監測有利于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復進程。通過對患者瘺管部位的準確分析以及對患者炎癥反應情況的有效觀察,有助于選取適宜的臨床治療方案,從而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發現,入選患者的瘺管位置主要為外半規管,存在眩暈癥狀患者的耳骨導閥值平均為(40.39±3.29)dB,未出現眩暈癥狀患者的耳骨導閥值平均為(33.29±2.28)dB。兩組患者的耳骨導閥值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予以患者鹽酸洛美沙星、頭孢拉定聯合療法進行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得以有效改善,整體狀況恢復良好。
綜上所述,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并發迷路瘺管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檢查、分析,同時予以患者鹽酸洛美沙星、頭孢拉定聯合療法進行治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臨床治療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威,袁藝昕,孫鵬程, 等.慢性中耳炎并發迷路瘺管的診治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8,32(13):1013-1015.
[2] 陳曉紅,陳尋,李海同, 等.中耳病變合并迷路瘺管患者手術治療效果觀察[J].浙江醫學,2019,41(10):1062-1064.
[3] 劉暢.龍膽瀉肝湯聯合頭孢拉定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療效及對IL-6、IL-8和聽覺功能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30):3359-3361.
[4] 李永,梁春波.聚維酮碘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 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軍醫雜志,2019,47(6):6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