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梅


【摘 要】 目的:對循證護理應用于膽囊結石疾病患者行腹腔鏡術后疼痛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利用隨機分組研究法對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進行研究,其中對比組患者(n=60)行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n=60)行循證護理,對比兩組患者最終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明顯好于對比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以及疼痛時間均好于對比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總治療滿意度100%高于對比組患者治療后總治療滿意度90%,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循證護理應用于膽囊結石疾病患者行腹腔鏡術后疼痛的臨床效果顯著,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顯著降低,護理滿意度較高,故值得在臨床中廣泛使用。
【關鍵詞】 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循證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148-01 ?膽囊結石是目前臨床中一種常見疾病,該疾病主要發病群體是成年人。同時臨床中女性患者發病率高于男性患者,患者發病高峰期的年齡通常在40歲左右,該疾病對患者日常生活會帶來嚴重影響。膽囊結石疾病發病因素較多,包括膽固醇、膽汁酸濃度出現失衡以及膽汁淤滯等。臨床中治療膽囊結石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手術治療,腹腔鏡手術能夠有效降低患者機體創傷面積、同時出血量較少,但是患者術后會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并且疼痛時間較長,對患者術后恢復造成不良影響。由此可見,加強對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后患者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1]。基于此,本文對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膽囊結石疾病患者行腹腔鏡術后疼痛護理中采用循證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利用隨機分組研究法對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進行研究,每組患者均60人。其中對比組患者行常規護理,該組共有男性患者28人,女性患者共有32人,年齡范圍在24-4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62±1.89)歲;研究組患者行循證護理,該組共有男性患者24人,女性患者共有36人,年齡范圍在23-5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51±2.32)歲。
注:本次研究排除合并心、肝、腎臟等重大疾病患者;排除患有神經障礙疾病患者;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排出膽汁淤積、膽管結石患者。且所有患者在本院檢查均確診為膽囊結石。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已自愿簽訂手術知情同意書且本次實驗已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認可?;颊叩囊话阗Y料均無明顯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比組患者行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詳細講述膽囊結石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手術相關注意事項,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意義和重要性,從而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同時護理人員還需告知患者術前相關檢查,輔助患者做好術前準備。術后對患者進行相應的飲食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同時護理人員需按時對患者進行查房、對患者進行常規的藥物護理等。
研究組患者行循證護理:
(1)由本科室內的醫生和護士共同組建循證小組,小組成員需對患者進行詳細評估,同時找尋護理過程中可能會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于患者疼痛問題以及生活質量問題等。
(2)針對問題尋求佐證,小組工作成員在知網數據庫中輸入腹腔鏡手術以及膽囊結石和疼痛三個關鍵詞進行資料查找,同時深刻結合患者實際病情和查找資料進行綜合性評估和分析。
(3)將找尋出的證據與護理人員多年工作經驗結合,從而制定科學的護理計劃。
(4)護理方案實施:手術之前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耐心講述膽囊結石疾病相關知識,針對患者提出的各項疑問進行耐心解答,目的是為了能夠消除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針對已經出現不良情緒的患者需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確?;颊吣軌虮3至己眯膽B接受手術治療。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協助醫生完成整個手術,同時密切監測患者手術過程中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手術之后告知患者身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現象,這一癥狀屬于正?,F象,告知患者不必過于擔憂。日常查房中需告知患者,為了避免疼痛感加重,給予有效半臥位可降低傷口牽拉,術后疼痛會容易造成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恐懼和焦慮心理,因此護理人員需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告知患者可適當播放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或看視頻的方式分散注意力,從而減少疼痛感。患者出院后護理人員須告知患者改變以往不良飲食習慣,按時用餐,適當增加飲水量。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主要從患者軀體功能、心理狀態以及社會功能和生理機能四方面分析,分數越高說明患者情況越好;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以及疼痛時間;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治療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總治療滿意度=總人數-不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1.4 數據處理 本次實驗研究使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20.0,其中使用(x±s)進行計量資料兩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以及兩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以及疼痛時間對比,結果用t檢驗;用[n(%)]進行計數資料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治療滿意度對比,結果用X2檢驗,如數據差異明顯,P<0.05說明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對比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明顯好于對比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以及疼痛時間對比 研究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以及疼痛時間均好于對比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治療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總治療滿意度100%高于對比組患者治療后總治療滿意度90%,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3:
3 討論
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有著操作簡單、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但是手術過程中由于受到術野的限制會導致患者出現皮膚牽扯或臟器牽扯現象,這就會導致患者術后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對患者恢復和生活質量就會造成不良影響。由此可見,對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患者采取必要的護理措施干預至關重要。
循證護理是當今護理學中一種新型的護理方法,該種護理方法在臨床護理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循證護理與以往護理存在極大不同,該種護理方式主要是以科學理論作為基礎,同時深刻結合患者實際病情對其進行實際評估,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明確患者可能會出現問題的原因,同時深刻結合護理人員多年臨床經驗以及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科學護理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此種護理方法包括適當的護理依據以及護理人員的個人工作能力和臨床經驗、患者實際護理需求幾方面。通過對膽囊結石患者腹腔鏡術后疼痛行循證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同時改善其生活質量[2]。
通過本文研究發現,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明顯好于對比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以及疼痛時間均好于對比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總治療滿意度100%高于對比組患者治療后總治療滿意度90%,P<0.05有統計學意義,這與楊萍[3](2019)對100例患者研究中,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好于參照組,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疼痛評分以及疼痛時間由于參照組,實驗組患者總治療滿意度高于參照組結果類似。
綜上所述,對循證護理應用于膽囊結石疾病患者行腹腔鏡術后疼痛的臨床效果顯著,患者接受護理后VAS(視覺模擬評分)較好且疼痛持續時間較短,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明顯提升,護理滿意度較高,故值得在臨床中廣泛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東喆.循證護理在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0):234.
[2] 陳偉霞,李凈,段虹宇,等.循證護理在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健康大視野,2020,(1):143.
[3] 楊萍.循證護理應用于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后疼痛護理的效果探討[J].養生保健指南,2019,(4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