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龍

【摘 要】 目的:探究改良雙側鋼板內固定術對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及預后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8例復雜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比較治療效果和預后情況。結果:研究組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x2=6.184,P<0.05)。結論:改良雙側鋼板內固定術對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確切,且并發癥發生率低,預后效果好,在臨床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復雜脛骨平臺骨折;改良雙側鋼板內固定術;預后
【中圖分類號】 R5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207-01 ?脛骨平臺是脛骨下端與與股骨上端互相接觸的面。作為膝關節的主要負荷結構,脛骨平臺骨折可能導致內外平臺受力不均,出現骨關節炎性改變[1]。脛骨平臺骨折表現為膝關節腫脹、持續性疼痛及運動障礙等,若治療不及時,可能導致愈合畸形、膝關節僵硬,影響患者運動功能[2]。改良雙側鋼板內固定術作為臨床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關節活動度,修復關節面損傷,恢復膝關節功能。因此,本文研究改良雙側鋼板內固定術對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及預后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8例復雜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男36例,女42例,年齡21~70(58.64±4.27)歲。骨折Schatzker 分型:Ⅴ型45例,Ⅵ型33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3例,高空墜落25例,重物撞擊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復雜脛骨平臺骨折臨床診斷標準;均經全身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癥;均了解研究過程,并同意參與研究。排除精神異常者,排除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排除心血管疾病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腰硬麻醉。
對照組行單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在膝關節外側作一2~3cm切口,復位雙側脛骨平臺,在C壁X線正位透視下,內固定脛骨外側。必要時可切斷髕腱或脛骨結節使關節面充分顯露。對內側骨折復位效果不理想者,于內側作一切口,以螺釘固定。
研究組行改良雙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復位內側脛骨平臺并使用T型鎖定鋼板將其固定;修復外側脛骨平臺,切開膝關節外側,并使用解剖鎖定鋼板固定。
所有患者術中均應注意減少對皮下組織的分離,保護半月板,降低半月板損傷。術后第3d,所有患者均開始實施股四頭肌訓練,于術后第7d,實施被動訓練,同時復查骨折部位復位情況及膝關節恢復情況。
1.3 評價指標 (1)比照膝關節功能Rasmussen 評分標準,評估治療效果。優:評分>85分;良:評分≥70分;中:評分≥60分;差:評分<60分。(2)比較兩組患者出現骨折愈合畸形、膝關節僵硬、創傷后關節炎等并發癥的幾率,評估預后效果。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使用K-S檢驗確定變量的分布類型,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兩組間及組內均數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 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對照組中有3例出現骨折愈合畸形,占比7.7%;有4例膝關節僵硬,占比10.3%;有2例出現創傷后關節炎,占比5.1%,并發癥發生率為23.1%。研究組有1例出現骨折愈合畸形,占比2.6%;有1例膝關節僵硬,占比2.6%,未見其他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5.2%。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x2=6.184,P<0.05)。
3 討論
脛骨平臺骨折是一種嚴重的關節內骨折,可能伴有關節脫位、韌帶拉傷等癥狀,嚴重損害膝關節功能。脛骨平臺骨折多發于青壯年群體中,通過實施跟骨牽引、關節鏡下輔助復位固定及手術方式均能有效復位骨折部位,且均能有效恢復平臺平整度,矯正膝關節急性,恢復平臺解剖結構,恢復下肢功能,預后效果良好[3]。鋼板內固定治療作為臨床常用的手術方式,可有效復位骨折部位,縮短創面愈合時間,使關機解剖結構恢復正常,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行單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研究組行改良雙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改良雙側鋼板內固定術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改善關節狀態,促進骨折愈合。與單側鋼板內固定術相比,改良雙側鋼板內固定術術區視野更清晰,可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降低對其他組織的不必要損傷,骨折部位固定后,穩定性更高,機體可承載負荷更高,因此,可有效改善骨折狀態,促進骨折愈合,提高治療效果[4]。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改良雙側鋼板內固定術可顯著降低愈合畸形、膝關節僵硬、創傷后關節炎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提高脛骨平臺穩定性,預后效果好,可操作性強。
綜上所述,改良雙側鋼板內固定術對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確切,且并發癥發生率低,預后效果好,在臨床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秀良. 單側與雙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觀察[J]. 臨床醫學工程,2017,24(08):1105-1106.
[2] 楊奇霖,王易德,楊稀仁. 改良雙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 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11):118-119.
[3] 蔡政華. 單、雙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臨床療效觀察[J]. 當代醫學,2018,24(20):118-120.
[4] 李巖. 單雙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療效比較[J]. 實用手外科雜志,2019,33(0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