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 琦 俞美香/蘇州市職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相對于本科來說,高職只有三年,而學生在校的時間頂多是2.5年,因為大三學生都面臨著頂崗實習的壓力。高職院校,大學生黨員發展時間緊、任務重。縱觀一個學生從遞交入黨申請到發展為預備黨員,至少要1.5到2年時間。相對于高職的學制短的問題,應該來說,對學生而言,黨員發展的每一步都要卡著點走,一旦錯過時機,就很有可能后面就走不下去,那么在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中的第一道關——學生撰寫入黨申請書,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這是日后這個學生能否發展的第一個先決條件。而我們都知道,學生撰寫入黨申請,有嚴格的要求。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一章第一條明確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愿意參加黨的一個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黨的決議和按期交納黨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而實際情況是,有部分高職學生在學校統一收取入黨申請書的時候,還沒滿十八周歲,從規定上來說,他還沒資格寫入黨申請,但是高職院校,因為學制短的問題,入黨發展的每一個流程都是卡著點的。這樣的學生往往有滿腔熱情,但是由于年齡問題,暫時還無法遞交入黨申請。而隨后他年齡符合條件了,但是也有后面流程的時間上跟不上了。誠然,由于學制短的問題,部分學生剛入學,由于新生入學期間軍訓、適應性教育、專業教育等,學生還沒反應過來,自己要提交入黨申請,等他意識到的時候,往往也是因為時間問題,而趕不上了。這部分學生,根據筆者的工作經驗來說,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雖然黨組織的大門永遠開著,但是當學生知道自己遞交了入黨申請,也沒法在校入黨,勢必會打擊學生入黨的積極性,最后可能也就不了了之了。學制短的問題,導致學生錯過最佳入黨申請時機。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學生入黨啟蒙教育在新生入校的十月份,那時候,新生剛經歷過軍訓,十月份就是形式多樣的適應性教育、專業教育、學歷提升教育等,對學生來說,往往是疲于奔命。而黨組織的入黨啟蒙教育,也在這時候開展,學生往往顧此失彼,而這時候的入黨教育,也僅僅是啟蒙教育,不可能太深入,一次兩次的教育,很難充分調動學生入黨的積極性。
筆者在從事學生黨務工作的三年中,發現不少休復學學生,對入黨很有想法。其中絕大部分是退伍入學學生,他們在部隊經歷了一定的鍛煉,黨性覺悟很高,但是可能部隊競爭大,加之又回到了高職院校學習,在部隊沒有完成入黨,但是他們熱愛黨、擁護黨。如果他是復學到一年級,那還好,如果復學到二年級,那就基本從時間上來說,不可能了。新時代下,學生選擇多樣化,譬如,有的學生在校期間,會選擇創業休學或者由于生病休學,這部分學生,優秀的也不在少數,他們的入黨訴求也是個問題。曾經有多位學生多次和筆者表示要入黨,但是當筆者告知時間上的安排,學生的積極性就沒了。這個問題,到目前,也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高職院校學制只有3年,學生在校時間更短,這是個現實問題,直接影響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的培養與教育。根據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一般來說我院每屆學生(700、800人左右)可以發展23名左右,分兩批次發展,第一批是在學生大二下學期,第二批是在學生大三上學期。對于第一批學生來說,發展工作還是比較有利的。但對于第二批學生來說,發展工作顯得比較被動,學生長期在外頂崗實習,很多工作沒法面對面開展,只能通過線上布置,更多的只能到開支部大會的時候,準發展學生才能聚在一起開會。而且不管是第一批還是第二批學生黨員,發展了之后的教育和管理,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得不到有效地開展。
一般來講,對新生的入黨啟蒙教育安排在每年的10月份,一般由學生黨支部書記安排。每年下半年,學生工作都是相對繁忙的,學生黨支部又基本是輔導員擔任,所以入黨啟蒙教育從實踐上來說是比較倉促的,時間也很短,有時候可能也就是宣講一次。而宣講的話,也很難覆蓋到全體學生。所以,對新生的入黨啟蒙教育是相當薄弱的,也不利于學生入黨積極性的發揮。
以我校發展黨員工作年歷來看,學生撰寫入黨申請書的時間,最遲是入學后的第二學期初的3月,而這批次學生,從時間上來說,只能第二批次發展。一個學生從提交入黨申請到發展為預備黨員至少要一年半。能在學校轉正的學生黨員是屬于第一批次的,第二批次的學生,轉正工作要到畢業后的12月份。這對于高職院校來說,發展黨員工

表1 蘇州市職業大學發展黨員工作年歷
作時間是相當緊迫的。縱觀發展流程,學生發展是一個環節都不能掉鏈子,不然就很難順利走下去。
古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高職院校學制短這個現實問題,我們必須面對。在黨員發展工作方面,我們能做的就是提前謀劃、提前規劃。要提前做好每年的學生黨員發展計劃。然后堅決執行完成,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對于學生黨員的教育,從申請入黨人開始直到正式黨員階段,都要做好規劃,教育要做到持久、有效地開展。因為高職學生黨員發展的特殊性,黨務工作者更要做好學生入黨的引導作用,要保證學生清楚政策、了解黨、熱愛黨、擁護黨,愿意把自己的青春風向給黨。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要給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
入黨啟蒙教育是高校黨的建設的源頭性工作,是高校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的基礎性工作,是大學生在政治信仰上的“啟蒙第一課”。新時代下,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也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事而新,要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要以學生的需求和關注為起點,要以“春風化雨”的方式,潤物無聲,以德育人。
關于復學學生的入黨訴求問題,筆者經過認真思考,認為做到與原單位最好相關銜接,是個有效的辦法。不管是由于生病、創業還是退伍入學學生,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曾經有向黨組織提出過入黨申請的,一定要做好銜接,避免出現入黨申請找不到或者相關的黨校結業證明找不到或者其他情況。因為只要是寫過入黨申請或者入黨積極分子結業的學生,從程序上來說,現在的黨組織是認可的,但是,如果沒有相關的支撐材料,就難說了。對于退伍入學學生,要和當地的人武部取得聯系,調取其檔案中的入黨相關材料。對于其他的復學學生,要從當時的黨支部,取得他當時入黨的相關材料,確保發展過程的延續和銜接。在黨員發展過程中,這部分學生的利益還是要保障的,不可偏廢,要把符合條件的學生盡可能地吸收到黨組織的隊伍中來,要正視學生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