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基榮
8月31日,印度曾因新冠肺炎入院的前總統穆克吉逝世。8月30日,印度官方數據顯示,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0092例,成為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單日新增病例首個超過8萬例的國家,累計確診突破350萬大關,累計死亡63500人。由于印度是中國的鄰國,這些數字令人憂慮。
早在今年1月份,美國中央情報局就發出警告,稱最擔心印度疫情暴發。3月14日,高盛前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在一次討論會上表示:“謝天謝地,新冠肺炎疫情沒有首先暴發在印度,否則印度這樣的治理水平根本無法應對?!笔澜缧l生組織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瑞安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對抗新冠肺炎疫情能否取得決定性勝利,未來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印度控制該病毒的能力。”4月初,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他最怕的是印度大規模流行,這將是一場人類的災難。鐘南山院士也非常擔憂印度控制不了疫情,會給全球帶來災難。人們擔心印度,根源是其自身短板和治理能力低下。國內外專家學者形容印度疫情時,幾乎都用了“王炸”。
目前從國外來看,印度這個“王炸”越來越看不到盡頭,但印度自身感覺非常良好,開始積極推動復工復產,一直認為自己是全球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優等生。持續蔓延的疫情讓印度總理莫迪的“大國雄心”遭遇重大挫折,莫迪政府迎來最大考驗,但印度宣傳其“把控得當”、復工復產,卻為莫迪第二任期帶來豐厚的政治資本,為其塑造強人形象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因此,印度疫情可能已經“失控”,但印度政治社會不會失控。
截止到8月29日,印度共累計檢測了4000萬件新冠病毒測試樣本。印度多位部長確診,尤其是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和前總統穆克吉也在確診名單之中。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流行病學家普拉巴特·杰哈說,隨著病毒繼續蔓延,印度可能面臨“慢性定時炸彈”。

汽車駕駛員在喀拉拉邦接受體溫檢測。(資料圖)
印度的疫情沒有任何減緩跡象,反而呈現加速趨勢。1月30日,印度出現首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月,確診病例總體較少。3月初開始,印度確診病例逐漸增加,3月10日達到50例,3月15日,確診病例過百。這期間主要是僑民和外國游客輸入。3月下旬形勢急轉直下,從2萬到3萬只歷時7天,從6萬到7萬只用了3天,而從8萬到9萬,只有兩天。7月17日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00萬例,8月7日突破200萬。相比美國和巴西,印度的漲勢過于“兇猛”:從100萬增加到200萬,印度僅用了21天,比美國快了一倍。
印度疫情蔓延呈現從“外部輸入”到“城市社區傳染”再到“農村傳染”的階段性特征。8月以前,印度疫情中心在城市,貧民窟成為城市“增長點”。筆者曾去過首都新德里的貧民窟和大城市孟買的達拉維貧民區。在達拉維,小巷逼仄,不足兩米寬,巷兩邊每個房間都是一個小作坊,里面擁擠的工人達到十幾個。那里不足兩平方公里的地方,聚集了上百萬人。據孟買市政府網站介紹,孟買約有60%的人口住在這樣的貧民窟里。疫情在這些地區蔓延,其后果可想而知。8月28日,官方公布達拉維新增5例,目前該貧民窟累計確診2745例。然而,孟買市政府7月28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該市接受血清檢測的貧民窟人口樣本中,57%的受試者攜帶新冠病毒抗體。相比之下,在貧民窟以外的受試者中,這一比例僅有16%。調查組專家表示,上述結果表明,在貧民窟存在著大量的無癥狀感染者。
進入8月以來,農村成為印度疫情重災區?!队《人固箷r報》8月26日報道稱,印度的疫情發展趨勢正從城市轉向農村。數據顯示,4月份報告的新增病例中,只有23%來自農村,8月初報告的約140萬病例中,55%來自農村。根據印度勞工權益組織的估算,印度約有1.2億名農民工。印度媒體報道,據不完全統計,自“封國”以來,至少有上千萬農民工返鄉。批評人士指出,這使疫情擴散向農村。
盡管如此,印度國內研究機構和國外媒體認為,印度嚴重低估了確診和死亡數量?,F在美國和巴西每百萬人口死亡人數為558人,印度為45人。根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一家私人機構研究稱,印度可能有1/4的人曾感染新冠病毒,攜帶新冠病毒的抗體。新德里電視臺8月25日報道,7月21日血清檢查顯示,德里地區有23.48%的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去除一些偏差,新冠肺炎的感染率為22.86%,而僅僅一個月的時間這一比例就達到了29%,按照德里目前的人數,已經至少有638萬人感染了新冠病毒,這一數據已經超過了美國全國的感染人數。美國《華盛頓郵報》7月18日報道認為,印度相對較低的死亡率多少有些神秘。美國彭博社曾發表文章稱,印度疫情存在亂報、不報的現象,這一行為實在太過離譜?!队《人固箷r報》8月28日報道,德里政府決定對德里進行加倍檢測,但未得到印度內政部批準。
印度莫迪政府最初是效仿中國,想走一條通過嚴格“封國”實現疫情拐點再大規模復工的疫情防控道路。但莫迪高估了印度人民黨的治理能力和印度自身的實力,對印度自身短板認識不到位。
印度政府在疫情初期的應對措施顯得及時和得當,也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的表揚。1月底,印度暫停中印相關航線。2月2日,印度宣布暫停中國公民申辦印度電子簽證。3月3日,印度取消已經發放給意大利、伊朗、日本、韓國等4國公民的入境簽證。3月12日,印度暫停所有旅游簽證,對從中國、美國等國家返回的本國公民實行14天隔離,并采取了暫??谡殖隹凇⒔雇鈬]輪停靠等措施。3月上中旬,疫情相對嚴重的新德里、喀拉拉邦等地,先后宣布采取學校停課等措施。3月21日,印度鐵路部門宣布,自3月22日凌晨4時起暫停全國所有客運列車運行。同時,印度最高法院要求考慮對有期徒刑不超7年的罪犯予以假釋,以減輕監獄壓力,避免疫情傳播。3月23日,印度國家民航局宣布,從3月25日起,境內所有商業航班停止運行,只有空中貨運可以繼續運行。
在資源動員方面,印度政府命令國有企業生產醫療防護物資,中央政府要求各邦為疫情準備充足的氧氣。中央政府成立了以國有的印度斯坦人壽保險為中心的醫療物資調運體系,家庭醫療有限公司(HLL)負責醫療物資采購,印度斯坦航空、印度鐵路系統和印度空軍等構成了主要運輸力量。莫迪政府3月25日果斷“封國”。政府為8億民眾每人每月發放7公斤大米或面粉。最高法院發布命令,私人實驗室免費檢測。為農民工提供免費食宿,打擊虛假謠言。印度220萬防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將獲得每人500萬盧比(1元人民幣約為10.65印度盧比)保額的醫療保險。政府出臺第一套1.7萬億盧比救助方案,隨后又推出20萬億盧比紓困計劃。莫迪要求政府準備10個優先領域,一旦停工,保證這些行業工作??偫砗妥h員減薪30%。政府正在研究分批次復工和開放,做“世界榜樣”。4月1日,定期存款利率降低140個基準點,縮短債券和外匯交易時間至每天4小時。聯合國專家認為,印度在全國實行封鎖的措施是“及時、全面、有力的”。
疫情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政府治理能力的大考。但輿論認為,印度國力羸弱、政府能力短板太多,初期的快速反應贏得的時間并沒有轉換為疫情防控拐點,相反,由于國力不支、治理能力欠缺,前期的諸多努力功虧一簣。
首先,檢測能力有限。最初每天檢測24例,3月中旬放開所有實驗室,每天檢測能力才到1萬。以人口接近1.2億、確診病例最多的馬邦為例,算上已獲批的3個私人實驗室,檢測能力也僅從每天100個增加到600個,再加上正在審批的所有私人實驗室,日檢測能力也只能達到2200個。擁有4500萬人口的印度東北七邦,共有3個實驗室。人口1億的比哈爾邦則只有1個實驗室。8月27日,印度日檢測能力僅為90萬。
第二,醫療資源短缺。印度整體的醫療水平不高。據印度中央衛生情報局數據,全國共有23582家政府醫院,提供逾70萬張床位,但有超過43萬張床位都集中在城市的3700多家醫院中,早已人滿為患。隨著疫情大暴發,印度醫療體系難以支撐。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印度2016年醫療保健支出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7%,在全球國內生產總值排名前25位的國家中墊底。而在醫生、護士和醫院病床的數量上,印度則排名倒數第二。每萬人擁有的醫生數為8人,是意大利的1/5和中國的1/3;印度每萬人中只有5張病床,其中僅有0.23張重癥監護床,是意大利的1/6。早在5月,首都新德里政府就要求無癥狀者無須到醫院就診,經濟中心孟買已經出現醫療資源短缺情況。隨著疫情以百萬級增長并向醫療資源缺乏的貧民窟和農村蔓延,醫療資源更是捉襟見肘。早在4月市面上,一個N95口罩價格已飆升至500盧比(約合人民幣47元),一個普通醫用口罩的價格也上升到了40盧比(約合人民幣3.7元),藥店洗手液也面臨脫銷。在大街上,多數人用頭巾、手帕和棉布口罩代替防疫口罩。
第三,各邦治理水平參差不齊。印度是聯邦制國家,醫療體系運行和公共設施管理主要由地方的邦政府主導,防疫政策的執行力度、后期的醫療資源提供情況如何,也主要取決于各邦。整體而言,印度各級政府掌握的資源和人力都呈現出捉襟見肘的態勢。孟買政府出資免費治療的醫療機構都是無法滿足隔離要求、能力較差的公立醫院,大量私營醫院卻不在名單上。印度的防疫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以鄰為壑”現象,如很多地方政府為了減輕本地壓力,傾向于讓流動勞工離開自己轄區,增大了擴散風險。
第四,黨派各謀私利,難以通力合作。盡管印度各地方政府較為迅速地開展了防疫工作,但在社會矛盾尖銳化的背景下,各黨難以做到以疫情為第一考量。比如在安得拉邦,該邦選舉委員會負責人要求推遲民意測驗投票,然而邦首席部長卻認為委員會此舉是因種姓出身而偏袒反對黨的行為,并拒絕推遲投票。類似事件也發生在西孟加拉邦。盡管該邦已關停了學校、影院等公眾場所,但是3月16日,該邦的兩大主要政黨——執政黨草根國大黨與反對黨印人黨仍為選舉進行了規模巨大的造勢活動。
印度新聞18(NEW18)8月27日報道,封鎖期間90%的城市貧困人口沒有工作。匿名高級官員表示,印度疫情大流行后,90%的人無法工作,85%的被調查者無法從主要職業中獲得任何收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報告預計,2020年印度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經濟下調幅度最大國家之一。印度儲備銀行5月預測,印度經濟預計出現41年來首次萎縮。印度官方8月31日宣布,印度本財年第一季度(4月—6月)經濟萎縮23.9%,并大幅修改印度經濟下滑幅度,由原來萎縮5%修改到萎縮9%。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美國標準普爾公司6月10日宣布,維持印度主權信用評級為“BBB-”的最低投資級評級,它還預測,印度本財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經濟將萎縮5%。另一國際評級機構美國穆迪公司發布最新報告,將印度國家銀行的基準信用評級降級至Ba2。日本野村證券將印度2021財年經濟增長預期從-0.4%大幅下調至-5.2%。
莫迪政府疫情防控早期的果斷舉措帶來了一個沒有預料到的嚴重后果——對印度貧困人口沖擊最大。按國際貧困人口標準,印度有近3億人沒有脫貧,根據專家估計,這次疫情會使4億印度人陷入極端貧困,僅2020年4月份,印度就有1.2億人失業,城市失業率達到23%。印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在“封國”伊始就提醒人們注意這一點,反對黨也是窮追不舍。
筆者在印度任駐外記者期間,曾雇傭過一個保姆,來自比哈爾邦,她的丈夫在外面打零工,一家人租住在附近社區,這樣的人大部分靠日薪或月薪過活。突如其來的“封國”讓他們猝不及防,無工可做,喪失收入來源,面臨生存危機;也讓很多人無家可歸,因為原本蝸居的工廠或狹小場所要落實“保持社交距離”的合理要求被強制關閉。據筆者在印度的中資公司朋友在微信群里介紹,這些印度人中的多數在封鎖令實施后的相當一段時間內要靠腐爛的香蕉充饑,有人一天兩餐改為一天一餐,后來又改為兩天一餐甚至三天一餐,他們期待著盡早逃離城市。印度媒體報道,在拉賈斯坦邦首府齋普爾還出現人們在大街吃流浪狗的情況,這對印度教徒來說本來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有報道說,受封城影響,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市一批異地務工人員自3月下旬就收入全無,只得返鄉。由于客運服務中斷,又擔心被警察驅趕、毆打,他們選擇沿鐵路線徒步返回。一行人趕夜路疲憊不堪,臥軌而眠,結果凌晨一列火車呼嘯而過,釀成16人慘死的特大碾壓事故,震驚全國。印度《鑄幣報》報道,在返鄉潮中,僅4月就至少74人死于公路或鐵路交通事故。據一項社會調研顯示,截至4月初,印度至少有383人因封城而死亡,除鋌而走險徒步返鄉外,封城期間還有更多人選擇自殺。美國《石英》雜志報道稱,比較奇葩的是,有46人死于酒精戒斷導致的極端行為——一些“酒鬼”因受不了無酒可飲,竟服用洗手液、須后水等含酒精液體而中毒身亡。
印度總理莫迪為抗擊疫情在不同時期向全國提出了3個口號:“只要活著,就擁有全世界”(3月24日)、“要生命,也要世界”(4月11日);“個體與全人類相聯結”(5月11日)。印度“封國”也經歷了4個階段:封國實驗版(3月22日到3月24日);封國1.0(3月25日到4月14日);封國2.0(4月15日到5月3日);封國3.0(5月3日到5月17日)。從5月18日開始,印度進入第五個階段——封國4.0階段。
3句口號和4個“封國”階段反映出印度聯邦政府在不同階段的全國性政策方向和其中的糾結?!爸灰钪?,就擁有全世界”強調的是,在疫情沖擊下保證人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走的是嚴格“封國”、等待疫情出現拐點再復工復產的路子。“要生命,也要世界”暗示政府逐步放開部分行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重啟經濟?!皞€體與全人類相聯結”強調,面對后疫情時代的生活方式,印度民眾要準備接受新常態。
從政府針對不同階段的指示以及傳遞出的信息來看,印度在疫情治理的過程中似乎有條不紊,但是不斷飆升的確診人數讓印度政府不得不改變嚴控疫情的路子,轉向經濟社會生活恢復計劃優先,兼顧控制疫情。從5月12日莫迪與各邦首席部長的會議來看,印度已經放棄原來通過嚴格“封國”實現疫情拐點再大規模復工的想法,從5月17日發布的封國4.0版看,社會生活恢復計劃雖沒有像前期部長會議時想象的尺度大,但開始完全轉向復工復產為主、疫情防控為輔的策略。美國華爾街伯恩斯坦研究公司8月27日發布報告稱,印度有望2021年第一季度獲得批準的疫苗。在疫苗沒有出來之前,印度疫情結束依然是遙遙無期。
2020年對印度可謂是大災之年,超強臺風一波接著一波襲擊印度東海岸的同時,西海岸經濟中心孟買70余年來首次迎來強臺風,讓印度受災人口超過上億人。雨季之前,印度發生持續兩個多月的蝗災,數十億蝗蟲席卷印度北部,為27年來最嚴重的蝗災。進入雨季后,全國洪災泛濫,至今仍在持續,洪水圍城和水灌鄉村,造成嚴重人員與財產損失。面對兇猛疫情和自然災害帶來的經濟沖擊,莫迪政府只能要求各邦政府從各種渠道以各種名義借貸來紓解困境,讓中央的宏觀數據看起來漂亮些,把擔子都壓給地方。從目前來看,莫迪至少從宣傳和面子上贏得了大考,低死亡率讓印度人對疫情防控顯得充滿信心,但印度設定的2024年經濟達到5萬億美元的目標因為疫情顯然難以實現。
莫迪的“大國雄心”正因為疫情遭遇挫折,但莫迪政府和印度政治社會目前不會失控,因為在莫迪政府嚴密把控和宣傳操作下,印度力圖使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都顯得“有序”進行,都是“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