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茹
7月23日,四川、重慶兩省市人大常委會在重慶簽署《四川省人大常委會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協同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合作協議》。
此前一天,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與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簽署《關于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放管服”改革合作協議》。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作為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一直備受關注,兩地相繼簽署多項協議,被視為進一步落實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舉措。
5月18日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加強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合作互動,促進成渝、關中平原城市群協同發展。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楊開忠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是西部大開發在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時迎來的總謀劃和總動員令。圍繞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推進大保護、大開放,推進質量、效率、動力大變革,是未來西部大開發的主旋律。西部各省區市,誰抓住和運用好了這個旋律,誰就是未來的西部贏家。西部各地要精心謀劃、科學謀劃,讓這個主旋律落地生根。”
6月22日,內蒙古發布的《內蒙古實施意見》共五大點、23條、4000多字。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提出打造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在“打造向北開放橋頭堡”方面,提出申報建設中國(內蒙古)自由貿易試驗區。
甘肅緊隨其后,6月30日發布的《甘肅實施意見》共八大點、30條、近1.3萬字。
在“突出創新驅動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提出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在“用足用好‘一帶一路最大機遇,構建開放新格局”方面,提出以中國(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為抓手,申請建立中國(甘肅)自由貿易試驗區。
記者注意到,《甘肅實施意見》和《內蒙古實施意見》中,均提出申請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這并不奇怪,《指導意見》提出,支持西部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投資貿易領域依法依規開展先行先試,探索建設適應高水平開放的行政管理體制。
針對各地在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時爭相申報設立自貿區,楊開忠表示:“西部是我國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內陸結合部。把設立自貿區和區域協調發展結合起來,強化西部自貿區、港布局,是我國未來的一個趨勢??梢灶A見,未來西部會出現更多的自貿區、港。這是發揮西部作為我國向西開放橋頭堡作用的客觀需要,有利于更好提升3.8億西部人民的幸福感?!?h3>西部省份去年GDP占全國比重達20.7%,與中東部相對差距顯著縮小
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距今已有20年。2000年1月,國務院成立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目的是“把東部沿海地區的剩余經濟發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鞏固國防”。
20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關于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和一系列相關政策,為西部大開發提供了重要指導和支持。
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顯而易見。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信息顯示,西部大開發實施20年,經濟實力顯著提升。西部12省(區、市)地區生產總值從1999年的1.5萬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20.5萬億元,占全國比重達到20.7%,提高了約3.6個百分點。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在脫貧攻堅方面,也取得決定性進展。2012—2019年,西部農村貧困人口由5086萬人減少到323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7.5%下降到1.1%。截至2019年底,西部地區90%以上的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2019年西部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萬元和1.3萬元,是1999年的6.5倍和7.8倍。
從全國各省份的經濟發展勢頭來看,目前雖然呈現出“西快東慢”的格局,但是我國作為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國內地區之間發展的差距依然比較大。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內地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的城市達14個,分別是深圳、無錫、蘇州、珠海、鄂爾多斯、南京、北京、上海、廣州、常州、杭州、武漢、寧波、廈門,總人口達1.43億,而且東部城市居多。
根據世界銀行2020年標準,人均國民收入超過12536美元的為高收入國家。這也就意味著上述覆蓋全國1.43億人口的14個城市,已經超過高收入國家的經濟水平。
但是西部省份就不那么樂觀了。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西部人均GDP為7790美元,約達全國平均水平的75%;按世界銀行收入分組,屬于中等偏上收入地區,在我國屬于落后地區。
簡單計算不難發現,上述14個城市人均GDP是西部地區的近3倍。如何縮小東西部區域間的差距,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命題。
“十四五”時期,如何解決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讓3.8億西部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楊開忠認為,應著力處理好以下四個問題:
首先,把居民收入增長放在優先位置上來?!靶聲r代西部大開發要更好地處理好發展生產與提高居民收入的關系,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放在優先位置,加大對西部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和生態補償的支出,通過教育和培訓提升西部居民個人理財和經營意識和技能,以及制定實施西部居民收入稅收減免優惠政策,更多渠道更大力度地增加西部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p>
其次,把西部放在全國私營個體經濟發展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上來?!靶聲r代西部大開發應在做大做強國有經濟的同時,把西部私營個體經濟放在全國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上來,實施最優惠的、具有西部特色的支持政策,強化創新創業和數字化發展支持,鼓勵私營資本進軍西部,努力扭轉西部私營個體經濟相對集中程度下降的趨勢?!?/p>
第三,更加有效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坝捎陂L期以來重生產輕消費、重供給輕需求,很多時候只管爭取投入把設施和服務建起來,不管這些設施和服務是否有足夠的、真實的有效需求,西部一些建成的道路、學校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利用率低下,嚴重制約了財政金融和經濟社會發展。因此,新時代西部大開發要轉變供給導向、生產導向,樹立需求導向、客戶導向,重視需求管理,著力通過各種措施培育和發展有效需求?!?/p>
第四,讓西部人口率先自由流動起來?!坝捎诘胤奖Wo主義和既得利益的掣肘,西部一些城市,特別是省會(首府)城市并未能完全按國家要求及時放開落戶限制。為了讓人自由流動起來,建議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的同時,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放開落戶限制要求的情況納入中央巡視范圍?!?/p>
(《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