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
數學是我國教育體系中核心的一環,學生必須提高數學核心素養。很多教師只關心學生的成績是否提升,卻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否提高。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重要時期,教師要抓住機會,創新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培養數學核心素養。
(一)學生對數學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沉悶
目前,很多數學教師仍然保持傳統的教育理念,采用灌輸式的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數學學習是被動接受的過程,不僅學習積極性非常低,也沒足夠的獨立思考空間,數學思考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對數學的理解力也不同。學習較好的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掌握比較快,善于表現自己;而學習一般的學生,在課堂上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理解新知識比較慢的學生會對學習數學產生恐懼心理,甚至害怕回答問題;還有的學生因為自己的性格問題,不愿意說話,膽子比較小,害怕回答錯誤被同學嘲笑。很多問題加在一起,使課堂氛圍嚴肅、沉悶,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對數學積極性不高,不愿意學習數學。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當前,在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問題上,教師們都在積極探索,他們有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的意識,也有了明確的指導方向,但對于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導致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無法充分發揮指導作用。或是教師選擇的教學方式不恰當,不僅無法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小學生數思維的培養,甚至會打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就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解決問題。很多學生在課堂中過度依賴教師講解,遇到問題不想自己解決而是等到課堂提問讓教師講解,這種教學方法只能維持一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在課堂中進行數學游戲就是很好的教學方法,既可以幫助學生有效記憶數學知識,又可以緩解課堂的沉悶氣氛,使課堂活躍起來。教師應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方式的創新與發展,達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的目的,促使教學效率不斷提高。例如,在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背熟九九乘法表,在課堂上,將學生分組,兩組成員輪流比拼,輸掉就換下一個人,最后哪組剩下的人多,就采取加分的形式進行獎勵。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有效記牢數學知識的同時,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
(二)使用多媒體等現代技術輔助教學
許多數學知識很抽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抽象的數學教學內容具體化,簡化教學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有了具體的圖形、畫面等,學生對抽象的內容就有了具體的概念,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拓展。
(三)注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首先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應該轉變教育理念,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過程。例如,在部編版三年級《萬以內的加減法》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應用題,雖然應用題的有很多變化形式,但是解題方式卻比較單一。因此,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就不要單純地講解某一道題,而是要教給學生解應用題的思路,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
小學階段是學生數學思維啟蒙的時期,教師必須要重視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寧夏石嘴山市第二十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