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軍
在人體盲腸與回腸的交界處有一條突起的蚯蚓狀物體,我們稱之為闌尾,闌尾的位置靠近大腸部位,具有免疫功能以及吸收電解質和水的功能,闌尾蠕動能夠幫助人體排出體內的食物碎屑和糞便,對身體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種因素,闌尾會發生炎性改變,引起闌尾炎。
闌尾炎是臨床常見的外科疾病之一,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且任何年齡段的人群都可以發生,但是最為常見的發病人群是青年人群,且男性闌尾炎患者要多于女性。單純性闌尾炎、化膿性闌尾炎、壞疽性闌尾炎、穿孔性闌尾炎和闌尾周圍膿腫等都是闌尾炎的病理類型。根據患者病情的緩急闌尾炎可以分為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的發生多由于患者沒有徹底除去殘留感染的病灶,導致病情遷延不愈,從而使病情急性發作。而慢性闌尾炎患者沒有闌尾炎急性發作史,且癥狀不明顯。通常我們所說的闌尾炎都是指急性闌尾炎,慢性闌尾炎在臨床上比較少見。闌尾炎可通過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超聲檢查、腹腔鏡檢查以及X線鋇劑灌腸檢查進行確診和區分。
1.腹痛。急性闌尾炎患者初期典型的表現即出現中上腹或是臍周的疼痛感,且通常這種疼痛感會在持續一段時間后波及患者的壁腹膜以及漿膜層,此時患者的疼痛感就會轉移至患者的右下腹,并于患者的右下腹部位固定,而患者中上腹或是臍周的疼痛感一般就會消失或是有所緩解。另外,如果患者是呈持續性或是陣發性的鈍痛或是脹痛,一般表示患者患有單純性闌尾炎;而如果患者患有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一般呈持續性的劇痛;如果患者發生闌尾壞疽穿孔,持續性的劇痛還會波及患者下腹或是中下腹。
2.胃腸道癥狀。早期的單純性闌尾炎患者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痙攣而發生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如果患者伴有排便次數增多的情況,則表示可能患有闌尾壞疽穿孔或是盆腔位闌尾炎。
3.發熱。急性闌尾炎患者一般會伴有無寒戰的低熱現象,不超過38℃的低熱通常為化膿性闌尾炎,而闌尾壞疽、穿孔或是已并發腹膜炎多為高熱。
4.壓痛和反跳痛。急性闌尾炎患者的壁腹膜如果受到炎癥刺激,就會發生壓痛和反跳痛,且痛感多位于患者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界處的麥氏點,一般盲腸后位闌尾炎以及肥胖的闌尾炎患者會出現明顯的反跳痛以及輕微的壓痛感。
5.腹肌緊張。如果患者的闌尾化膿,就會出現腹肌緊張,如果患者腹肌緊張明顯,多表示患者為壞疽穿孔并發腹膜炎。但是要注意,由于肥胖及老年闌尾炎患者腹肌較弱,因此需要同時對其側腹肌進行檢查和對比。
6.皮膚感覺過敏。皮膚感覺過敏一般出現在患者闌尾腔有梗阻的早期,多為患者右髂嵴最高點、右恥骨嵴及臍構成的三角區的右下腹皮膚感覺過敏,一般不會由于患者闌尾位置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1.梗阻。急性闌尾炎發病的基本因素即為梗阻。由于闌尾是一條僅一端與盲腸相通的細長管道,非常的狹窄,如果患者的官腔積存過多的內分泌物、食物殘渣、糞便等,就會發生梗阻,不僅會增高管腔的內壓,使患者的闌尾壁受到壓迫,損害患者的黏膜,還會使患者的管腔發生扭曲,影響到患者遠側血運的正常運作和循環,增加細菌侵入患者管腔的機會,使患者受損的黏膜發生感染,最終引起急性闌尾炎。
2.感染。患者腸道中的一些細菌感染也會引起闌尾炎。由于盲腸與患者的闌尾腔是連接在一起的,所以盲腸中含有的多種細菌,比如厭氧菌、大腸桿菌等也存在于患者的闌尾腔中,如果患者的闌尾發生破損,厭氧菌、大腸桿菌等細菌就會侵入患者的腸道,使患者發生感染,引發急性闌尾炎。
3.胃腸道功能障礙。如果患者平時生活中不注意飲食,比如進食了衛生不達標或是生冷的食物等,患者的胃腸道功能就會發生障礙,比如便秘、腹瀉、腸胃功能紊亂等,使患者的內臟神經發生反射,引起闌尾血管和肌肉痙攣。而患者的闌尾血管和肌肉痙攣強度如果過高,會導致患者的闌尾發生急性炎癥,比如出現血供障礙、黏膜受損、管腔狹窄等,增加患者發生感染的概率,最終引發急性闌尾炎。
4.其他因素。其他導致闌尾炎發病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著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以上就是有關闌尾炎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都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闌尾炎,保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