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美娟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由心肌損傷、心臟負荷過重引起的病變。調查發現,心肌梗死、心肌缺血、高血壓以及嚴重貧血等因素均會導致患者心肌結構以及功能發生變化。心衰患者的癥狀主要有心悸、氣促、乏力和下肢水腫等。心衰也是原發心臟病嚴重階段的主要表現。心衰患者死亡率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必須注意諸多的事項。那么,心衰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1.心衰患者早期征象。①患者在活動后會出現明顯的體力下降和心慌、氣短等癥狀。②患者在睡覺時需要將枕頭墊高,并且在夜間會出現憋醒。③患者雙下肢會出現明顯的浮腫,并且伴隨著尿量減少。④沒有患感冒,但患者仍出現咳嗽、痰多、心慌等癥狀。⑤患者疲乏、腹脹以及失眠比較嚴重。⑥血壓下降幅度較大,心率明顯升高,面色蒼白,并且經常感到煩躁不安。
2.心力衰竭的危害。心力衰竭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可以歸為以下兩點。①心力衰竭進一步發展,極易誘發低鉀血癥等并發癥,而低鉀血癥多見于連續應用或大量使用噻嗪類藥物治療的患者。因此需注意,如果出現低鉀血癥,患者可以改用保鉀利尿劑,并且每天觀察血鉀變化,直至血鉀恢復正常后停用。②低鈉血癥。低鈉血癥多發生于大量利尿并且限制鈉攝入的患者,低鈉血癥會導致患者失水和酸中毒。
規范治療心臟病是防止誘發或者加重心力衰竭的根本措施,在實際治療過程中,患者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體重監測。體重監測一般在早起洗漱后進行,患者如果出現體重持續增加或減輕,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頭暈時,應與醫生聯系。
2.合理用藥。第一,患者日常服用藥物時要按醫囑服藥,切勿隨意對藥物用法和用量進行調整,尤其是使用利尿劑、地高辛等藥物時,一定要遵醫囑用藥,避免出現不良后果。第二,患者如果在夜間睡眠時出現了氣喘、胸悶等癥狀,要及時坐起來,緩解癥狀后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發揮急救作用。第三,如果患者已經出現了下肢輕度水腫等癥狀,可以適量服用螺內酯片、速尿片等利尿劑,但是千萬不要頻繁服用利尿藥,避免造成電解質紊亂。
已經出現心力衰竭癥狀的患者,要采取適當的措施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
第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保暖措施,盡量避免發生感冒、腹瀉、肺炎等疾病。
第二,在感冒流行季節,或者是天氣驟變時,患者要減少外出。出門時,患者要佩戴口罩并增添衣物,不去人群密集之處。
第三,如果患者已經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需及早就診,避免感冒、腹瀉和發熱癥狀加劇。
第四,患者應適當進行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增強身體免疫力,但活動強度不要過大。輕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盡量不要做重體力活動;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要增加臥床休息的時間,避免激烈運動,只需進行散步等活動即可;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必須臥床休息,直至心功能改善后,再根據恢復情況開展適量活動。
心力衰竭患者的日常飲食應遵循清淡、少鹽、少油膩的原則,要控制鈉鹽和水的攝入,如果食用過多鈉鹽,則會導致水鈉潴留,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在飲水不當等因素的推動下,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一般來說,患者每日食鹽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3.5克。患者不要過多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食物,以免加重心臟負擔,導致病情加重。患者應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脂肪熱量過高且不利于消化,在胃內長時間停留會使患者出現飽脹不適等癥狀,而且過多的脂肪還會抑制胃酸分泌,時間一長會包繞心臟并壓迫心肌。
樂觀的心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疾病發展的有效措施,所以,心力衰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戒煙、戒酒,保持心態平衡,切勿過于興奮,同時還需保證充足的睡眠。患者的日常休養環境要安靜、舒適,定時開窗通風,確保室內空氣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