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龍,付 鵬
(岳陽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湖南 岳陽 414300)
新泉寺泵站地處岳陽市湘陰縣新泉寺鎮,工程所在位置外河為湘水西支,垸內通過鏡明河與爛泥湖相通。泵站負責排除東爛泥湖、鏡明河的洪水及湘陰縣的湘資垸、嶺北垸、沙田垸和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的四合垸、紅洲垸等5 個垸子的部分洪水,排澇面積共計105.15 km2,保護總人口16.86 萬人,保護耕地面積13.26 萬畝。爛泥湖流域歷年洪澇災害頻發,20 世紀90 年代以來,爛泥湖流域治理初步建設成了由堤防、泵站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組成的綜合防洪減災體系,防洪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但防洪問題依然無法根除,防洪壓力巨大。
鑒于以上情況,經過現場調查與詳細計算,確定在鏡明河入湘江口緊貼原新泉寺水閘上游處(湘資垸與嶺北垸防洪大堤交匯處)新建1 座流量為45.56 m3/s 的河床式排澇泵站,緩解區域內防洪壓力。
2.1.1 水泵選型原則
1)水泵選型應滿足泵站設計流量、設計揚程及不同時期排水的要求。
2)盡量選擇額定揚程與設計揚程相符的水泵,以保證在平均揚程時水泵在高效區運行;在最高與最低揚程時,水泵應能安全、穩定運行,力求泵的裝置效率高,運行費用低。
3)選用泵型應優先考慮國家推薦的產品和經過鑒定的產品,采用技術成熟的產品運行管理和維修方便。
4)具有多種泵型可供選擇時,應綜合分析水力性能、機組造價、工程投資和運行檢修等因素擇優確定。
5)水泵數量的選定,應保證調節方便,工程投資省。
2.1.2 選型對比
新泉寺排澇泵站新建工程設計總揚程2.83 m,最高總揚程4.30 m,設計總排澇流量達41.80 m3/s。根據以上水泵選型原則,可供選用的泵型有常規的立式軸流泵和潛水電泵,這兩種泵型優劣對比如下:
1)立式軸流泵。立式軸流泵屬傳統泵型,其設計制造技術成熟,單機流量大,效率較高,水泵及配套電機投資省,具有大量的運行管理經驗,是排澇站常用泵型,也是較理想的泵型。
但其也有一些缺點:土建復雜,土建投資多(因水泵和電機分體,且是立式布置,廠房高度必須做得很高,以起吊設備);安裝要求高,安裝時間長;輔助設備多,一般需配備油、氣、水系統,同時也增加了管理運行的難度。
2)潛水電泵。近10 年來,潛水電泵設計制造技術日趨成熟,許多影響其廣泛使用的關鍵技術問題得到解決,如密封問題、電機絕緣問題等。與常規的立式軸流泵相比,潛水電泵泵站具有以下優點:一是節省土建投資。潛水電泵是機電一體化產品,不需潤滑和冷卻供水設備,可以采用開敞式廠房,不需要固定的起吊設備,可以節省部分土建工程投資;二是安裝維修檢修方便,潛水電泵在安裝或檢修時可以整體吊入吊出,節省安裝周期,非汛期可吊出存放在干燥處,有效避免長期在水下對機組的不利影響,利于設備維護檢修和保養;三是潛水電泵泵站不需要配備油氣水輔助設備,節省了設備、閥門、管道及附件的設備費、安裝費,同時免除了輔助設備在運行中的維修保養和檢修,減少了泵站用電負荷,有利于泵站的節能環保;四是潛水電泵在水中運行,噪聲低,振動小,流態好、效率高。
但潛水電泵也有一些缺點:潛水電泵為新型泵型,目前運行管理人員相對較陌生,一旦出現故障,很有可能無法得到及時維修,需要廠家派駐專業人員現場維修或直接返廠維修;潛水電泵為耦合式安裝,對土建基礎精度要求相對較高。
綜上所述,潛水電泵較立式軸流泵具有土建投資少、流道平順且設計簡單、泵組效率高、密封性能好和故障率低等優點。
根據泵站型式及現場實際情況,確定采用8 臺1400QGWZ-100 型全貫流式潛水電泵。配套電機功率400 kW/臺,總裝機功率為3 200 kW。
潛水電泵目前主流安裝型式有4 種:固定后墻自耦合式安裝;嵌入閘門式安裝;閘泵分離式自耦合式安裝;雙閘門自耦合式安裝。
2.2.1 固定后墻自耦合式安裝
根據泵站特性(不需要專門修建出水流道),且現有泵站下游水閘過水流道為8 孔,尺寸為4.0 m×5.0 m(寬×高),非排澇季節需要將水泵吊起采用自流排水,由于水泵直徑為1.4 m(外型尺寸為直徑1.85 m)如果采用固定后墻自耦合式安裝,則需要把流道縮小至直徑不超過1.8 m,無法滿足自流時流量要求,因此無法采用此類安裝方法。
2.2.2 嵌入閘門式安裝
目前國內嵌入閘門式安裝方法以直徑0.6~0.8 mm為主,此類型式閘門泵具有安裝簡單的優點,但同時水泵運行時產生震動對閘門結構有不利影響。
新泉寺泵站水泵直徑為1.4 m,如果直接安裝在閘門上,為保證閘門穩定,閘門將會非常笨重。且水泵自重達11.5 t,必須將閘門和水泵重心調整完全重合,否則起吊過程中的輕微變化都很有可能引發翻轉等意外,同時閘門或水泵任意一個設備需要維修,需要將其分離,維修難度較大。水泵自重大,運行時產生的豎向和水平向震動較大(且豎向震動無法采用理論進行精確計算),如果強行安裝在閘門內,勢必使得閘門厚度遠遠大于常規,因此嵌入閘門安裝不合適。
2.2.3 閘泵分離式自耦合式安裝
閘泵分離式自耦合安裝適用于直徑為1.0~2.0 m 的潛水電泵,安裝時只需將閘門沿著下泵導向軌下滑,到達相應位置時,水泵會自動與耦合掛板耦合,運行時由于水推力,水泵進水法蘭與閘門出水邊法蘭自動耦合密封。
新泉寺泵站水泵直徑為1.4 m,采用此類安裝方法,閘門和水泵分開安裝可有效降低起重設備容量,且水泵運行時震動只有水平推力(可采用理論精確計算)傳至閘門,豎向震動傳至水泵底座導軌之上,從理論計算上保證閘門的穩定。
2.2.4 雙閘門自耦合式安裝
雙閘門自耦合安裝適用于直徑為1.0~2.0 m 的潛水電泵,安裝時只需將閘門沿著下泵導向軌下滑,到達相應位置時,耦合楔形面會自動耦合,運行時由于水推力,水泵進水法蘭與閘門出水邊法蘭自動耦合密封。
此類安裝方法雖然實現了干式安裝,但需要場地相對較大,且土建復雜程度較之一般泵站有較大的增加。目前新泉寺泵站所在位置狹窄,泵站下游側現有1 個水閘,且無法對水閘閘門進行改造,如果在現有水閘閘門上游側附近再設置1 個閘門,從景觀上考慮不合適。
綜上所述,新泉寺泵站水泵采用閘泵分離式自耦合式安裝。
2.3.1 閘門與水泵的結合
1)閘門與泵的結合方式。新泉寺泵站采用閘泵分離式自耦合安裝,即在閘門上設置下泵導向軌,開設一個直徑1.4 m 的圓孔,在閘門上與水泵結合處布置一圈3 cm 厚橡膠墊圈緩震,水泵底部設置滾輪與底板處布置的輕軌進一步增加安裝精度(形成閘門、軌道、導向梁三向固定)。具體結合方式見圖1、圖2 及圖3。

圖1 閘門水泵結合圖

圖2 A 大樣圖

圖3 B 大樣圖
2)水泵穩定下放方式。為了將水泵穩定下放至與閘門耦合位置,在水泵兩側各焊接1 根導向梁,同時在閘墩兩側布置導向槽。具體布置型式詳見圖4。

圖4 水泵穩定下放方式圖
2.3.2 閘門的起吊
因泵站底板與電機層高差達到12.3 m,為減輕閘門重量,在進水流道布置1 道胸墻,將閘門高度降低為5.2 m,造成閘門頂部在電機層下7.1 m,閘門起吊難度極大。
泵站運行過程中閘門位于設計水位以下,在事故停機情況下無法目視進行起吊,如果派潛水人員下水,則花費巨大。
為方便管理人員起吊閘門,本次設計在閘門上面布置電動抓梁定位柱,采用電動抓梁下放至閘門位置,實現閘門盲抓。
2.3.3 閘門與水泵基礎淤積
鏡明河為平原型河流,兩岸為大面積農田,河水具有含沙量大的特點,且泵站位于河流終點入湘江口處,易形成大面積淤積。一旦閘門槽及水泵基礎淤積,則水泵及閘門無法下放到位,泵站無法正常運行。
為清除可能出現在閘門及水泵基礎的淤積物,在泵房下游側布置2 臺高壓潛水泵,然后在閘墩內預埋不銹鋼管,在閘門跟水泵下放前先利用預埋的不銹鋼管向閘門槽內噴水,將淤積物清除。預埋鋼管布置形式見圖5。

圖5 閘門與水泵基礎清淤鋼管預埋圖
新泉寺泵站在2019 年5 月具備運行條件,并于7月按照驗收規范完成單機及聯機試運行。試運行過程中機組運行穩定,閘門震動較小,電動抓梁水下啟閉閘門順暢。
試運行結束后,將閘門起吊檢查,閘門表觀良好,焊縫完整,水泵與閘門耦合處無損壞。
新泉寺泵站水泵與閘門采用耦合式安裝,可實現水下盲裝,極大地提高了水泵安裝及維修的速度,可極大提高泵站的運行效率。水泵與閘門分開起吊,可減小起吊設備的容量,減少泵房上部建筑的尺寸。同時,閘門在水下盲抓起吊,避免了項目管理人員直接水下操作的危險性。
文章通過探索河床式泵站水泵選型、大口徑閘門泵的水泵與閘門結合方式,可供國內其他類型泵站水泵選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