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翠萍

摘要 ? ?為加快合浦縣水稻新品種引進和推廣步伐,于2019年引進8個水稻新品種進行了比較試驗。結果表明,高豐優689、深兩優1578、晶兩優1252、晶兩優1988、玉兩優534綜合性狀表現優良,分別較對照品種豐田優553增產11.37%、10.30%、9.72%、8.84%、5.64%,增產達極顯著水平,適合在當地推廣種植;隆兩優1227較對照品種豐田優553增產0.78%,綜合性狀表現較好,建議在當地繼續試種,應進一步觀察該品種的抗逆性表現,待穩定性與適應性提高后,再推廣應用;深兩優1173和秀優363分別較對照品種豐田優553減產0.78%和2.53%,但減產不顯著,可進一步種植觀察。
關鍵詞 ? ?水稻;新品種;產量;經濟性狀;米質;抗逆性
中圖分類號 ? ?S511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7-0022-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合浦縣農業資源豐富,是廣西沿海最大的糧食生產大縣和典型的雙季稻產區[1]。近年來,合浦全縣雙季稻種植總面積均超過3.33萬hm2,其中以晚造水稻面積最大,占雙季稻種植總面積的70%以上。推廣應用水稻新品種,發展晚造水稻生產,對于增加稻谷產量、確保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為加快合浦縣水稻新品種引進和推廣步伐,于2019年引進8個水稻新品種進行了比較試驗,旨在鑒定評價水稻新品種在當地種植的豐產性、穩產性、抗逆性、生產適應性及其他重要特性,篩選適合當地種植的高產、優質、抗逆性好、生育期適中的水稻新品種,充分發揮水稻新品種的增產增效作用,為當地生產上推廣應用水稻新品種提供參考[2-4]。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選在合浦縣黨江鎮九坡村,試驗地點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耕作精細,試驗田前作為水稻。
1.2 ? ?試驗材料
參試水稻品種共有9個,分別為深兩優1578、深兩優1173、高豐優689、秀優363、玉兩優534、晶兩優1988、晶兩優1252、隆兩優1227、豐田優553。
1.3 ?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9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其中以豐田優553作對照(CK)。3次重復,共27個小區,采用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長方形,小區面積13.33 m2。小區間、重復間及四周過道留33 cm寬溝,四周設保護行,種植對應參試品種,保護行4行以上。
1.4 ? ?田間管理
所有參試品種同期播種、同期移栽,施肥和耕作栽培措施按當地高產田水平,7月6日播種,7月29日移栽,各處理同一時間施肥,施用量相同,基肥施45%復合肥375 kg/hm2、過磷酸鈣750 kg/hm2,追肥施尿素300 kg/hm2、氯化鉀225 kg/hm2。淺水插秧活棵,薄水發根促蘗,夠苗后及時排水曬田,控制無效分蘗,抽穗灌漿期田間保持淺水層,后期干干濕濕到成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病蟲害預報及時防治害蟲,未發生害蟲嚴重危害現象。
1.5 ? ?測定內容與方法
觀察記載9個參試品種播種期、移栽期、返青期、分蘗始期、分蘗高峰期、始穗期、齊穗期、成熟期等以及倒伏狀況、病害嚴重程度。成熟期每小區取樣5株進行室內考種,考察株高、穗長、穗總粒數、穗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等經濟性狀。成熟后及時收獲,各小區單收單曬,分區計產。
1.6 ?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用Duncan新復極差檢驗法(SSR)進行方差分析。
2 ? ?結果與分析
2.1 ? ?產量表現
試驗結果表明,高豐優689產量為8 597.15 kg/hm2,較豐田優553(CK)增產11.37%,增產極顯著,居參試品種首位;深兩優1578、晶兩優1252、晶兩優1988、玉兩優534產量分別為8 514.63、8 469.62、8 402.10、8 154.54 kg/hm2,分別較CK增產10.30%、9.72%、8.84%、5.64%,這4個品種與CK相比產量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分別居第2、3、4、5位;隆兩優1227(7 779.44 kg/hm2)較CK增產0.78%,但二者產量差異不顯著;深兩優1173和秀優363分別較CK減產0.78%和2.53%,但減產不顯著(表1)。
2.2 ? ?主要經濟性狀表現
由表2~4可知,參試品種均表現為中熟,生育期變幅為115~122 d,適合當地早、晚2季水稻生產茬口安排,全生育期最長的是隆兩優1227,為122 d;全生育期最短的是玉兩優534,為115 d;其余品種的全生育期與對照豐田優553(CK)相差1~4 d。各品種株高差別不大,都屬于中稈型。有效穗最多的是深兩優1578,達到323.9萬穗/hm2;最少的是深兩優1173,只有242.3萬穗/hm2。成穗率最高的是高豐優689,為66.7%;最低的是隆兩優1227,為58.8%。穗長最長的是深兩優1173,為27.0 cm;最短的是高豐優689,為22.0 cm。穗總粒數最多的品種是深兩優1173,為170.6粒;最少的是深兩優1578,為140.2粒。有8個品種結實率在85.0%以上,其中深兩優1578結實率最高,達到90.8%;最低的是隆兩優1227,為83.5%。千粒重最大的是隆兩優1227,為25.8 g;其余品種在20.3~24.9 g之間。各品種熟期轉色均為好。
2.3 ? ?米質
從參試品種外觀、米味及口感看,高豐優689、深兩優1578、玉兩優534、秀優363這4個品種的稻粒均為長粒、米質透明、無腹白、質量優;其余品種米質中等(表3)。
2.4 ? ?抗逆性表現
2.4.1 ? ?抗倒性。參照田保明等[5]的方法進行田間倒伏程度比較,結果表明,高豐優689、深兩優1578、晶兩優1252、晶兩優1988、隆兩優1227、深兩優1173抗倒性強,玉兩優534、秀優363、豐田優553(CK)抗倒性中等(表4)。
2.4.2 ? ?抗病性。根據收獲前最終病情調查發現[6],高豐優689和玉兩優534穗頸瘟抗病性表現抗?。≧),深兩優1578、晶兩優1252、晶兩優1988、深兩優1173、秀優363穗頸瘟抗病性表現中抗(MR),隆兩優1227、豐田優553(CK)穗頸瘟抗病性表現中感(MS);全部參試品種均未發生白葉枯病;全部參試品種輕感紋枯病和細菌性條斑病(表4)。
3 ?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高豐優689、深兩優1578、晶兩優1252、晶兩優1988、玉兩優534綜合性狀表現優良,分別較對照品種豐田優553增產11.37%、10.30%、9.72%、8.84%、5.64%,增產達極顯著水平,適合在當地推廣種植;隆兩優1227較對照品種豐田優553增產0.78%,綜合性狀表現較好,建議在當地繼續試種,進一步觀察該品種的抗逆性表現,待穩定性與適應性提高后,再推廣應用;深兩優1173和秀優363分別較對照品種豐田優553減產0.78%和2.53%,但減產不顯著,可進一步種植觀察[7-9]。
4 ? ?參考文獻
[1] 合浦縣農業局.合浦縣耕地地力評價[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2] 程學江.雜交稻新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農業科技通訊,2013(8):59-61.
[3] 葉代朝,劉溪,魏德明.西鄉縣水稻高產創建品種比較試驗[J].基層農技推廣,2015,3(4):26-28.
[4] 葛茜,馬曉麗,張萬春,等.優質高產水稻品種比較試驗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13,59(5):7-9.
[5] 田保明,楊光圣.農作物倒伏及其評價方法[J].中國農學通報,2005,21(7):111-114.
[6] 廣西壯族自治區植??傉?廣西農作物主要病蟲測報技術[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7] 范菊云,紀玉祥,范壽清.10個水稻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0(1):96.
[8] 謝恒.雜交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J].廣西農業科學,2005(5):401-402.
[9] 韓正光,張安存,呂宏飛,等.淮北稻區優質食味水稻品種比較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4(9):1341-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