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友民 張廣嶺
摘要 ? ?本文介紹了甜櫻桃的習性,總結了甜櫻桃密植優質豐產栽培技術,包括根據本地特點選擇合適砧木和品種、高壟密植栽培、采用高紡錘形整形修剪、加強肥水管理、增強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 ?甜櫻桃;密植;豐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662.504+.7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7-0065-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甜櫻桃是果實成熟最早的果樹樹種,有“春果第一支”的美譽,對調節鮮果淡季市場、滿足人們需要有特殊作用。曹縣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其南部鄉鎮為黃河古道,黃河沖積平原,土壤深厚,光熱充足,有栽植早熟果樹的地理優勢,可以早上市。
前幾年甜櫻桃多為稀植栽培,產量低,周期長;近幾年櫻桃發展較快,采用密植栽培技術。本文總結了曹縣甜櫻桃豐產栽培實踐經驗,加以推廣。
1 ? ?習性
甜櫻桃根系呼吸強,需氧多;根系分布淺,不抗旱、不耐澇,易倒伏,栽深不旺;對貯藏營養依賴性大;花多,耗氮多;頂端優勢強,優質葉叢花枝結果多、果個大;多數異花授粉;果實發育期短,需澆水;轉白期至成熟前易裂果,倒春寒影響著果;成熟前1周,果個膨大、甜度增加明顯;不耐鹽堿;含鐵量高,需鉀量大;對除草劑敏感;大枝好斜生,易劈折;流膠、根莖腐爛、澇害、天牛、除草劑可致樹死亡。
2 ? ?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2.1 ? ?品種與砧木選擇
對品種要求品質好、早果豐產、大小適中、消費者喜愛、多樣化、抗病蟲能力強、耐儲運,適合菏澤地區發展的甜櫻桃品種主要有福晨、早大果、紅燈、明珠、美早、黑珍珠、拉賓斯、雷尼等,應選擇花期相遇的品種種植。櫻桃要豐產,砧木是關鍵。由于曹縣土壤普遍呈微堿性,砧木選擇不當,會造成生長不良,有的栽植幾年后死亡。通過幾年試栽,喬化砧木選大青葉比較適合;矮化砧木主要是吉塞拉系列,以吉塞拉6號為最好,親和力強,抗根癌病能力強,根系發達,早果性強[1]。
2.2 ? ?高標準建園
宜選土質疏松、肥力好、排灌條件便利的壤土地塊建園,忌在重黏和澇洼地建園。
定植前,順行開挖定植溝,溝的深度和寬度均為1 m左右,將底土和表土分開堆放;先在溝底鋪墊粉碎好的作物秸稈20 cm厚,然后撒入碳酸氫銨375 kg/hm2,再施入腐熟農家肥75 t/hm2、三元復合肥300 kg/hm2、硫酸亞鐵750 kg/hm2,用機械將肥料與表土攪拌均勻,回填至離地面40 cm,避免未腐熟肥料接觸根,造成燒根;再用沒混肥料的土填至與溝口平,而后澆水沉實。栽植時,在定植溝內按設定株行距挖栽植穴,春栽在萌芽前2月下旬至3月底,在墑情許可情況下越早越好,秋栽在落葉后至封凍前(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根據立地條件、砧木類型和機械化程度綜合考慮株行距,基本要求實行機械化管理,確保盛果期后行間有1.5~2.0 m空間供機械無障礙通行作業。因此,建議喬砧密植:細紡錘形株行距2 m×4 m,自由紡錘形株行距3 m×5 m,矮砧高紡錘形株行距1~2 m×3~4 m。
苗木要求選擇二年生嫁接大苗,即嫁接處干徑1.2 cm以上、根系完整、枝條充實、無病蟲害的嫁接苗。實行起高壟栽植,起壟高度20~30 cm,壟上口寬1.0~1.5 m,攤平壟面,櫻桃栽植中間;栽植前修整根系,蘸2倍K84溶液,預防根癌病;苗木栽植深度與根莖一致或略深3~5 cm,矮化砧木嫁接的覆土部位不能超過苗木下部嫁接口,使品種苗木主干生根失去矮化效果;栽后踏實,及時澆水,之后在樹盤覆蓋1 m×1 m黑色地膜,保墑增溫,提高成活率。甜櫻桃多數自花授粉不良,要配置授粉樹[2],授粉品種與主栽品種按1∶5比例配置。
2.3 ? ?整形修剪
采用高紡錘形整形,高紡錘形要求有一個生長強而直立的主干,成形后樹高控制為3.5 m,在主干80 cm處開始直接著生單軸延伸的小主枝,以后每隔20~25 cm再留一個小主枝,全樹主干上呈螺旋狀排列的小主枝13~18個。對主干上新生枝條拉80°~90°。支架設置:每10~15 m立1個水泥柱作支架,支架上拉4道鐵絲,從苗木定植起將樹干綁縛在立桿或豎立的鐵絲上,直至樹高達到3.5 m。定干高度1.0~1.2 m,剪口距離第一芽1 cm,涂抹豬大油或白乳膠漆;扣除剪口下第2、3、4、6、7、8芽,其下每隔7~10 cm刻1芽,直到離地面70 cm為止;當新梢長至40 cm時,擰梢至下垂狀態,抑制生長,促進中央領導干快速生長。第2年中央領導干輕剪頭,其他側枝留1 cm極重短截,對中央領導干隔5~7個芽刻1芽,當新梢長到30~40 cm時,在新梢基部用牙簽開角90°;對中央領導干附近的競爭梢留2~5個芽短截,控制競爭梢;7月上中旬,對開角后新梢前端上翹生長部分進行擰梢,保持水平。萌芽2月后,當中央領導干上的側生新梢長至80 cm左右時,捋梢或按壓新梢。萌芽3月后,對側生新梢的上翹部分進行擰梢。第3年中央領導干繼續刻芽,對缺枝處采取目傷法促發側枝。進入盛果期后及時疏枝,疏除過密枝、回縮較大的枝組和下垂枝,抬高枝條角度,使樹體通風透光,保持穩產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