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哲
結合當前的數字技術來講,主要涵蓋了大數據技術,物聯網系統,移動互聯網平臺以及云計算技術[1],這些已經成為了當前數字技術的主要代表形式,與此同時也成為了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保障,因此結合實際的案例來分析數字技術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實際應用情況,不僅是本文論述的重點,也是當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實力的重點發展目標。
結合當前的制造業生產現狀來看,領域內的生產模式已經逐漸實現了產品端和生產端的有效劃分,在不同的生產體系中,經營模式和生產模式之間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為了有效提升不同系統的生產效率,強化單位時間的生產數量,必須要結合現代化的數字技術來落實生產模式轉型。從生產端角度來看,結合數字化技術實現的轉型以企業協同生產以及單獨企業個性化制定這兩種方式為主,而針對產品端的經營模式涉及到了產品的數字化改造以及數字業務創新這兩種形式[2]。
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將制造業的生產和經營模式從傳統的粗放型生產向當前的商業化發展經營方向轉變,就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而在生產效率提升的同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會相對增加,由此便可以提升整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為了進一步提升文章論述的細節和說服力,本文借助了甘肅省漳縣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的數字化車間轉型案例進行分析。由于該企業具有區域內最大最先進的水泥生產線,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社會服務能力和自身的社會價值,企業堅持以持續化的內部信息技術優化作為發展目標,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和清潔環保生產,并且結合數字技術的實際價值落實了車間智能化改造。
數字化技術體系個性化模式。由于漳縣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資深負責的區域內的大規模建筑材料生產,為了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堅持以國家兩化融合為依據,建立起了工業信息化升級目標。以“統籌兼顧、注重實效、階段實施、逐步升級”為項目建設指導思想,以“節能降耗”、“降本增效”、“資源綜合利用”為主題,加大過程控制自動化、管理現代化、信息集成共享化建設力度,促進生產經營管控過程數字化。結合自身的實際生產需求不同的流程,建立在數字技術應用的基礎上,先后打造了生產過程控制系統(DCS)、水泥窯磨專家系統(APC)、中子在線配料系統、進出廠物流及裝車一卡通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生產調度數據管理系統(PDM)、環保在線監測系統、脫硝自動控制系統、財務管理、倉儲管理、銷售管理、采購管理、項目管理、成本管理、辦公自動化(OA)等多項管理系統,打造了完全符合共公司自身發展情況的個性化數字化生產模式。
產品生產數字化改造。針對水泥生產實際情況來看,本身需要具備環保管理需求、高效高質需求[3],因此針對產品生產系統來講,該企業打造了一條3000t/d和一條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全部采用ABB Freelance 2019 DCS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對全廠設備集中控制,統一管理。實現生產設備運行狀態實時監控、故障自動報警和診斷,并利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對生產過程管理實現平臺化、流程化閉環管控。
生產設備采用施耐德電氣專家自動優化控制系統(APC)實現過程生產自動優化控制,在工藝設備及關鍵儀表正常運行的狀態下,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預操作,專家系統可以24h不間斷地保持在最佳操作方式,有效提高窯系統運行的穩定性,提高熟料產品質量,實現節能增效;2#生料磨采用賽默飛世爾中子在線分析儀控制系統,自動采集、分析、調整配比,實現物料優選控制,提高出磨生料合格率,減小水泥窯運行質量波動,降低消耗。
開展數字化業務模式轉型。針對產品的營銷方面,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可追溯,建立在數字化編碼技術的基礎上,采用批次及序列號管理模式,以滿足質量管理、成本管理、產品追溯等管理需要。利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MES)對每一批產品賦予不同的生產批號以視區別,實現對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管理。
進出廠裝車環節實施物流一卡通系統,規范發貨、收貨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和客戶滿意度。同時建立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實現對客戶的使用體驗分析和調查,利用客戶的反饋來實現對產品生產流程以及經營模式的管理,從而真正實現了從生產控制、產品質量控制、業務經營控制一體化的數字管理體系。無論是從生產效率、經濟成本還是社會效益角度,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由此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實力。
綜上所述,從數字技術的應用價值角度來看,數字技術能夠促使企業的生產規模和管理模式向高效率和現代化方向轉型,進一步促使小微產業的融合發展,同時也能夠打開新的發展局面。為企業的決策管理和生產規模調整提供更多的信息來源,因此,數字技術的存在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創新發展形勢的基礎保障。
[1]戚聿東,肖旭,蔡呈偉.產業組織的數字化重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2):130-147.
[2]徐小龍.數字技術革命背景下連鎖超市商業模式創新研究[D].閩江學院,2019.
[3]劉婉.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模式及其適應性能力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