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映萍 利新紅 謝秀娟


摘要 ? ?為明確有機物料腐熟劑對促進秸稈腐爛的作用,本文開展水稻秸稈施用有機物料腐熟劑的田間試驗。結果表明,施用30 d,秸稈顏色達到深黑色,秸稈拉力較施用滅活的有機物料腐熟劑減少51.3%,較不施用任何腐熟劑減少79.7%,有機物料腐熟劑的腐熟效果顯著。
關鍵詞 ? ?水稻秸稈;有機物料腐熟劑;腐熟效果
中圖分類號 ? ?S141.4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7-0161-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為驗證有機物料腐熟劑在水稻秸稈上的應用效果,2017年晚季,梅州市梅縣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在南口鎮嘉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基地開展了有機物料腐熟劑在水稻秸稈上的應用效果試驗,現將試驗效果報告如下。
1 ? ?材料與方法
1.1 ? ?供試材料
試驗用有機物料腐熟劑(有效活菌數≥0.5億個/g,纖維素酶活≥30.0 U/g,蛋白酶活≥15.0 U/g)由廣東博沃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提供。供試作物秸稈為水稻秸稈。
1.2 ? ?試驗地點
試驗在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嘉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基地進行,試驗地為水稻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水稻。試驗前取土化驗,土壤分析結果:有機質21.7 g/kg、全氮1.7 g/kg、堿解氮133.0 mg/kg、有效磷114.0 mg/kg、速效鉀106.0 mg/kg,pH值為5.7。
1.3 ? ?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施用有機物料腐熟劑(A);施用等量滅活的有機物料腐熟劑(B);不施用任何腐熟劑(C)。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20 m2。
1.4 ? ?試驗方法
水稻收割后(11月2日),將每個小區收獲后的稻稈平鋪,平均厚度為5 cm,田間保持濕潤。處理A用有機物料腐熟劑150 kg/hm2與畜禽糞便6 000 kg/hm2拌勻后撒施到鋪好的水稻秸稈表面;處理B同期用滅活的有機物料腐熟劑150 kg/hm2與畜禽糞便6 000 kg/hm2拌勻后撒施到鋪好的水稻秸稈表面;處理C同期用畜禽糞便6 000 kg/hm2撒施到鋪好的水稻秸稈表面。
1.5 ? ?觀測內容
水稻秸稈使用秸稈腐熟劑后,每隔10 d觀察秸稈腐熟顏色和秸稈腐熟度。秸稈腐熟度用拉力來表示,把水稻秸稈的一端固定,另一端連接彈簧秤,然后用力拉并記錄水稻秸稈斷裂時的重量[1-2]。
2 ? ?結果與分析
2.1 ? ?對水稻秸稈變化情況的影響
經3次田間試驗觀察,處理A施用有機物料腐熟劑10、20、30 d后,秸稈拉力減少幅度分別為39.8%、63.4%、59.8%,顏色由蠟黃色→灰褐色→淺黑色→深黑色,腐熟度為全腐熟。處理B施用等量滅活的有機物料腐熟劑10、20、30 d后,秸稈拉力減少幅度分別為31.3%、52.7%、44.1%,顏色由蠟黃色→淺褐色→褐色→淺黑色,腐熟度為中等腐熟。處理C不施用任何腐熟劑,3次觀察表明,秸稈拉力減少幅度分別為24.6%、25.1%、22.5%,顏色由蠟黃色→淺灰色→淺褐色→灰褐色,腐熟度為基本腐熟。施用30 d后,處理A的秸稈拉力較處理B減少51.3%,較處理C減少79.7%(表1)。
2.2 ? ?對秸稈拉力變化的影響
施用有機物料腐熟劑30 d后,處理A秸稈平均拉力最低,處理B的次之,處理C的最高。施用有機物料腐熟劑的處理A秸稈平均拉力為780 g,較處理B拉力減少820 g,減幅為51.3%,減幅極顯著;較處理C拉力減少3 070 g,減幅為79.7%,減幅亦極顯著。結果說明,水稻秸稈施用有機物料腐熟劑150 kg/hm2能有效促進秸稈腐熟(表2)。
3 ?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水稻秸稈使用有機物料腐熟劑,可加速秸稈軟化,腐熟效果較好[3-4]。水稻秸稈施用有機物料腐熟劑150 kg/hm2 30 d后,秸稈顏色由蠟黃色→灰褐色→淺黑色→深黑色,腐熟度為全腐熟。各處理中,水稻秸稈施用有機物料腐熟劑150 kg/hm2 30 d后腐熟效果較好,與施用等量滅活的有機物料腐熟劑的處理相比,其秸稈拉力減幅為51.3%;與不施用任何腐熟劑的處理相比,其秸稈拉力減幅為79.7%,拉力減幅均達極顯著水平。水稻秸稈在使用有機物料腐熟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稻田水位處于5 cm左右,以淹沒水稻秸稈為宜,并且水稻秸稈添加有機物料腐熟劑后的整個腐熟過程要保持濕潤[5-6]。
4 ? ?參考文獻
[1] 全祖和.“鳳池”有機物料腐熟劑對稻草還田腐熟效果試驗初報[J].福建稻麥科技,2016,34(2):28-29.
[2] 陳曄,肖麗霞.秸稈腐熟劑在水稻生產上的應用效果初探[J].上海農業科技,2013(5):104-105.
[3] 宋丹麗,曾娥,劉一鋒,等.水稻秸稈施用“有機物料腐熟劑”效果初報[J].廣東農業科學,2011(2):62-63.
[4] 農傳江,王宇蘊,徐智,等.有機物料腐熟劑對玉米和水稻秸稈還田效應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16,25(1):34-41.
[5] 張培,楊瑞讓,杜金鐘,等.有機物料腐熟劑、傳統腐熟劑在小麥生產上的對比試驗報告[J].農業科技通訊,2017(11):127-130.
[6] 顧熾明,李銀水,謝立華,等.有機物料腐熟劑應用效果初探[J].中國農技推廣,2019,35(增刊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