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秋萍 李虹清
摘要 ? ?本文從林下生態土雞產業可持續發展要求和當前梅林鎮土雞養殖產業發展現狀出發,從培植龍頭組織、制定產業規劃、推行標準生產、堅持依法管理和培育優勢品牌等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為規范梅林鎮林下生態土雞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林下養雞;生態養殖;現狀;必要性;問題;建議;安徽寧國;梅林鎮
中圖分類號 ? ?F326.3;S831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7-0204-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梅林鎮位于寧國市東南部,距寧國市區12 km,總面積185.5 km2,下轄8個行政村(社區),境內林地資源非常豐富。近年來,梅林鎮通過推廣林下生態土雞放養模式,不僅促進了當地農民增收,還優化了當地產業結構。然而,這種新型產業發展中仍存在部分問題,本文結合當地產業發展現狀提出一些建議。
1 ? ?梅林鎮林下生態土雞養殖產業發展現狀
目前,梅林鎮有商品雞規模養殖戶逾30戶,年總出欄量逾200萬羽,其中寧國市順安食品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安)在花園村、田村等建有4個養殖小區,寧國市眾誠禽業有限公司在沙埠村、橋頭村等建有4個養殖小區。現有林下生態土雞適度規模養殖戶逾20戶,年出欄量逾20萬羽,另有數量眾多且分散的土雞散養戶,戶均飼養10~30羽。為提高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梅林鎮近年來積極扶持林下生態特色土雞養殖產業,鼓勵支持商品雞規模養殖戶向林下生態土雞養殖轉變,在加強監管、推廣技術、打造品牌、防疫與服務等方面做了諸多嘗試。
2 ? ?發展林下生態土雞產業的必要性和優勢
2.1 ? ?破解養殖用地壓縮的矛盾
隨著基本農田保護、禁養區劃定等各項政策的實施,畜禽養殖用地被逐步壓縮。梅林鎮有豐富的林地自然資源,因而推廣林下養殖模式可以在解決耕地矛盾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2.2 ? ?放養土雞品質好,市場前景優
林下土雞不使用全價配合飼料,通過食用林地野草、昆蟲等補充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加上土雞活動范圍寬闊、長期運動,因而雞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在市場上頗受歡迎,前景廣闊。
2.3 ? ?養殖產業潛力大
梅林鎮養殖產業資源豐富,是寧國市順安、眾誠2家畜禽養殖龍頭企業的重要養殖基地,有良種繁育、合理飼養的技術保障,也有開拓市場、打造品牌的基礎底蘊。通過合理的政策引導,切實轉變養殖產業結構,必能釋放強大的產業潛能。
2.4 ? ?土雞產業養殖效益明顯
據統計,本地商品肉雞從雞仔到出欄平均養殖成本為10元/只,市場價在20元/kg左右;而生態土雞平均成本是母雞25元/只、公雞15元/只,市場價母雞50元/kg左右(不包括雞蛋收入)、公雞30元/kg左右,按照1.5 kg/只計算,平均每只土雞的純利潤大約是商品雞的2倍,養殖效益非常顯著。
3 ? ?存在的問題
3.1 ? ?產業化程度低
梅林鎮現有的土雞養殖多以家庭為單位,組織松散,缺少多層次的產業化聯合體,尚未形成統一有效的管理,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弱。
3.2 ? ?缺乏長期發展規劃
由于沒有長期養殖產業發展規劃,部分農戶自發或跟風投入土雞養殖行業,往往在市場價格好的時候盲目擴大養殖規模,導致雞的價格大幅下降,極大地打擊了養殖戶積極性,加上禽流感等疫病風險,嚴重制約著產業健康發展[1]。
3.3 ? ?市場競爭力弱
關鍵環節缺少有效管理技術,部分養殖主體和農戶沒有嚴格按照生態養殖技術規程進行操作,對放養布局及飼養技術等環節缺乏精準計劃,養殖產品質量基礎差、科技含量低,加上缺少深入開發和深加工,市場競爭力弱。
3.4 ? ?產品品牌效益差
多數養殖戶缺乏品牌意識,對品牌打造投入不足,少數土雞品牌分散、缺少向心力,養殖戶的合作意識差,導致梅林鎮林下生態土雞的整體品牌形象不鮮明,在省外、市外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足。
4 ? ?建議
4.1 ? ?培植龍頭組織,引導產業有序發展
4.1.1 ? ?推廣標準化管理模式。為確保品質純正,應當堅持推廣“引進良種、自繁自育、封閉管理”的標準化管理模式,從源頭確保土雞產業綠色發展[2]。
4.1.2 ? ?建立示范龍頭組織。以現有的順安、眾誠公司為基礎,爭取在全鎮建立起孵化及養殖一體化龍頭組織,做到統一供應雞苗、統一防疫、統一規范管理,優化龍頭組織結構,健全內部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通過以會代訓方式不斷提高生產管理能力。
4.2 ? ?制定產業規劃,保障產業穩步發展
4.2.1 ? ?制定產業發展規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全鎮范圍合理布局,制訂詳細具體、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規劃,實現“區域化養殖、標準化生產、統一化經營”的發展模式[3]。
4.2.2 ? ?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將林下土雞養殖明確為全鎮特色產業,并將其作為全市推廣的示范點,積極向上爭取稅費減免、小額信貸等扶持政策,建議市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對養殖大戶和加工企業進行獎勵,支持土雞產品深加工,延長生態養殖產業鏈。
4.3 ? ?推行標準生產,提高飼養管理水平
4.3.1 ? ?加強養殖戶技術培訓。建立健全養殖技術培訓制度和準入機制,要求農戶在申請養殖前通過自學、現場培訓或以會代訓等形式熟練掌握一定的養殖技術。將考試作為篩選方式,考試合格后方可申請養殖,杜絕跟風養殖[4]。
4.3.2 ? ?推廣標準化養殖技術。指導企業、合作組織和農戶培育優質高效品種,科學布局放養林點,選擇合理放養密度,建立科學輪換放養制度,逐步建起育種、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的標準養殖基地;同時加強與大專院校產學研合作,提高產業科技含量。
4.4 ? ?堅持依法管理,促進產業持續發展
4.4.1 ? ?健全安全監管制度。成立農產品質量監管站,不定期開展飛行檢查,對巡查中發現和舉報的問題集中力量查處,與各養殖主體和散戶簽訂質量承諾書,督促其制定養殖質量控制規范[5]。健全應急處置機制,針對突發養殖安全事件,及時化解、正面對待、引導輿論,樹立特色產業良好形象。
4.4.2 ? ?強化安全監管措施。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完善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落實養殖檔案和休藥期制度,嚴格執行禽流感等疫病防控措施,規范劃分安全養殖區域,確保養殖產業和林地生態環境“雙安全”。
4.5 ? ?促進信息共享,打造優質生態品牌
4.5.1 ? ?推進農業信息化進程。加快農業信息化發展,以安徽省和國家追溯管理平臺為抓手,以微信、QQ等通信手段為補充,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及信息共享,確保能夠及時從養殖的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上確保質量安全,實現監管部門、農技人員與農戶的無縫對接[6]。
4.5.2 ? ?培育優勢產品品牌。宣傳優質農產品消費觀念,為品牌農產品的生產營造社會氛圍;在規范養殖、管理的基礎上,探索構建多層次的土雞養殖合作模式,統一區域公共品牌,逐步形成完善的生態土雞產業鏈,加強市場營銷手段,以生態、綠色、健康、節源、綜合利用的循環現代生態理念為推廣方向,推進“梅林土雞”品牌建設。
5 ? ?參考文獻
[1] 韓明哲,鄧志峰.林下生態雞養殖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1(22):321-322.
[2] 段紹昌.騰沖市土雞林下生態養殖發展現狀和對策[J].中國畜禽種業,2018(3):12-13.
[3] 徐開華,王猛,王文庶.淺談昌寧縣土雞林下生態養殖發展現狀及對策[J].畜禽業,2014(8):56-58.
[4] 薛振華,王玉有,楊彥軍.林地養殖生態雞大有前途:對彭陽縣林地養殖生態雞的情況調查[J].寧夏林業通訊,2008(1):29-30.
[5] 呂浩.生態養殖技術及推廣應用[J].江西農業,2017(3):43.
[6] 羅羽佳.林下生態雞養殖關鍵技術[J].吉林農業,2019(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