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乙型流感作為一種傳播性極廣的病毒,有明顯可區分的季節性,一般在冬季11 月份到來年2 月份期間,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而且在人口密集的地區,流感的發病率也明顯增高[1]。流感病毒是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RNA 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病毒病原體。現在臨床上檢測乙型流感病毒常用的是熒光定量RT-PCR,該方法操作簡單,診斷符合率高[2],以往臨床上采用的是免疫學檢測,因為這種方法操作繁瑣,準確度低逐漸被放棄,本次研究就是探討用熒光定量RT-PCR 快速檢測乙型流感病毒核酸的臨床價值,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1 月~2020 年1 月間本院乙型流感患者104 例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所有病例均采集咽拭子,均符合乙型流感的診斷標準,且此次研究獲得了倫理委員會的同意與支持。根據對乙型流感病毒檢測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2 例。
1.2 方法 標本的采集:操作者在患者同一側的鼻處采集,用無菌的棉棒進行采集,操作要嚴格按照標本采集的要求進行,待標本采集完成后再進行檢測[3]。
1.2.1 對照組采用免疫學檢測。采用抗原有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的檢測方法。
1.2.2 觀察組采用熒光定量RT-PCR 檢測。提取乙型流感病毒采用上海之江核酸自動提取儀EX2400,①操作者將采集好的標本放置到振蕩器內,震蕩10 min;②然后拿出預裝板,把6 μl RNA 沉劑和300 μl 標本放入相應的板槽內;③再把預裝板放入核酸自動提取儀的卡槽內,設置,開始運行;④待運行結束后再取出預裝板,進行檢測或者放置在-20℃的環境下保存;⑤配制熒光定量RT-PCR 檢測[4]。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的檢測敏感性,敏感性=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②對比兩組的檢測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檢測敏感性對比 觀察組的檢測敏感性為98.08%,高于對照組的82.6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檢測敏感性對比[n(%)]
2.2 兩組的檢測時間對比 觀察組的檢測時間為(11.2±2.1)min,短于對照組的(17.5±2.4)min,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檢測時間對比(,min)

表2 兩組的檢測時間對比(,min)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乙型流感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屬于呼吸系統疾病。當患者患有乙型流感時,常會有全身乏力、腰酸背痛、高熱以及呼吸道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工作與生活,而且該病還有極強的傳染性,傳染速率極快,身體素質低下的人極有可能被傳染[5]。這種病毒在人體的潛伏期較短,致病因素強,近年來就有學者提出用熒光定量RT-PCR 檢測乙型感染病毒,熒光定量RT-PCR 檢測相比傳統RT-PCR 檢測來說,有敏感性更高、準確度更高、更干凈衛生、更節省實驗周期等優點,而且操作簡單[6]。該方法的檢測原理就是在PCR 的反應中加入了熒光基因,然后利用熒光信號監測產物的數量,最后定量分析根據標準曲線得出的模板。所有的操作過程中都應在密封的封閉管中進行,由于操作環境有所限制,避免了很多的交叉感染,整個操作過程干凈整潔,不破壞原有的結果,提高了檢測結果的準確度,對流感病毒核酸的檢測,可以知道不同的毒株有不同的基因,從而可以知道用核酸檢測具有更快更準的優點。而在以往臨床上采用的免疫學檢測方法也分為傳統免疫學檢測和快速免疫學檢測。傳統免疫學檢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紅細胞凝集和凝集抑制試驗,該方法是醫學上最常用的用來診斷流感病毒感染的方法,實驗結果準確度高,且操作簡單,但是不能發現未知的病毒感染,而且要求有熟練的技能操作;快速免疫學檢測最常見的方法是膠體金免疫層析,這是一種新型的檢測方法,利用了抗原和抗體的反應原理,把膠體金定為檢測的標記物,檢測速度快,操作容易,但該方法局限性大,準確度和特異度低[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檢測敏感性高于對照組,檢測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熒光定量RT-PCR 檢測乙型流感病毒核酸可以明顯提高對乙型流感病毒的檢測敏感性,且檢測時間短于免疫學檢測,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