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
據臺媒報道,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于17日開始為期三天的訪臺行程。作為40多年來訪臺的美國國務院最高官員,克拉奇此行無疑將再次把臺海形勢推向危險境地,也標志著蔡英文當局賣臺求“獨”行徑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
實際上,這次克拉奇訪臺能成行,以及不久前美衛生部長阿扎訪臺,都是蔡當局“以毒換獨”、以犧牲廣大臺灣民眾的健康為代價換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盡管美國“親臺挺臺”、臺“親美倚美”,但臺美關系并沒有太多實質性突破,為何近來美高層官員相繼訪臺?除了美國想要用“臺灣牌”對大陸施壓外,一個重要原因是,蔡當局在美國最關切的、數十年都未能解決的美牛美豬進口問題上做出巨大妥協與讓步。在這個問題上,蔡當局不再講他們極力強調與追求的“尊嚴”與“對等”,不再講程序與正義,不再顧忌民眾健康與安全,以獨斷專行的方式通過相關決議,完全喪失原則與立場,徹底對美妥協。
在蔡英文當局宣布放寬美豬美牛進口后,美國方面稱將創立美臺雙邊經濟暨商業對話平臺,由克拉奇主持。因此,克拉奇訪臺之行,蔡英文當局還希望能獲得推進自由貿易協定(FTA)和臺美雙邊貿易協定(BTA)的“回報”。不過,從目前美國國務院的聲明和臺媒的報道看,雙方不會談到FTA和BTA,克拉奇來臺的主要目的是推銷所謂的“經濟繁榮網絡”計劃,一個由美國主導,企圖排除中國大陸的產業鏈組織。現在島內輿論對所謂的美臺經濟對話普遍抱有悲觀預期,在“美國優先”原則和臺有求于美的情況下,無論是FTA和BTA談判,還是供應鏈合作,都不會讓臺灣獲得實質性的經濟利益,而且蔡當局在美國壓力之下還會做出更多讓步,讓臺灣民眾的經濟利益受到更多損失。
近年來,蔡當局為了推行其所謂的“脫中融美謀獨”經濟策略,限制與阻撓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通過犧牲島內民眾的利益來強化臺美經貿關系。首先是配合美國限制臺對大陸高科技產品出口與大陸通信產品進口管制。就在2017年美國率先對中興通訊公司進行制裁之時,蔡當局第一時間給美送上投名狀,要求加強臺高科技產品對大陸出口管制。在美國祭出全面封殺華為措施之后,蔡當局又積極配合,要求臺灣五家電信商停止銷售華為手機。其次,迎合美國要求,通過修法,通過加大處罰力度及鼓勵民眾舉報等辦法,加強所謂對“含中產品”出口管制,防止大陸產品經臺灣“洗產地”(在臺加工再轉口美國)。再次,接連派遣大型經貿團赴美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鼓勵臺灣企業投資美國,加大對美產品采購。其中,2018年臺美簽署總額達250億美元的天然氣采購合同。尤其是在中國大陸大量減少美國大豆進口之時,蔡當局派出大型農業采購團,大量采購美國大豆。第四,日前臺美又簽署旨在排除大陸的5G合作備忘錄。這次克拉奇訪臺重點推銷的所謂“經濟繁榮網絡”計劃,蔡當局又甘當棋子和抓手。在克拉奇訪臺之前,美在臺協會官員就公開表示希望臺商撤出大陸。蔡當局企圖以此為契機推動兩岸經濟“脫鉤”,在持續鼓動臺商回臺投資的同時,加強對兩岸經貿往來的管制,此前采取對陸資清查與管制行動就是其重要一環。
然而事實是顯而易見的,在蔡英文當局追隨美國政客起舞,逼臺商撤出大陸供應鏈的同時,近期幾份對在華美企的調查都表明,多數美國企業并沒有撤出大陸的打算。再看兩岸的經濟聯系,8月份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已經上升到46.4%的歷史高點。在這個問題上,蔡當局顯然又是自己的政治私利先行,無視臺灣民眾的利益。希望蔡英文當局不要再執迷不悟,在賣臺求“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環球時報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