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與工友和企業(yè)負責人道別后,參加浙江省總工會2020年第二期“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的39名工會干部們,收拾行囊離開了工廠。過去一周里,他們深入車間生產一線,在與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中,感受著工人們最真實的狀態(tài),也與工友的喜怒哀樂連在了一起。
“正是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和工人建立了情感共鳴,也讓我學會轉換角色。”“工友們的淳樸善良、任勞任怨令我感動;他們的工作現(xiàn)狀亦令我心疼。”“我們將帶著職工的期盼、帶著真誠的友誼,踐行初心使命,努力成為職工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娘家人’、貼心人。”……在10天后舉行的活動總結交流會上,39名工會干部悉數(shù)分享了自己當工人的經(jīng)歷、感悟、思考和收獲,一周時間雖然短暫,卻為他們今后工作積累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去年7月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浙江省總工會首次啟動“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至今,全省已制度化、常態(tài)化聯(lián)動開展整整一年時間。特別是今年以來,省、市、縣三級總工會機關已開展活動280批次,參與人數(shù)達1709人,占三級總工會機關總人數(shù)的72%。通過同吃同住同勞動,走近職工身邊,走進職工心里,真正擔得起“娘家人”這個稱號,正逐漸成為浙江工會干部們的共識。
浙江省總工會直屬機關紀委專職副書記和海軍是今年參加第二期“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的39名工會干部之一。此次他下沉到位于杭州蕭山的杭州逸暻化纖有限公司,在流水線上當了一周包裝計量員。這也是他第二次下車間當工人了。

浙江正凱集團有限公司漿紗車間,浙江省總工會干部趙晨寅(中)、陳婷婷(右)在休息時與工人葛國娥(左)談心
與去年第一次的尋初心之旅不同,此次和海軍下沉企業(yè)時將焦點匯聚到工作質量提升上。
按照浙江省總工會要求,工會干部進工廠下車間,到工人中間去,與一線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用一周時間,把有關政策精神帶下去,把個人的學習收獲帶下去,把工會組織服務職工服務企業(yè)服務基層的真心帶下去。同時,要把一線工人的所思所盼帶上來,把基層企業(yè)的困惑需求帶上來,把基層工會的呼聲建議帶上來。通過“三下三上”,搭建工會與一線的溝通橋梁,培養(yǎng)工會干部對職工群眾的深厚感情,交一批工人朋友,解一批基層難題。
“我們從機關下到車間勞動,擔心工人在情感上不認同我們,融入不到他們當中去。”這是和海軍參加活動前最擔心的。不過,這種擔心在和海軍跟工友的主動“搭訕”中,很快打消了。
工作間隙、吃飯休息時,他圍繞職工工作生活、工會政策落地情況等,和工友你一句我一句地拉起了家常,工人們在輕松的氛圍中也很快打開了話匣子,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如果坐在會議室里把工人請過來調研,工人大多數(shù)是不太愿意表達的。只有與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才能聽到看到更多。”
與和海軍有過同樣擔心的,還有來自溫州市總工會機關黨委的二級主任科員彭希隆。
彭希隆是2018年12月份入職溫州市總工會的,進入工會系統(tǒng)不久的他,倍加珍惜這次機會。而他選擇快速融入企業(yè)工人的方式是“隱藏”自己的身份,以普通工人的身份來到車間和工人一起勞動。經(jīng)過一周的相處,彭希隆切身體會到了一線工人的辛苦和不易,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為職工群眾服務的初心。
離開企業(yè)前,和海軍和同行的幾名機關干部接過企業(yè)頒發(fā)的大紅證書,成為企業(yè)的“名譽職工”。同時,和海軍一組也把這一周收集和發(fā)現(xiàn)的各類問題逐一進行反饋,一部分交由企業(yè)整改,一部分則帶回機關,真實反饋給工會各職能部門,切實把工友們的呼聲和建議變?yōu)楝F(xiàn)實。
“我所下沉的企業(yè)受疫情影響,訂單減少了很多,職工的收入比疫情之前也減少了三分之一,有的甚至減少了二分之一。企業(yè)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出現(xiàn)勞資風險。”作為溫州市總工會今年第一批參加活動的工會干部,彭希隆在下沉企業(yè)的一周里,體會最深的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yè)和職工的影響。
彭希隆的擔憂,也正是今年活動中增加的重點內容。
與彭希隆同批下沉企業(yè)的工會干部們,除了真實體驗職工的工作,更側重實地了解特殊時期企業(yè)和職工復工復產所困所需,盡工會所能予以解決。
“我們要求工會干部在下沉企業(yè)過程中,精準掌握企業(yè)和職工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同步開展‘送慰問、送政策、送法律、送安全、送保障’活動,指導企業(yè)制定疫情防控和復工方案,協(xié)助企業(yè)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體系,積極做好職工權益維護、化解勞資風險工作,建立職工健康檔案,為企業(yè)復工復產和職工健康安全送上‘娘家人’的關心。”溫州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程龍鳳告訴《中國工人》記者。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浙江省各級工會將“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作為助力打贏“兩戰(zhàn)”的務實行動,深化“三服務”活動的重要載體,做好“六穩(wěn)”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生動實踐,全省工會上下聯(lián)動,持續(xù)發(fā)力。
針對疫情影響下企業(yè)復工缺工缺崗的難題,義烏市總工會、湖州吳興區(qū)總工會、杭州建德市總工會等迅速發(fā)動機關干部下企業(yè)當工人,以“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精神填補復工企業(yè)崗位空缺;針對企業(yè)招工難的焦慮,嘉興市總工會組織干部下企業(yè)協(xié)助做好員工招聘。
在日前召開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七屆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團第七次全體會議上,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李玉賦在工作報告中對浙江工會開展工會干部“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給予充分肯定。浙江各級工會機關干部深入基層,與職工面對面、心貼心,通過實踐鍛煉提高了群眾工作能力,實打實服務了職工群眾。
隨著活動的常態(tài)化開展,“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被豐富,正在成為浙江工會的一張金名片。
今年年初,浙江省總工會在去年實施“‘磨刀石’青年干部培養(yǎng)工程”基礎上,大力實施“中層干部素質提升工程”,并將“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作為“兩項工程”的重要內容,讓青年干部把經(jīng)歷變成經(jīng)驗、把閱歷變成能力,實現(xiàn)成長路上的破繭成蝶。
一年來,參加活動的各級工會干部,以此為契機,帶著問題走進工人隊伍中,在體驗勞動的過程中,向基層求解、向工人求教,真正把活動上升至提高服務職工群眾工作本領、錘煉忠誠干凈擔當政治品格的新追求上來。
“去了不能光感動,更要有行動。”浙江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張才方要求說,“工人們常說,工會干部是他們的‘娘家人’。‘娘家人’給不給力、關懷夠不夠,要靠我們守住工會工作的初心,拿具體表現(xiàn)說話。”
據(jù)了解,今年以來,直屬企事業(yè)單位共有198人參與了“當一周工人、體工會初心”活動。下一步,浙江省總工會將繼續(xù)擴大活動參加范圍,讓活動覆蓋更廣、內涵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