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正興
(云南金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瀾滄 665600)
瀾滄縣在過去兩年已著手推進鋼結構建筑,部分地區具有一定基礎,但大部分還剛剛起步。發展裝配式建筑要走多元化道路,同時加快產業現代化建設。多元化發展是指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和現代木(竹)結構建筑都保證合適的比例和規模,不能單一推進某一種建筑。發展裝配式建筑要充分考慮建筑材料生產供應能力、經濟實力、自然條件以及市場多元化需求,加強產業建設,大力培育骨干企業、龍頭企業和產業基地建設,以提高裝配式建筑設計、施工和部品部件的生產供應能力
所謂裝配式建筑,其實工作原理就是采用工廠流水線的方式,將在工廠內事先制造好的全部或局部構件運到施工現場,這種建筑采用可靠的連接方式組裝。目前戶型重復率高的保障住房、經濟住宅大都采用裝配式建筑。
裝配式建筑逐漸增加建筑業在國民生產經濟中的占比,還推進了建筑業發展的模式變換,建筑行業進行新一輪的創新和改革,利用科學技術采用新型建筑材料,促進建筑行業高速發展,這也是發展潮流。裝配式建筑在節能環保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不僅滿足人民群眾居住要求,還符合國家節能環保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能極大促進經濟發展,裝配式建筑在生產構件時減少了現場的濕潤工作,充分利用工業廢棄物,大大減少水電、木材、鋼材等自然資源消耗,提高節能環保質量,節約了勞動力。在工程過程中可以降低污染、粉塵排放,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
對加工好的建筑材料進行主體安裝,這就是裝配式建筑的主要的工作方式。以安裝構件為主是主要的的主體設置方式,主要通過自動化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降低成本,大幅降低工人的工作任務,降低勞動強度。在施工過程中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裝配式建筑的應用加強建筑的安全性、抗震性、防火性和耐久性。可以根本處理墻的裂縫、泄露等質量問題。此外,裝配式建筑符合環保建筑體系,可以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和無毒,這是順應建筑的發展方向,具有良好的理化綜合性能,裝配式建筑所體現的環保節能與新時代社會提倡的節能環保關聯起來,使得裝配式建筑得到廣泛的采用。
盡管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廣預制建筑,已經建立了大量示范產業基地,但是已經采取的一些政府政策適用于預制結構產業的普及。因為預制混凝土組件工廠加工的組件被當做成品,要收取增值稅,而其他建筑物收取材料稅。此外,預制混凝土結構需要高度集成,并在設計生產和建造過程中協調一致,中國現行建筑業管理制度要求施工分開管理,不考慮設計、加工產業整合業務模型管理機制的策劃,這樣嚴重限制預制建筑的發展。
所謂完整技術標準體系就是用于混凝土預制和裝配,從建筑物的設計、施工驗收,但這些體系沒有完善標準,不適合市場上的裝配施工,但也沒有采用成熟的裝配施工技術。有一些開發公司意識到預制建筑在未來的前景,但是施工單位沒有組裝建設的研發能力,技術體系也不夠先進,從而影響了預制建筑的發展進程。
預制混凝土建筑產品項目的實踐施工中,一定要進行加工生產、施工運維等步驟。目前少數企業擁有高質量的預制件生產率。同時,工業配套設施跟不上設計單位和建筑企業構成整個產業鏈,建筑產品項目開發有一定的相關的要求。僅僅只有少量的開發企業有充實的資金來源和成熟管理,大多數企業沒有先進的組裝預制建設能力。上下層產業鏈不承接,裝配式建筑的生產過程包括對建筑產品的初步研究開發、設計建造,運營和維護。包括業主,設計單位,零部件生產廠,建筑所有關聯的企業組成一個系統。但是目前的建筑產品產業鏈還不夠完善。
預制組件價格高昂的原因是結構零部件生產基建設投入比較大,零部件攤銷成本高。低標準的零部件生產,零部件生產企業組件價格的任意上漲導致預制組件的高昂價格隨之上漲,預制建筑結構系統的試點項目在項目設計和生產中難以配合安裝。預制結構系統與傳統的結構體系相比,成本有一定的提高,另外,當前的國內建筑市場人工成本還是相對低,這與傳統系統不同,與現澆結構體系相比,它在綜合成本上沒有優勢。
瀾滄縣是云南省普洱市的管轄縣之一,縣境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瀾滄縣的總面積為8800km2,是云南省縣級面積第二大縣,國境線長度80多萬公里,縣城莫伊海拔1km。至2006年,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管轄3個鎮、17個鄉。2013年,瀾滄縣常住人口達49萬人,有著39萬的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79.4%。2013年,瀾滄縣實現總生產4億7千萬元。瀾滄縣的主要景點有哀牢山、古茶園的福鄉基督教堂等景點。
本人從2013—2019年在瀾滄合盛建筑有限責任公司任項目經理;2019年自己成立公司,云南金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任項目經理兼法人代表。2013—2018年還兼職瀾滄振鑫監理公司技術負責人。在這期間一直從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在此期間管理一部分項目如表1所示。

表1 項目名稱及內容
影響裝配式建筑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配件標準化制度沒有非常成熟,高效配套的建筑標準體系才能更好地發展裝配式建筑。一旦有標準體系餐,才能對裝配式建筑有更好的保障和前提,但企業自身的標準體系首先具有個體特點不具備廣泛的普及性;其次企業本身業務的局限性也難以推動整個行業的全面發展。目前階段仍處于相關標準不夠完善,尚無完整的裝配式建筑施工標準體系的情況。針對這個現狀,建議由政府牽頭,將相關建筑設計、規劃、環保、消防、監理等單位共同參與,針對裝配式建筑,出臺與普通施工建筑相對應的一整套規范標準體系。這樣,從施工安全性、穩定性、實用性等多個維度進行質量控制。組建成熟的標準化體系,對裝配式建筑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了完善裝配式標準體系外,政府主導作用的發揮,主要在于項目應用、政策傾斜、技術推動幾個方面的作用,這要求在頂層設計上做足政策激勵,并加大管理執行層的執行力度。為提高裝配式建筑的認知水平,可以在保障性住房和共用設施等領域如醫院、商超、政府辦公樓等,優先使用裝配式建筑,使群眾能夠逐漸接觸和了解裝配式建筑的構造和使用優點,再積累經驗,由點及面逐步推廣開來。再如,為裝配式建筑工程進行專項補貼,對建成項目進行金融優惠等等,使投資方看到進行裝配式建筑施工的優勢。再如,針對裝配式建筑這一新興建筑方式,加大科研投入,在前期投資巨大的情況下,由政府補貼等方式,依托國有大型企業進行技術創新與研發。同時,對裝配式供應鏈條上的生產企業投入更多技術保障和企業政策支持,通過帶動裝配式建筑供應鏈的發展,降低相關產業鏈生產成本,從而降低裝配式建筑施工成本,進而提高市場接受度。
科學技術不斷更新影響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水平,在改善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問題過程中,政府應增加在科學研究中的投資,開設專門的研究課題,開展研討裝配式建筑工業化生產基礎理論課題,強化構件和材料的性能,研究開運營維護、開發設計、施工等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提高產、研、學、用的一體化,全方位提高裝配式建筑的質量[1]。
財政稅制度的征收是指針對特定的裝配式建筑企業相關產業鏈條進行財稅優惠,大幅降低企業成本,一方面增加企業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投入精力進行技術革新與研發。裝配式建筑相關產業作為傳統建筑施工的替代項目,應享受國家新興產業節能環保項目福利政策,將裝配式建筑企業納入節能環保政策,對裝配式建筑項目和相關企業發放貸款、首付優惠和利息減免等明確實施[2]。通過對裝配式施工企業減負加補貼,提高相關企業建設積極性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普及該施工方式。
裝配式建筑發展還是在摸索階段,在發展路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其次廣大公眾對裝配式的認識還不深,這就要求政府加大宣傳力度,因此需要廣泛宣傳裝配式的安全性能、社會效益、環境優勢等優點,由此全面提高新型住宅的質量,促進裝配式建筑在建筑行業上的發展水平[3]。
裝配式建筑在建筑領域上最為一個新型建筑方式,得到政府的認可和大力宣傳。因此政府相繼制定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相關福利政策。裝配式建筑的推廣是發展需要,是現代建筑業的主流發展方向。經濟快速發展,同樣建筑業也是發展迅猛,要抓住際遇,轉換觀念,投入更多的人力資源、財力資源來研究和宣傳裝配式建筑,為人們提供更加安逸、美麗、環保、實用的居住環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