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順 ,周 強 ,毛 政 ,舒 康 ,張永貽
(1.貴州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貴州貴陽 550000;2.貴州省自然資源廳,貴州貴陽 550004)
貴州省行政村約1.6萬個,30戶以上農村居民點有約11.3萬個,約有1.3萬個行政村需要編制村莊規劃。
2004—2006年,我國連續三年以“三農”為主題的作為中央一號文件。200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5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改革創新、全面有效推進鄉村規劃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著力推進縣(市)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提高村莊規劃的覆蓋率和實用性。
2018年3月,省委、省人民政府在《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中要求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強化規劃引領,以行政村和30戶以上自然村為單元,加快實現全省村莊規劃全覆蓋。
國內學者關于村莊規劃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村莊空間形態與規劃管控、村莊公共服務設施規劃與社會治理、村莊土地利用規劃與資本、村莊轉型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等方面。
張小林、李廣斌、王勇、王竹、劉家平等學者從村莊地域性空間形態研究、設計表達與規劃管理等方面對村莊空間形態和規劃管控進行研究。姜賽帆、賀雪峰、何慧麗、邱建生等學者從城鄉一體化規劃、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公共服務設施空間布局、政府治理及基層治理等方面對村莊規劃進行研究。龍花樓、馮建喜、楊嶸軍等學者從村莊土地資源治理與規劃、村莊經濟發展、資本運營等方面進行研究。王艷飛、溫鐵軍、顧朝林等學者從村莊轉型發展政策路勁、實施策略、新農村建設等方面進行研究。
村莊規劃主要面向農村居民,受制于學歷因素、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傳統的村莊規劃以專業化的術語進行規劃和表達,對村居來說不好懂也不好用;因此貴州省提出以“好編”“好懂”“好用”為原則,全面推進項目化的村莊規劃模式。
為統籌全省村莊規劃,從頂層設計的角度貴州省出臺了《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村莊規劃加強農民建房和宅基地管理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意見》。文件要求按照“好編、好懂、好用”的原則,在2018年底前編制完成以行政村為單位的村莊規劃,覆蓋到30戶以上農村居民點。
為統籌推進貴州省村莊規劃工作,貴州省出臺了《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貴州省脫貧攻堅村莊規劃農房設計大會戰實施方案的通知》《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貴州省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及村土地利用允許建設區劃定實施方案的通知》兩個配套性實施方案。
方案要求按照“好編、好懂、好用”的原則編制村莊規劃,按照“一圖、一表、一書”的范式編制規劃成果,規劃遵循“底規、底庫、底線”、強化地質災害避讓、“兩規合一”的思路,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村土地利用允許建設區劃定工作。“底規、底庫、底線”就是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為底規,以土地規劃數據庫為底庫,以生態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劃定界限為底線。
為規范全省村莊規劃編制成果,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頒布了《貴州省村莊規劃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導則)。
2.2.1 村莊分型和主要內容
導則將村莊分為普及型、提升型和精品型三類。局部發展條件好的村莊在分型的基礎上按照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要求,突出村莊提質升級、特色和專業化等全面發展需求。
村莊規劃包括村域規劃和30戶以上農村居民點建設規劃兩個層次。村域規劃主要包括現狀分析、發展目標與規模、空間布局和配套設施規劃。30戶以上居民點建設規劃主要包括農房建設管理及風貌指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項目配建。
2.2.2 成果形式
基礎版村莊規劃成果簡化成“一圖、一表、一書”。深化版村莊規劃成果由說明書、圖紙、附表三部分組成。
(1)村域規劃
村域規劃成果原則上應達到“一圖、一表、一書”的要求,村域規劃成果內容見表1。

表1 村域規劃成果表達一覽
(2)農村居民點建設規劃
農村居民點建設規劃成果原則上應達到“一圖、一表、一書”的要求,農村居民點建設規劃成果見表2。

表2 農村居民點建設規劃成果表達一覽
(3)建設項目庫形式
建設項目庫采取“10+N”項目庫表形式表達,“10”指的是“綠化、凈化、硬化、亮化、氣化、文化、便民化、安全化、數據化、產業化”等十化要求;“N”指的是在10項行動計劃的基礎上,各地結合自身實際、發展階段和資源稟賦,以基礎設施升級、公共服務提升、產業優化發展等為重點,圍繞大扶貧、大數據、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態等自行計劃和組織實施“N”項行動計劃。
本文選取六盤水市水城縣新街鄉大元村進行案例分析。大元村全村共714戶3317人,全村30戶以上自然村寨有15個,現狀衛生室、村委會、通村路等公共服務設施及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現狀產業主要以李子、精品水果、桃子等種植業為主。
村域衛星地圖作為工作底圖,規劃現場踏看直觀、居民參與方便,以此達到“好編”和“好懂”的目標。規劃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及產業發展三個方面進行規劃和布局,形成一張村域綜合規劃圖,村域綜合規劃圖見圖1。
村域設施項目表標明設施名稱、規模、位置和總投資便于“好用”,村域性設施項目統計見表3。
村域規劃說明書包括綜合現狀分析、發展定位、發展目標、發展規模、居民點布局規劃、三省空間管控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基礎設施規劃及農房風貌管控要求等。
規劃選取大元村岔溝、楊家寨、大地頭居民點建設規劃作為案例。岔河、楊家寨、大地頭農村居民點大元村30戶以上自然村寨之一,位于村域西部。該居民點共162戶,814人,目前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按照提升型村莊進行規劃。

圖1 村域綜合規劃

表3 村域性設施項目
規劃采用衛星地圖作為工作底圖,方便現場踏看,規劃項目表達直觀易懂,采取左側圖紙,右側附表的形式達到“好編、好懂、好用”的目的。
規劃內容包括綠化工程行動計劃、垃圾污水治理行動計劃、道路硬化行動計劃、農村電網建設和光明工程行動計劃、清潔能源工程行動計劃、特色文化保護發展行動計劃、公共服務提升行動計劃、安全保中行動計劃、數據鄉村行動計劃、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其他圍繞“大扶貧、大數據、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態”設定的“N”項行動計劃。各居民點建設規劃同時劃定了村莊建設用地邊界,居民點建設規劃圖見圖2。
村莊規劃是本階段全省脫貧攻堅、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也為鄉村振興做準備,銜接鄉村振興工作。
項目化村莊規劃的方法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抽象概念”變成可量化、可監督、可驗收、可考核的具體行動是對傳統鄉村規劃形式的一種創新。
本規劃各農村居民點劃定村莊建設用地邊界,為下一階段“兩規合一”工作,調整鄉村土地利用規劃做出一個明確的指引。

圖2 岔溝、楊家寨、大地頭居民點建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