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軍峰,何 峰,陶金麗
(浙江中林地質勘測設計有限公司,浙江麗水 323000)
巖土工程是工程建設領域的重要內容,能夠促進后續工作的順利展開。基礎地質技術是巖土工程勘察技術中的基本組成,通過應用該技術能夠對區域進行具體化勘察,為后續作業提供準確的數據和資料。因此,研究巖土工程勘察中基礎地質技術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我們幅員遼闊,不同地區其地質條件存在較大不同,所以在對巖土工程進行勘察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基礎地質勘察技術。而槽探勘察技術多用于勘察較為復雜的地質結構的地區,例如喀斯特地區或是存在巖溶等地區。相較于其他技術槽探勘察技術操作較為方便且操作難度較小,勘察人員能夠通過該技術對巖土工程內部區域進行準確勘察,從而得到較為全面和準確的信息。除此之外,由于地質結構的差異性,通過應用槽探勘察技術能夠有效降低周邊環境對勘察工作的影響,保證勘察精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巖土工程勘察技術也在不斷得到優化,地震層析成像技術就是通過利用先進技術對巖體波束進行勘察從而判斷該工程的地質結構。由于地質結構的差異性以及不同地質反射頻率也不同,通過應用地震層析成像技術能夠有效幫助勘察人員區分地質結構的差異性。例如,在勘察過程中遇到石灰巖,該巖土的縱波波速在4500m/s,而巖溶填充物波速則不大于2800m/s,通過應用該技術能夠準確了解其發育情況以及具體深度等情況。地震層析成像技術原理如圖1所示。
鉆探勘察技術主要勘察巖土工程的巖層以及土壤等信息,從而幫助勘察人員準確把握該工程地下土壤以及巖土等情況,保證后續施工作業的科學性和安全性。在應用鉆探勘察技術開展勘察工作前,施工人員應從實際出發,切實結合該工程地區地形等方面的信息,在大概把握土質狀況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鉆探方法以及機械設備開展勘察工作。經相關數據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最為常見的鉆探勘察技術有振動勘察以及沖洗勘察等。

圖1 地震層析成像技術原理
地探勘察技術與其他基礎地質勘察技術較為不同,該技術對技術性具有較高要求,但該技術的勘查結果精準度極高。因此,在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應用地探勘察技術時,無論是對機械設備還是相關探測儀器均提出了較高要求。
高密度電法主要是利用巖土工程地下巖土電阻率不同的特點對巖土進行勘察,幫助勘察人員對該工程區域的巖土類型以及具體分布情況進行把握。高密度電法的應用需要建立人工電場進行對地下巖層結構以及分布進行判斷,該方法具有極高的精準性。與該技術相似的勘察技術還有大地電磁勘察技術,該技術主要是利用電磁波對地下巖層進行勘察,從而確定地下巖層的空間形態。高密度電法比大地電磁勘察技術更為優質,通過在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應用高密度電法能夠得到極為清晰的勘察圖像,促進后續施工作業的順利展開[1]。
從目前巖土勘察工作現狀來看,在對地質進行勘察時應利用基礎地質技術對探測過程進行模擬,從而更好地掌握現場情況。另外,在利用地質測繪技術過程中,技術人員應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能夠從測繪結果中快速、準確提取信息。現階段,基礎地質技術在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如下:
在開展實際的巖土工程基礎地質勘察工作時,通過應用基礎地質技術能夠有效收集該工程地質相關信息和資料,所以在工作開展過程中,主要是對巖土工程進行勘察,使收集到的地質信息更加全面、完整,保證后續的施工作業能夠順利展開。除此之外,在勘察結束后技術人員應進行資料搜集,避免出現勘察失誤的現象,保證該工程整體質量。由此可見,在巖土工程勘察作業中,地質相關信息好資料的搜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能夠有效完善基礎地質勘察技術。由于在基礎地質勘察工作中難免會遇到較為復雜的地質情況或是工作環境,在開展工作時會專門派人搜集相關資料。若是開展靜力觸探試驗,由于溫度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觸探指標,進而對最終結果造成影響,在開展該試驗時需要深入研究采集到的地質資料,排除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從而提高最后數據的準確性,避免后續施工作業中出現安全事故,對施工人員生命造成威脅。
在巖土工程中難免需要開展野外勘察工作,這需要技術人員以及施工人員對工程相關情況具有全面的了解,這意味著需要對該工程周圍地質進行基礎勘察以及信息搜集。之后,通過對采集到的信息和資料進行分析,能夠有效幫助施工人員、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把握該工程地質的具體情況,增加相關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因此,為增強基礎地質勘察技術的應用效果,在應用該技術時應注意以下要點:①在對巖土工程地質進行勘察時應進行分層勘察,并將探測到的信息和數據分層記錄,不可隨意記錄,強化數據記錄的規范性,從而為后續施工作業提供準確、有效的數據和資料;②在基礎地質勘察工作中涉及鉆機鉆孔等工作時,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應對鉆孔部位進行勘探,并對勘探結果進行記錄;在開展原位測試工作過程中,相關人員應以該工程的實際需求為基礎,嚴格按照相關流程和標準進行,確保工作開展的科學性;③在開展靜力觸探試驗時,相關人員應把控零漂情況,盡量將其降至最低,避免試驗結果受到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在對深度進行勘察時,相關人員在工作開始前應對深度勘察工作進行全面的說明,并在勘察過程中將技術記錄溫度情況,對溫度變化進行準確把握;④在開展標準貫入試驗時相關人員應對試驗流程進行規范,并校正鉆孔的實際深度,提高測試位置的準確性,為后續工作的順利展開奠定基礎[2]。
對于巖土工程基礎地質勘察工作而言,現場勘察工作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主要是因為通過開展科學、高效的現場勘察工作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投入,節約該工程的施工預算,還能夠加強該工程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時,通過應用基礎地質勘察技術對現場進行檢測和勘察,能夠使相關人員根據勘察結果對相關作業進行合理的調整,保證施工工作的連續性,使該工程的各項方案能夠與巖土質量相結合,從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這對巖土工程的施工進程、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成本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室內測試就是相關人員在對巖土取樣后在室內開展相關研究和測試工作,之后將測試結果與原位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和分析,從而判斷勘察結果的準確性。在此過程中,相關人員要保證土樣測試滿足飽和時間。具體而言,在開展室內測試時,相關人員在進行巖土固結環節時需要對試驗壓力進行把控和關注,同時,科學選取附加值,從而提高測試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除此之外,在測試過程中,相關人員應對前期的巖土工程基礎地質勘察報告進行仔細、全面的審核,并對數據以及信息進行核對,確保各項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保證后續工作的有效展開,為該工程的施工作業提供數據支撐。而且,在對巖土工程基礎地質進行勘察過程中勘察人員需要應用到大量的樣本,因此,室內試驗人員應強化樣本選擇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避免試驗錯誤情況的出現。
在應用基礎地質勘察技術對巖土工程基礎地質進行勘察工作時,勘察人員應及時記錄各項數據,為后續的測繪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實際的測繪工程中,勘察人員需要全面的了解該工程地區內的地質情況,從而繪制準確、可靠的電子圖,使該工程各項地質內容能夠完整的體現到電子圖中,保證后續工作的穩定運行。除此之外,測繪人員也應檢查、監測巖土工程的實際施工情況,對施工場地地下水資源的各項信息進行勘察和了解,為后續作業提供有效參考[3]。
綜上所述,基礎地質勘察技術在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能夠有效減少勘查工作量以及提高相關數據的利用率。因此,相關單位應深入分析基礎地質勘察技術,把握技術要點,嚴格按照相關流程和標準應用該技術,提高勘察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