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風向標。由于學科交叉性強、應用領域廣、技術革新快、商業模式新等特征,電子商務專業是最能體現“三創”特征的專業之一。文章圍繞面向“三創”的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了課程體系、分析了課程之間的融合,并對教學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改革建議,對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具有借鑒作用。
關鍵詞: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基金項目:2019年度鄭州西亞斯學院校級教改課題“應用型本科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施”(課題編號:2019JGYB5)的階段性成果。
引言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兩大主題詞是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口號,也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風向標。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詞匯變得耳熟能詳,如何使這些應用服務于社會發展則需要創新思維、創意設計和創業實施來找到打開方式。其中創新是基礎,創意是方式,而創業則是終極目標。
通過信息技術和商務活動的融合,電子商務能夠促進產品的充分流動和要素的有效配置,完美迎合時代發展需求,已成我國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電子商務專業有學科交叉強、應用領域廣、技術革新快、商業模式新等特征,因此,電子商務專業是最能體現“三創”特征的專業之一。
高等學校是專業人才培養的主陣營,擔負著為國家、社會輸送“三創型”人才的責任。因此,高等學校首先應該樹立“三創型”人才培養理念,然后再有側重、有目標的逐步推進“三創型”人才培養計劃。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無法滿足“三創型”人才培養目標,這就需要擺脫傳統束縛,進行教育目標的轉換和教育模式的變革。
1、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與“三創”的關系
1.1“三創”教育教學改革的內涵分析
所謂“三創”即指創新、創意和創業。創新教育體現在教學中就是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為出發點;創意教育從鼓勵不同思維類型的存在為出發點,教學過程注重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個性化思維,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創業教育就是在引導和鼓勵中激發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意識,同時提高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從而不斷改善學生創業能力的教育。
“三創型”電商人才則指能夠利用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網)平臺踐行新型電子商務模式、開拓新型電子商務應用并能夠新創電子商務企業的人才?!叭齽撔汀彪娚倘瞬啪哂休^強的創意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對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網)具有較強的敏感性,能洞悉電商發展現狀并擁有行業領先的視野。
創意教育是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意潛能的立足點,通過創意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的意識和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進行創業。所以創新、創意、創業教育三者互相促進、相互關聯,密不可分。
1.2 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注重“三創”教育的意義
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國電子商務人才存在三大矛盾:一是電商行業的快速變化與人才缺口之間的矛盾;二是電商企業運營成本的上升與高效化運營之間的矛盾;三是企業對電商人才的要求與傳統培養模式之間的矛盾。三大矛盾中的兩個矛盾都與高校電商人才培養有關,因此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變革勢在必行。
當今時代,信息技術升級和更替日新月異,電子商務對各行各業各個領域滲透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快,商務模式的創新更是層出不窮,企業對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升級。根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8年度調查數據,企業最看重的職業素質中,選擇學習能力、執行能力、責任心與敬業度、專業知識與技能、協作能力的企業比例都在50%以上。而面向“創新、創意、創業”的應用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過程正是提升學生以上職業素質最好的方式。因此,在新商科理念引導下,面向“三創”對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重構,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2、面向“三創”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2.1 明確培養“三創型”人才的目標定位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應建立在對行業發展的實際調研和前瞻性預測的基礎之上,根據時代發展和企事業單位的實際需要進行定期的調整和完善。目前,大多數高校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首先考慮的是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定位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資源,而并不以需求為導向,最終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與社會需求脫節,無法適應企業的實際需求。
隨著移動化、平臺化、農村電商、物聯網、社交購物、O2O、云服務、大數據、精準化營銷和個性化服務以及互聯網金融等與電子商務密切相關的關鍵詞的涌現,電子商務出現很多新模式、新特點、新趨勢。為了跟上時代變化,培養滿足企事業單位需要的電商人才,我國高校本科電子商務專業應將人才培養定位于“應用型”和“三創型”。一是要注重學生創意思維、創新意識、創業品質等基本素質的培養,二是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三是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使學生掌握現代商務管理、跨境電商運營、移動電商應用、網站運維、數據分析等專業技能及電子商務系統策劃與運營的理論知識,并學會實踐應用,以提升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商務活動及創業的能力。培養既精通電子商務技術,又具備扎實的現代商務與經濟管理理論基礎,即能把握信息技術的發展現狀及方向,又能將技術與商務進行有機結合及應用,塑造“英語精、知識新、技能強、交際廣、行為雅”的高端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
2.2 面向“三創”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結構
結合淘寶大學于2017年度發布的《電商人才能力模型》白皮書,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為指導,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核心,本著將“三創”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宗旨,參考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9年4月25日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文章提出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三創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如表1。

2.3 注重課程融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三創”教育的開展并不是課程的堆砌,而是將創新教育、創意教育和創業教育自然的融入到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學術教育的各門相關課程中。所以,應該在專業課程與“三創”課程的融合中,專業課程與專業課程的銜接及授課內容的相互依賴和相互影響中開展“三創”教育,最終完成“三創”思想與知識的有序傳遞與積累,實現“三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完美結合。
如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網絡廣告與策劃等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網絡營銷學、客戶關系管理、商務數據分析、網站建設與開發、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安全與管理、網絡經濟學等課程更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通過電子商務概論、電子商務案例分析、電子商務服務、網絡營銷實務、跨境電商實務、電子商務運營與管理、ERP實務、跨境電商決策沙盤等課程則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并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其中以電子商務概論、網絡營銷學和網絡經濟學為基礎,電子商務案例分析和電子商務服務課程就可以從網絡發展規律及互聯網思維等專業視角進行,從而更深層次挖掘電商發展規律。創意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創業,所以,以上專業及實踐課程均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創業課程進行再一次集中融合。
綜上述,“三創”教育實施過程中,切忌開設一門課,結束一門課,應注重課程之間的銜接和融合。為了達到該目標,應盡量由電子商務專業教師承擔相應教學任務,對電子商務專業教師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可以鼓勵教師到兄弟院校考察,借鑒經驗,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假期到企業歷練,參加電商實踐的培訓。
2.4 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
電子商務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前沿性和綜合性,而目前高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仍存在理論多實踐少、教學內容滯后、教學方法單一及應試導向等問題。其中原因之一是電子商務技術與應用發展快,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任課教師缺乏實踐經驗、教材滯后、實驗實訓資源落后。
為了達到面向“三創”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我們需要進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1)教材內容的更新速度遠遠跟不上電子商務技術與應用發展的速度,授課過程中我們可以基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應盡量結合電子商務技術及應用前沿;
(2)實踐訓練過程采用平臺模擬與實際項目相結合,先模擬再任務驅動式的實踐,如可以借助淘寶網、亞馬遜、shopee、微信公眾號、百家號等進行實操性教學,學生在接觸實際平臺提升實踐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在操作實際項目過程中賺取利潤而增強自信和興趣;
(3)教學過程由“應試”向“應用”轉變。教學過程中應更注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通過項目式、任務驅動式等教學設計實現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索的轉變,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創意思維、創新意識、創業能力的培養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嘗試推進個性化、啟發式、探討式等創新型教學方式,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到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的轉變,并調整課程考核標準和方式,引導學生重視學習過程而非最終考核;
(4)可以采取“課-賽”融通,任課教師可以多關注行業及專業賽事。如“互聯網+”大賽及“三創賽”等,形成“在賽中教,在學中賽,教學相長,賽教統一”的培養體系。通過“課-賽”結合,教師更容易確定教學方向,學生學習也更具有針對性,從中收獲團隊意識,協調能力及專業應用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縮短學校人才培養和行業應用的差距。
3、結束語
伴隨著《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出臺,各高校紛紛組織院系對標修訂培養方案,對于正在向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的大多數本科院校來說,如何在對標的同時體現自身學校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特色,解決高校和企業人才供需矛盾成為各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創新創業方面體現最為突出的電子商務專業更是如此。文章圍繞面向“三創”的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對人才供需矛盾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以此構建了課程體系、分析了課程之間的融合,并對教學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改革建議,對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具有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娟,張興旺.“三創”導向的應用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 1(19):71-74.
[2] 崔清宇.基于“三創”導向的電子商務人才綜合能力培養策略[J].人才資源開發,2017(10):60-61.
[3] 尹志洪,杜暉.基于“三創”導向的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電子商務,2017(03):61-64.
[4] 任佳佳.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電子商務,2019(05):69-70.
[5] 馮之坦.校企融合背景下的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初探[J].當代教研論叢,2019(04):1-2.
[6] 王夢楠.跨境電商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國際貿易專業的轉型[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10):43-44.
[7] 楊婧.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問題淺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8(11):199-200.
[8] 潘懋元.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M].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11,3.
作者簡介:武勝良,碩士,副教授,現就職于鄭州西亞斯學院,主要從事教育信息化、電子商務、社會化網絡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