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施工技術作為土建施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土建工程施工中。同時也對施工單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單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澆筑施工方案,注意技術要點,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工程質量。
關鍵詞: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
1混凝土性質
作為一種在建筑工程中應用較多的施工材料,混凝土有著一定的使用優勢,其在抗壓性以及防滲透方面明顯高于磚石和木材等材料。通過澆筑后的混凝土承受的壓力較大,因此在建筑施工中不僅應用于普通的居民住宅中,也更廣泛地應用于復雜的建筑物中。在實際施工中,混凝土的形成主要是通過砂石、水泥和水的攪拌形成,當攪拌到可以應用的程度后,混凝土呈現出明顯的凝固性。在混凝土未完全凝固時,可以通過利用其填補建筑施工中的一些裂縫。同時,混凝土還可以與其他材料混合使用,將一些特殊的材料或者物質填入混凝土中,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還可以根據填入材料的不同實現隔音甚至是隔熱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混凝土除了具有良好的抗壓性,還具有一定的抗滲性,可以很好地提高建筑房屋的使用年限。除此之外,混凝土還具有良好的抵抗溫度的能力,不論是氣溫較高還是氣溫極低,都不會改變建筑結構,不會產生熱脹冷縮的問題,使得建筑可以正常維持使用,并且還可以達到夏天抵抗高溫、冬季保持室內溫度的效果。
2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術
2.1混凝土的攪拌與運輸
按照施工的配合比來根據順序準確的把石子與水泥(粉煤灰)及砂子等相關材料加進去,對骨料的含水率及時加以測定與調整。在開始攪拌的時候,相關的技術人員與試驗人員對混凝土的和易性與坍落度等相關的性能加以檢測,如果與配比的標準和要求不相符,應及時對其加以調整以后再重新進行攪拌,攪拌的時間不得低于90s,保證對其均勻的攪拌。混凝土從攪拌機當中卸出來以后,進至混凝土泵,若果在泵送的時候停歇20min以上,為預防出現泌水離析現象,可以每隔5min開一次泵,泵送少量的混凝土,如果出現了離析的情況,可以使用壓力的水把殘留在管里的混凝土沖掉。
2.2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由于配合比的不恰當,會導致拌和物之間黏聚力不足而逐漸出現離析現象,尤其是在泵送的過程中,離析的混凝土非常容易發生爆管的現象,甚至硬化之后的混凝土經常會產生蜂窩或麻面的現象。在混凝土原材料的組成過程中因為是多組分的材料,每一組分有不同的性能和配合比,因此會導致混凝土的質量參差不齊,原料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到了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在商品混凝土生產之前針對配合比要進行嚴格的實驗測定,這樣才能選擇出最佳的配合比。在生產過程中也要使用優質的原料。首先在混凝土開裂的原因分析中水泥水化放熱過大是產生開裂的根本問題,因此,在對水泥進行選擇的時候要盡量選取低水化熱水泥。一般情況下,普通的硅酸鹽水泥就能夠滿足施工質量的要求。其次是水灰比設置不合理,水灰比一般控制在1∶2,水灰比過小就會造成混凝土流動性比較差,不能滿足建筑項目施工的要求,如果水灰比過大,盡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水泥,但混凝土的強度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2.3混凝土澆筑技術
在對混凝土澆筑過程的技術把握進行推進的過程中,要對澆筑速度、數量和厚度,澆筑的自由高度以及澆筑的時間進行嚴格的控制。如果出現了不良的情形,要及時進行優化和解決。同時,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的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要重視對分層澆筑方式的應用,通過科學合理地應用分層澆筑方式,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和標準,對混凝土的厚度進行合理的設置,并且,要保證澆筑施工的順序是由低向高的順序。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要保證連續性,確保澆筑過程順利開展,提升混凝土構件的質量,使混凝土施工技術能夠順利開展和完成。
2.4混凝土振搗技術
當相關施工人員做好混凝土澆筑施工工作之后,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還需要對混凝土進行一系列的振搗施工環節。為了有效地保證混凝土的成型效果,還需要相關施工人員重視對施工階段各個工作環節的落實。在對土建工程進行建設和施工的過程中,當混凝土已經進入了入模狀態后,相關施工人員必須按照攤鋪混凝土的要求,做好對混凝土的振搗工作。插入時要快,拔出時要慢,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每次插入振搗的時間為20—30秒左右,并以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出現氣泡,開始泛漿時為準。振搗時間不宜過久,太久會出現砂與水泥漿分離,石子下沉,并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砂層,影響混凝土質量。通常情況下,人工振搗方式和機械振搗方式是混凝土振搗方式中最常見的2種方式,其中機械振搗的方式最為常用,需要相關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通過利用振滾等工具,對混凝土進行振搗,以達到提高混凝土成型效果的目的。
2.5混凝土的養護
當混凝土施工工作完畢后,為了盡可能地維護好混凝土的質量,提高混凝土的結構性能,需要相關施工人員做好混凝土養護工作。首先,相關施工人員要采用一系列的技術手段降低外部因素對混凝土結構性能的負面影響[4]。其次,由于混凝土內外溫度差過大,導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現裂縫,從而給土建工程的施工效果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因此,相關施工人員還要加大對混凝土裂縫防治的重視度,通過采用灑水的方式,降低混凝土的溫度,或者采用覆蓋的方式,維持混凝土的溫度,實現對混凝土的內外溫度差的合理控制,以避免因混凝土內外溫度差過大而導致其出現裂縫現象。
3結束語
混凝土是一種混合型建筑材料,在原料配比發面有較高的要求,只有在滿足實際需要的配比條件下,才能將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土建工程中發揮出積極作用,在提升土建工程質量的同時,體現出優質的施工效果。在土建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如果無法實現提升混凝土施工技術,導致土建工程在投入社會使用后,功能作用將逐漸降低,甚至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造成嚴重的后果。在混凝土施工質量管控方面,要重視技術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孫興旺.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9(28):155.
[2]黃志祥.土建施工建設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探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9(18):180.
[3]郭朋松.分析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27):29.
作者簡介:趙佳興,生日:1990年6月7日,性別:男,籍貫:天津市薊州區,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學位:大學本科、學士學位;研究方向:混凝土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