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花
摘要:在當前新形勢下,智能電網的地位變得越發重要,在開展智能電網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出電力工程技術的價值,確保電力企業獲取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電力工程技術;智能電網建設;應用
1智能電網建設中應用電力工程技術的重要性
1.1提高智能電網整體水平
在智能電網的建設過程中應用電力工程技術可以更好地促進智能電網的發展,同時還能保障智能電網的整體質量水顯著的提高。該技術對于提高整個智能電網的建設水平有很大幫助,且效果十分顯著。目前來看,在實際的智能電網建設期間,科學合理地使用電力工程技術可以實現對電網相關數據的全自動收集和儲存,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戶的用電情況。另外,在實際的智能電網建設過程中與智能化信息技術相互結合,可以有效提高處理相關電力數據的效率以及控制用電對象的合理性,同時還可以動態監測到整個智能電網的建設過程,不斷反饋相關信息,對于提高智能電網建設水平有很大的實際意義。還要注意的是,該技術的應用還可以減少因人為因素導致的各種故障以及錯誤帶來的影響,有效提高智能電網建設的效率和質量。
1.2提高對電網相關數據信息的采集能力
傳統的電網管理模式下,相關技術人員需要每天收集并整理大量的電網數據,不僅非常繁瑣以及浪費大量的時間,同時對于相關電網數據的采集還有一定的限制,利用傳統的物理電網模式收集的相關電網數據無法實現分組。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傳統物理電網模式的自動化水平相對較低,處理數據的能力無法滿足現階段的發展需要。但是在現階段在智能電網建設過程中,科學合理地應用電力工程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智能電網的數據采集能力。同時在實際的智能電網建設過程中合理的使用電力工程技術還可以按照設備型號和功能的不同,對相關電網數據自動分類處理,不僅方便了相關電網數據的歸檔工作,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個電力系統工作的能力和效率,有利于智能電網更快更好地發展,保障智能電網在實際的運行中最大限度地為社會帶來重大貢獻。
2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工程技術的具體應用
2.1柔性交流輸電技術的應用
在電力工程項目當中,應當要加強柔性交流輸電技術的廣泛運用。微電子技術以及電力技術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基礎,同時,經過相關人員的深入研究和探討之后,柔性交流輸電技術,這一種新型的電力技術,可以切實保障交流輸電得到科學合理的控制。在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過程當中,高壓輸變電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在建設智能網的過程當中,需要在電力系統當中引入大量清潔性的能源,同時要有相關工作人員采取有效的措施對相關能源實現有效的隔離。
2.2轉換能源技術的應用
隨著低碳經濟能源的快速發展,對于能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進行了嚴格控制,企業實際在開展經營活動時,應當通過先進的技術創新能量轉換方面的工作,將能源最大程度的利用起來。目前,全球使用最多的自然能源有太陽能、風能,利用先進的電力工程技術中的轉換能源技術,是未來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
2.3網絡拓撲控制技術的應用
在建設智能電網的時候,想要有效控制電路,可以利用無線傳感器,而網絡拓撲控制技術是最為核心的技術。通過搭建網絡拓撲結構對路由協議進行控制,保障網絡生存時間。另外,受到電磁波的影響,在智能電網中的節點采用的都是大功率通信,對各節點的干擾程度會不斷增大,通信效率也會越來越低,從而造成能量浪費的情況。因此,合理應用網絡拓撲控制技術,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各節點的功率,避免對網絡覆蓋率造成影響。
2.4智能電網監控技術
在智能電網的構建中,智能監控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收集電力系統各環節中的狀態信息,為電網集中調控奠定良好的基礎。首先,在發電環節,通過智能監控技術能夠對機組狀態、電能參數指標、動穩態特性等進行實時的監控,進而對發電出力、頻率以及無功等進行高效的調節;其次,在輸電環節,借助于智能監控技術,能夠掌握網架結構節點的電能指標以及輸電線路、桿塔等設備的運行狀態,還能夠對輸電設備的穩定性做出智能的評估,并且在智能監控系統的幫助下,輸電線路故障能夠得到更快速恢復或者說自愈,保證供電連續性;再次在變電環節,能夠掌握重要變電設備的運行參數,還能夠將變電站現場接入視頻監控,對于無人駐守的變電站的安全防護很有幫助;最后在配電環節,當前基于SCADA系統的智能配電網建設更加完善,這也依賴于智能監控技術的應用,對于配網開關等設備的狀態能夠實時監控,減少了人力運維的成本,也使得配網供電可靠性得到很大提升。
2.5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的應用
在當前階段,智能電網當中應當加強直流輸電系統的廣泛運用。電網輸配電系統有許多部分需要使用交流電,而供配電運行的過程當中,需要保障是直流形式。在智能電網當中,控制換流器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效地進行逆變等各項工序。為了促使逆變得到有效的發揮,我們就可以采用高壓直流輸電技術。一般情況之下,換流器主要就是利用具有關斷功能元件切實地保障電力輸送的穩定性、高效性和經濟性。利用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可以切實地保障近距以及遠距離直流傳輸工程實現快速、有效、穩定的電力輸送,甚至是偏遠地區的工程也可以實現快速、有效、穩定的電力輸送。在我國遠距離輸電當中,高壓直流輸電得到了極為廣泛的運用,隨著當前科學技術日益發展,高壓直流輸電將會具備廣闊的應用前景,同時也會逐漸朝著容量更大以及距離更遠的方向發展起來。
3我國智能電網的前景展望
我國智能電網的研究時間較晚,目前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但隨著該領域工作人員的研究工作不斷深入,一些理論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對比世界范圍內的發展狀況可知,西方發達國家的電力系統相對穩定,且由于智能電網的發展傾向于配網的能力,因此西方的電網建設也更加注重環保。而我國尚有大部分地區處于傳統電網的應用時期,并且近些年我國的市場經濟水平逐漸上漲,使社會生產對于能源的需求持續走高,而傳統電網的運行過程中始終存在較為嚴重的電能消耗與環保性差的問題,因此智能電網在我國的建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社會發展迅速,對電能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為了更好地保障電力能源輸送的安全穩定,就必須要在智能電網的建設過程中合理使用電力工程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保障電力供應更加高效更加科學,使電力能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促進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得官.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電氣技術與經濟,2019(01).
[2]黃溢.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工程技術的應用對策[J].數字通信世界,2019(08):173.
(作者單位: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那曲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