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摘要:在信息化高速發展、普遍應用的時代背景下,提高督察工作效率必須依靠信息化手段。借助信息化技術建立天上看、地上管、網上查、一體化的督察新模式,實現自然資源督察方式的重要轉變。基于此,本文就自然資源督察業務信息化系統建設進行分析。
關鍵詞:自然資源;督察業務;信息化系統;建設
一、 自然資源督察業務信息化系統設計思路分析
自然資源督察業務信息化系統簡單來時就是一個嚴格區分用戶權限、分不同模塊、不同操作數據的系統。這個系統本著“用戶零安裝、數據分權限、角色訪問控制的動態目錄樹(DDT-RBAC)、督察業務緊密結合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指引、地理信息實現定位、材料完全數字化”的思路設計和實現。用戶分地方用戶和自然資源督察部門用戶。地方用戶只需要在系統自行注冊,然后通過自然資源督察部門的審核后成為正式用戶,就可以在系統上進行查詢、統計、完成上傳數據及材料等舉證工作
過去在駐點督察工作中,駐點返回時必須帶回或托運很多的紙質檔案、卷宗等材料,在用完還需要打包將這些材料托運郵寄返還。
二、系統總體架構設計
系統采用AJAX、JAVA 、HTML5、SQLserver數據庫、JavaScript、arcgis等技術及開發環境,運行于WindowsServer12服務器、TOMCAT容器及互聯網。系統總體上采用B/S架構,MVC模式,三層架構。采用用戶控制、防火墻、安全網關等一系列安全防護體系。應用層為用戶操作模塊:實現對用戶的請求與結果反饋,為用戶提供用于交互的應用服務圖形界面;中間層為業務邏輯及組件層:實現督察工作業務,數據通信及數據控制,權限驗證與控制,令牌控制與安全,地圖API實現天地圖地圖數據服務的調用與功能實現;底層為數據庫及基礎支撐:實現數據的存儲管理,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支撐服務;
三、系統功能設計與技術實現分析
1.功能設計
系統功能模塊上劃分為八大模塊:個人中心、數據支撐、督察依據、督察方法、督察結果、實地舉證、統計匯總、督察成效八個模塊。各模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信息),具備可擴展性。具體模塊功能簡要說明如下:
個人中心:用戶個人基本信息、登錄密碼、個人關注信息等。
數據支撐:基礎支撐空間數據目錄,這些基礎數據是省域研判大數據分析的基礎資料,實際存儲在內網。該模塊中只是目錄瀏覽查詢,方便技術人員瀏覽查找。
督察依據:包括法律法規依據、文件依據。文件包括部里下發的文件和局下發各省的文件。該模塊主要是文件瀏覽查詢功能,方便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瀏覽查詢。
督察方法:主要包括工作路徑方法,文件查詢瀏覽,便于工作人員查詢瀏覽。
督察結果:包含督察工作業務全流程,包括從發現疑似問題到確認問題、從問題整改一直到問題銷號一系列的流程;業務上涵蓋土地(湖、水)、草等資源的督察監管。根據用戶不同權限顯示不同操作界面和功能模塊。
實地舉證:采用帶有定位(經緯度坐標、拍攝角度)功能的移動照相設備(智能手機),安裝系統配套的App軟件,進行照相取證進行實地舉證。各地方實地舉證用戶查詢、分布情況地圖瀏覽。
統計匯總:主要是各個業務數據各環節的統計匯總,輸出數據報表。
督察成效:督察工作結果的集中展示,各年度駐點、查處、罰沒問題統計展示。各省經濟數據、自然資源數據宏觀比對展示。
2.技術實現
一個大型系統用到的技術和細節都是比較多的,本文只介紹一些主要技術的實現。
數據庫技術實現:用到了主鍵生成器,保證了數據庫表中主鍵的唯一性。通過JAVA構建的數據類與JS技術結合實現了前后端數據傳輸以及數據庫的I/O操作。
頁面無刷新局部數據更新的實現:通過AJAX技術及JS技術,實現了頁面局部數據的快速更新,避免了頁面不必要的刷新與計算機系統資源消耗與開銷,同時更主要的是更友好的用戶體驗。
安全保密技術實現:采用國家密碼局認定的非對稱國產密碼算法實現對敏感數據的加密傳輸與加密保存,防止敏感數據被非授權用戶獲取。
權限控制與實現:該系統涉及用戶種類較多,權限復雜,尤其是自然資源督察局自身各部門用戶,幾乎是全員參與。系統實現中提出了角色訪問控制的動態目錄樹(DDT-RBAC)方法與技術,實現了不同用戶顯示不同操作界面、不同功能操作模塊及不同數據的顯示。運維后臺控制用戶角色與權限,用戶登錄過程中系統根據后臺分配的角色與權限進行自動判斷,根據用戶權限動態生成用戶操作界面。
地圖定位技術的實現:通過智能地址引擎技術,在地方用戶分布、督察問題分布、地方用戶舉證、舉證材料審核、督察駐點區域定位等功能中,實現了利用天地圖進行方便直觀的定位與信息展示查詢。
四、 系統應用優勢分析
1.建立了問題臺賬。問題跟蹤、追溯,問題認定、舉證材料,問題各個環節隨時都能查詢到。所有材料存放在數據庫中,便于保存查詢,多年以后也能很方便地查詢到具體某個問題。對問題的定性確立杜絕了人為因素,更加透明、公正。
2.報表自動生成輸出。快速生成輸出上報情況的報表,上級部門隨時要隨時生成,不需要像過去一樣,上級部門通知要哪些報表,有關部門才到各部門收集、整理、制表的漫長過程。
3.大大的提高了督察業務工作效率。過去都是靠人工來進行材料查閱。而現在是材料全部電子化上傳系統,是一種信息化的協同協作工作方式,沒有時間地域距離的差別。一方上傳,另一方很快就能看到,就能立刻進行審核。過去地方政府要舉證,報送材料,還要帶著材料長途跋涉到自然資源督察局匯報。有了自然資源督察業務信息化系統后,自然資源督察局只需要撥打電話,地方政府馬上在實地取證再通過自然資源督察業務信息化系統上傳舉證材料,自然資源督察局就能馬上看到,并且通過實地在線舉證系統的技術手段杜絕了地方照片造假的情況。
五、結語
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自然資源督察任務越來越艱巨,督察業務越來越復雜,需要對自然資源督察業務信息化系統的研發持續跟進不斷突破。以應用促完善,不斷優化系統功能。使“自然資源督察業務信息化系統”真正成為自然資源督查最好的利器,在實現自然資源督察局“為國督察”的義務中發揮重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尹鵬程,陸建波,喻存國,等.市級自然資源信息化建設探討[J].國土資源信息化,2019(5).
[2]王丹.在線土地督察系統構建及應用[D].焦作:河南河南理工大學,2016.
[3]周成剛.自然資源督察業務信息化系統建設[D].2019.
(作者單位: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