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華
關鍵詞:“以詩解文”?現代詩歌 散文教學 詩意對話
詩意,一直是語文教學追求的至美境界。它指引教師在進行散文教學實踐時,注重啟悟學生的思想,潤澤學生的情感,營造優美的意境,帶領學生品味文本匠心獨運的言語。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以詩解文”的對話形式,在實現現代散文教學的詩意重構方面頗有成效。
所謂“以詩解文”,是指教師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從某一點出發,自創現代詩,表達對原文本的理解。學生在創造性活動中,自覺地感知文本內容,領略文本語言,走進文本意境,體悟文本情感,享受散文學習的詩意之美。下面,筆者結合一些教學片段,談談“以詩解文”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以詩解意:整體認識文本形象
傳統的散文教學長期沿用公式化、碎片化的解讀方法,相對孤立、靜止地從字詞句、結構層次、主題思想、寫作特點出發,按部就班地對文本進行講解。這種解讀方法忽視了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的有機聯系,破壞了散文的整體美。以詩解意,就是要通過個性化的解讀行為,建立原文和自創現代詩在形象、意境之間的聯系,以現代詩的形式表達對原文形象和意境的整體認識。
劉湛秋是一位詩人,他的抒情散文《雨的四季》是用詩意的筆法寫成的。文章用許多充滿詩意美的形象來表現雨的客觀形態和精神內核。為了讓學生體悟這些形象的特點,筆者設計了一個教學任務:將原文中描寫的某一季節的雨景片段改寫成現代詩。活動結束后,筆者呈現了部分學生的作品,并讓其他學生評點。
一名學生這樣寫道:一場雨,是季節的一次深呼吸/小草蘇醒了/蚯蚓一樣翻動/有沙沙聲/那是春天的聲音/有濃郁的花香/那是春天的味道/有明亮的顏色和美麗的神態/那是春天的姿容
這首詩改寫自原文中對小草形象的描寫片段。改寫后的文字不僅再現了原文的意境和表達特點,而且增添了詩的韻律感,是一首結構精美、意象鮮明的微詩歌作品。
二、以詩述情:整體領悟文本內涵
“述情”是心理學名詞,意思是能夠敘述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應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深悟作品內涵,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以此培養他們的“述情”能力。傳統的散文教學,教師在檢查學生對文章情感、主旨的理解時,常常是“一言堂”或“滿堂問”。而讓學生以自創的詩歌來表達對散文意旨的理解,能使散文教學重拾美的意蘊。
《散步》是一篇具有詩意美的文章,文章最后一段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是全文的核心,教師可將之當作突破口,設計“述情”活動,引導學生感知文章的情感。課前,筆者布置了預習任務:自讀課文,至少寫一首現代詩歌,以此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在關鍵句的激發下,學生情思飛揚,寫出了許多語言簡潔、意蘊豐厚的小詩。
一名學生這樣寫道:初春的田野上/兩對母子/兩種生命/產生了一個分歧/粼粼的波光中/一對夫妻/兩雙肩膀/承載了整個世界
小詩通過“田野”“波光”等意象表現“愛”“生命”“責任”等主題。這名學生既抓住了文本的核心內容,又進一步深化了對文本情感的理解。
三、以詩品文:整體品味文本語言
許多教師在引導學生品味文本語言的詩意美時,往往從修辭等技巧方面分析。這樣的教學方法很難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散文語言的詩意特點。教師不妨將詩意化的散文語言改寫成現代詩歌,讓學生或朗讀,或品賞,以此品味語言的詩韻。
余秋雨是著名的學者,也是優秀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成功之處不僅在于打破了常規的敘事方式,還在于擅長使用詩化語言傳情達意。教師要想讓學生感受其散文的語言魅力,體會其遣詞造句的妙處,就必須引導他們從語言的外衣下掘出內涵,嚼出味道,從而獲得美的享受。
《陽關雪》是余秋雨散文中文化底蘊深厚的文章之一。整篇文章語言雋麗而剛健,有韻味而不失理趣。為了讓學生體味該作品獨特的語言風格,筆者選取其中一段,將它改寫成現代詩,并據此設計教學。
以下是改寫后的教學呈現:
男生(讀):如雨的馬蹄/ 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
女生(讀):中原慈——母——的白發/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
男生(讀):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圓睜的怒目/獵獵于朔風中的軍旗
女生(讀):唉!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去,遠——去,遠——去
男生(讀):我相信/我相信/死者臨亡時都是面向朔北敵陣的
女生(讀):我相信/我相信/他們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過頭來/給熟悉的土地投注一個目光
教師(讀):于是/他們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又一座
原文三組排比句連貫而下,意象紛呈。第一組句子寫征人馳騁疆場,第二組句子寫家人對征人的刻骨思念,第三組句子寫征人從軍、誓師和出征。改寫的詩歌在文字上變化不大,但詩歌的形式、復沓手法的運用卻增強了原文的情感;再加上嘆詞、語氣助詞的巧妙嵌入,強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課上,筆者指導學生通過齊讀、輪讀等多種朗讀方式體會余秋雨散文的語言特點,也感受了散文學習浪漫典雅的詩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詩解文”的對話形式無疑是有意義的探索。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其內在的閱讀潛能,讓他們在學習散文的過程中獲得多層面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