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興菊

摘要:社區安防是保護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屏障,是智慧社區建設的重要方面。以天津市不同類型社區為樣本,對現有安防設施使用情況、需求、安防滿意度及影響因素進行了調研和統計分析。依據研究成果,為天津市提高社區安防水平優化安防管理提供對策建議。
關鍵詞:社區安防;需求;滿意度
Abstract: Community security system is a barrier to protect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residents, and i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communities. Taking different types of communities in Tianjin as samples, the use, demand, satisfac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xisting security faciliti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it provid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ianjin to improve community security level and optimize security management.
0? 引言
隨著城鎮化的穩步推進,經濟發展帶來社會結構不斷變化,人們越來越重視社區安防建設。社區安防是維護社區安全的有效手段,是實現社會安定最基本的措施。現代社區安防主要是利用傳感技術、圖像采集技術和信息傳輸技術等手段將無線網絡、照明裝置、報警裝置、攝像裝置、拍攝裝置以及電話相結合所形成的系統,目的在于對社區內部及周邊設施進行有效監控,對社區門禁等進行有效管理,形成居民、物業與社區民警的聯動機制,從根本上保護社區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是智慧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對于社區安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功能性技術手段的實現和安防平臺的有效搭建,缺乏基于居民視角的安防需求表達。天津市政府高度重視平安建設,早在2018年就將平安社區建設納入重點民心工程。本文以天津市為例對不同類型社區居民的安防需求及滿意度進行調研分析,希望為智慧社區與平安天津建設提供有效參考。
1? 調研區域與問卷設計
1.1 調研區域概況
根據“津地稅地[2016]22號”規定,非普通住宅與普通住宅之間的劃分有三個標準:①住宅小區建筑容積率在1.0以下(不含1.0);②單套建筑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不含144平方米);③實際成交價格高于同級別土地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以上三點只要符合一個,即為非普通住宅。反之則為普通住宅。本文將非普通住宅分布較為密集的社區定義為高檔住宅社區。
1.1.1 高檔住宅社區
泰安道社區位于和平區小白樓街道辦事處轄區內,東至大沽北路,南至曲阜道,西至南京路,北至煙臺道。社區所轄包含多個主要干道、大型商城、集團單位和教育資源等。配套設施發展成熟,居委會內有社區工作服務站、黨員活動陣地、勞動保障工作站和社區殘疾人康復室、市民學校等活動場地及十幾個文化活動團隊。該社區物業安防具有規范性和先進性,具有一定的運行準則。
新文化花園社區位于和平區南市街道辦事處轄區內,東至廣善大道,南至陞安大街,西至榮業大街,北至福安大街。社區所轄包含多個主要干道、三甲醫院、大型商場和教育資源等。社區配套設施在成立之初,社區規章制度都已規范完善,居委會內均設有社區工作服務站、殘疾人康復室等,社區建設十分成熟。該社區物業安防系統較為完善,管理較為規范,具有代表性。
1.1.2 普通住宅社區
兆豐路社區位于和平區勸業場街道辦事處轄區內,東至長春道,南至南京路,西至錦州道,北至兆豐路。社區周圍購物場所十分密集,與主干要道、熱門景點相鄰,人口流動量大。兆豐路社區起步早,社區發展成熟,所轄區域內的房屋建筑都具有較為悠久的歷史,居住居民多為中老年人。社區物業安防具有一定的缺陷,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
林泉社區位于和平區勸業場街道辦事處轄區內,東至錦州道,南至南京路,西至四平東道,北至山西路。社區周圍多為老舊住宅小區和中小學,與主要干道、熱門景點有一段距離。林泉社區起步較早,社區基礎設置均較為完善,均內建有文化活動站、電子閱覽室、宣傳長廊、存車處等。該社區物業安防管理方式較為老舊,缺乏相關的技術手段管理。
1.2 調查問卷
本文調查問卷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調查對象的人口統計學特征問項,第二部分為社區居民安防需求問項,第三部分為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測量量表。其中,量表使用李克特量表形式,問項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專家學者們曾經使用過的問項,二是實地訪談中反饋的問項。滿意度影響因素包括安防設施的功能完善程度、使用便利性、使用性價比、居民信任四個方面。
試調查以便利性為主要原則,采用預調查數據對問卷初稿進行信度效度檢驗。通過因子分析,刪除不能有效載荷的問項,最后調查問卷共包括24個問題。
1.3 樣本結構
問卷采用現場發放現場回收與網絡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共收集問卷343份,剔除空白、態度不認真、不按要求填寫、有明顯邏輯錯誤(如選擇完全不了解)的問卷,最后得到有效問卷31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0.7%。調查樣本的結構如表1 所示。
2? 天津市不同類型社區居民安防需求現狀
2.1 居民對安防設施的了解程度
從認知水平上,高檔社區與普通社區居民對本社區安防設施的了解程度水平相當,均有60%多的調查居民選擇“簡單了解”和“一般了解”,選擇“非常了解”的比例均在10%以下。可見,絕大多數居民對安防設施的認識僅停留在簡單使用的項目上,對社區安防產品的生活依賴程度不高。
2.2 現有安防設施的毀壞破損程度
從現有安防設施的破損程度上看,高檔社區的安防設施維護程度較好,有76.3%的項目處于相對穩定運行的階段,毀壞程度不高,可以實現基本的安防功能。而普通社區,尤其是老舊社區的安防設施則毀壞破損程度較高,37.9%的安防產品無法正常使用,安防功能能夠完全實現的項目只有31%。
2.3 現有安防設施種類與其滿意程度
從現有安防設施種類上看,高檔社區中人行道閘系統、車牌識別系統、樓宇可視對講系統和社區監控攝像頭的覆蓋率較高,社區居民對其使用功能較為滿意。其他社區安防設施,如紅外線防盜探測器、人臉識別系統等覆蓋率不高,但是居民對其滿意度較高。普通社區中,樓宇可視對講系統和社區監控攝像頭覆蓋率較高,但樓宇可視對講系統的滿意度水平不高。其他社區安防設施,如人行道閘系統、車牌識別系統和防盜報警系統等覆蓋率不高,但居民對其滿意度較高。
2.4 現有安防設施能否滿足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在高檔社區中,近40%的調查樣本認為現有安防設施的種類基本滿足需求,但仍有接近20%的居民選擇了不滿足或完全不滿足。在低檔社區中,選擇不滿足和完全不滿足的比例達到55%,基本滿足的比例只有17%。可見,在是否滿足安防需求上,高檔社區滿足程度較高。
3? 天津市社區居民安防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3.1 天津市社區居民安防滿意度現狀
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對社區安防設施的整體滿意度均值為3.32,處于一般和滿意之間。有42.1%的調查對象對社區安防設施表示滿意和非常滿意,32.8%的居民表示一般,表示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調查樣本占16.7%。從總體上看,居民對社區安防設施的態度基本良好。
對不同特征樣本進行差異性分析,發現在不同檔次的社區,居民對安防設施功能的完善程度滿意水平具有顯著差異。相比于普通社區,高檔社區居民對所使用的安防設施功能完善程度較為滿意。同樣發現,不同檔次社區中居民對安防設施便捷程度滿意水平存在顯著差異。相比于高檔社區,普通社區居民對所使用的安防設施便捷性設計的滿意程度較高。
3.2 天津市社區居民安防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結果顯示,本文考察的四個自變量功能完善程度、使用便利性、使用性價比、居民信任四個方面對社區安防設施的整體滿意度均具有顯著影響。其中,功能完善程度具體包括安防設施是否能正常發揮作用、修理的及時性、是否進行定期維護和技術創新以及社區層面對安防產品的科普宣傳等內容。使用的便利性主要考慮安防設施對不同類型群體的人性化設計,例如老年人較多的社區更需要功能簡單,使用方便,最好可以一鍵啟動的產品。使用性價比則是考慮到安防設施的價格因素,考察居民最直觀的使用感受。居民信任則是從主觀參與角度分析居民對社區現有安防設施的使用反饋。以上四個因素與社區居民安防整體滿意之間均具有較為緊密的聯系。
4? 天津市提高社區安防水平優化安防管理對策建議
4.1 建立規范標準,促進社區安防設施技術集成創新
天津市目前運行的社區安防技術地方標準有《天津市住宅建設智能化技術規程<住宅小區安全防范系統>》。但是實地調查發現,在社區安防設施的建設使用過程中,不同類型產品的建設多參照各相關系統的有關標準執行,缺乏統一的針對小區硬件、網絡硬件、系統平臺等技術集成規范化標準,導致社區在安防設施的種類選擇和安裝過程較為松懈。而且建成后缺乏相應的驗收、測試標準和實際的驗收落地工作。在社區安防設施的實際使用中,有的社區采取收費制,有的則是免費使用,缺少相應的收費標準。故目前需要出臺針對社區安防設施的相關規范標準并精準落地,確保各安防子系統均符合安防工程質量驗收標準,設計使用功能達標,從而更加規范社區安防建設。
4.2 擴大資金來源,加大老舊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老舊社區在建設初期,存在許多如基礎設施的設計、配置和后續管理等不足之處,因此需要利用舊城改造等機會在現有社區安防建設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擴建,豐富社區安防設施種類與功能的多樣性。尤其是對于人口流動程度較高、人口構成較復雜、存在火災等重大安全隱患的老舊社區,政府和相關社區管理部門,應堅持“政府主導,行業引導,企業和社會共同參與”的原則,擴大資金來源渠道,對以上類型社區的物防基礎設施進行針對性投入與整頓。
4.3 與時俱進,提升物業安防管理水平
物業服務企業作為住宅小區安防系統的主要運維主體,物業企業服務質量的好壞影響著安防系統的運行效果。在國內民用安防設計理念與設施設備不斷更新的時代背景下,物業服務企業更加應該與時俱進,在傳統物業管理的基礎上積極進行安防理念更新和安防技術更新。在物業服務人才的選拔上,應盡可能聘用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員工,打造年輕化的學習型物業服務隊伍。尤其對于技術型服務人員,更需要強化內部業務培訓和外部業務交流,提升物業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物業管理水平。
4.4 以人為本,強化智慧社區管理理念
智慧社區建設是新形勢下社會管理創新的新模式,周界報警、視頻監控、電子巡查、門禁控制等安防管理手段逐漸成為日常社區生活的一部分,是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防護線。但是針對不同類型特點的社區,應有區別地選擇安防設施和智能化管理手段,不能為了安裝而安裝,更不能“只安裝不使用”。例如對老年人較多的社區,對家庭緊急呼叫系統需求更大;對于流動人口較多的社區,紅外線防盜測探器、防盜報警系統需求更大等。同時,社區管理人員應定期開展社區安防知識講座,提高不同年齡段人群對社區安防產品和安防知識的了解,增強居民信任,進而提高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參考文獻:
[1]李富強.民生警務視角下智能安防社區的建設和應用——以上海市黃浦區半淞園街道智能安防社區建設為例[J].上海公安學院學報,2019(6):33-39.
[2]姚天宇.基于智慧城市下的智慧社區智能化系統規劃及設計研究[J].科技資訊,2020(7):29-30.
[3]李斌.上海市徐匯區田林街道——用“物聯+數聯+智聯”提升安防能級[J].中國應急管理,2019(3):30.
[4]羅志波.智慧小區建設帶給安防行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J].中國安防,2018(1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