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子捷 王磊 張牧聰 胡曼婷 郭棟
摘要:隨著智能化技術的興起和商業模式的日漸成熟,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向社會各個行業和不同工作滲透,在財務管理方面,基于數據集成的流程智能化財務系統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企業財務實踐中來。本文利用本公司流程智能化財務管理機器人實踐的具體經驗,驗證了流程智能化財務系統對提高財務系統效益,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管理效益雙重提升等方面具有正面作用。
關鍵詞:流程自動化;財務管理;機器人;財務效率
引言
隨著中國數字化進程和數字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商業模式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動能(Aghion et al.,2017;曹靜和周亞林,2018;Russell&Norvig,2002)。在企業行政管理領域,基于數字平臺的人工智能技術也越來越多地被企業所應用,在財務領域,越來越多企業利用云化SaaS為基礎數據平臺,基于深度學習,分析已有財務流程特征和財務風險點,實現整個財務流程自動化和智能化,以提高財務流程效率(張慶龍,2019)。但是,對于上述新技術和新管理模式,尚沒有很好地利用案例研究的方式進行效率影響的研究,因此,本文利用我公司流程智能化財務管理機器人實踐經驗,進行案例分析,發現財務系統應用對經濟與管理效益指標的影響。
一、主要研究背景
本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系統最年輕的省級電力公司,被賦予了“一保兩服務”特殊職責使命。“一保”是保障首都供電安全,承擔著保障首都電力供應重任,負責運維首都500千伏大環網,特高壓1000千伏錫廊、定河冀北段線路,華北地區萬余公里“西電東送”“北電南供”大通道。“兩服務”,一是服務冀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核心任務是建設、發展和運行好冀北電網,為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安居樂業提供可靠電力保障和優質供電服務。二是服務國家新能源發展。作為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的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冀北境內風電、太陽能資源豐富、開發迅猛,保證新能源及時并網和可靠消納、為新能源發展提供網架支撐和優質服務是本公司的重要責任。
公司財務工作重復性高、復雜度低的工作不僅消耗了財務人員大量工作時間,而且人工處理數據差錯率較高、合規及審計效率較低且不能完全杜絕風險等方面的問題,造成企業資源的極大浪費。
(一)傳統財務模式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財會制度和財會管理手段條件下,財會管理和財會流程依靠人工審核和批準,數據系統往往僅僅作為數據傳輸和數據備份的平臺(李聞一等,2019)。雖然大多數企業已經利用企業OA系統或者其他數據平臺實現了會計數據電子化,上傳、儲存備份和下載審核往往實現了數字化和自動化。但是由于審核、批準,財務異常審查和復核往往仍然需要人工進行,因此上述傳統財務系統往往存在事中控制不及時,審批環節差錯率不能杜絕,人工審批與復核工作量較大等缺點。傳統的三大報表附注和企業內部數據分析的模式也不能滿足信息爆炸前提下的數據分析技術與商業要求。傳統財務模式無法引入外部發票信息,差旅客票信息等外部數據進行財務差錯比對,也無法通過智能識別方式核驗相關票據真實、有效以及與相應的事項的對應性,更無法做到一鍵審核和全后臺復核查驗。綜上所述,基于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技術與財會管理模式現狀,與智能化的財務管理模式相比,傳統模式必然導致財務效率較低(陸興鳳,2019)。
(二)公司財務機器人工作主要目標
現有智能財會系統往往在如下三個方面差別于傳統會計模式:首先,智能會計系統能夠快速,自動化的識別財會事項合規性情況,利用圖像識別和自然予以處理,財會事項申請人所提交的相關申請能夠迅速、自動、智能的被識別,傳統需要人工查驗的票據真實性,行程比對,票據合規性問題等都能夠利用人工智能手段進行“秒級”識別和審批,節省了傳統財會流程中初審甚至終身簽字的諸多環節,節省了相關辦事環節所需的時間(竇曉慶,2019)。我公司以人工智能為技術保障,按照多維精益管理體系變革建設要求,從“統一核算體系、統一業財規則、統一服務平臺、統一進度安排”四個統一方面入手,建立基于RPA的財務管理機器人,對會計核算中業務量大、重復性高、規則清晰的業務進行規則梳理和流程整合,將其改造成一經啟動就能自動執行的機器人,推動財務核算管理向全面協同化、精益化、智能化方面發展。
在統一核算體系方面:梳理本部、市公司、縣公司的財務核算業務場景,以精益核算為重點,以業務活動(環節)管理效率評價為主線,搭建由一套統一的會計科目、一套統一的管理維度構成的核算體系,為財務機器人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在統一業財規則方面:梳理業財信息鏈路建設,統一主數據等管理標準,打通業財信息斷點,實現財務核算對前端業務的準確及時反映,為財務管理機器人應用建立業財交流語言。
在統一服務平臺方面:依據自身財務架構和業務需要自主研發綜合服務器(Server)對財務機器人任務進行管理。在統一進度安排方面。通過綜合評估分析后,采用先試點、后推廣的方式,逐步實現財務管理機器人在省、市、縣三級應用,貫通財務核算業務。
二、具體工作內容
(一)統一核算體系,夯實財務管理機器人應用基礎
以會計科目梳理為起點,通過端到端業務流程梳理,逐一分析不同業務核算方式與規則,最終形成一套業務與財務深度融合的財務核算體系。
首先,成立組織機構,通過三機制推動核算體系建設:一是成立組織機構,推動財務核算體系建設;二是細化工作任務,明確責任和階段目標;三是建立三個機制,保障實施進度和質量。
其次,梳理會計科目,建立業財深度融合的核算體系。一是以會計要素為核心,基于會計六要素簡化會計科目設置,滿足法定報表披露需求。二是實現監管業務與非監管業務信息適度分離。三是適應財政部成本核算制度要求。
最后,開展業務流程梳理,明確各業務環節核算規則,按銷售到收款、采購到付款、工程到資產、資金到控制四大業務循環,開展端到端業務流程梳理。保證工程到資產、采購到付款、資金到控制、銷售到收款流程梳理順暢。
(二)統一業財規則,建立財務管理機器人應用標準
首先,開展財務核算體系穿行驗證,梳理業財鏈路斷點,開展銷售到收款、采購到付款、工程到資產、資金到控制核心業務循環的穿行驗證。完成斷點分析。財務核算信息的精準記錄與自動反映依托于業務精益管理與信息無縫流轉,需要建立業財雙方共同遵循的主數據標準、業務管理規范、信息傳遞規則,夯實財務業務流程貫通和信息轉換的基礎。
其次,統一主數據標準,奠定業財信息貫通基礎一是明確主數據管理范圍;二是明確主數據建設原則;三是明確建設思路和建設內容。
最后,細化業務管理規范,確保前端業務信息準確及時,按照源頭規范、共建共享原則細化前端業務管理規范,疏通前端業務執行與財務核算管理的信息反映鏈路,建立業財信息集成規則。
(三)統一服務平臺,完成財務管理機器人集中管理
首先,建立機器人能力評估模型,建立評估原則。以八大業務循環為框架,建立機器人能力評估模型。八大循環包括存貨與成本、銷售到收款、差旅與報銷、采購到付款、資金管理、總賬到報表、資產管理、稅務管理,涵蓋目前公司的所有財務核算業務。
其次,統一機器人建設方法,完成建設部署。一是統一財務管理機器人設計原則;二是統一財務管理機器人分類;三是統一財務管理機器人業務處理流程;四是統一機器人服務程序,實現集中管理。
(四)統一進度安排,實現財務機器人多層貫穿應用
財務機器人作為一項新興事物,需要經過一個逐步熟悉和成熟的過程。財務部經過充分考慮,采用三個階段開展財務管理機器人建設應用工作。第一階段是試點階段,選取了省公司財務部的3個業務場景開展建設和應用,解決財務機器人建設應用的技術問題。第二階段是擴大應用階段,在省公司試點應用成果的基礎上,開展市公司財務管理機器人試點應用,完成與省公司試點應用對應的市公司側的相關業務建設,最終實現省市兩級業務貫通的財務管理機器人應用。第三階段是全面推廣階段,一方面解決業務數據量大、范圍廣的問題,包括電費重復上交、重復審批的控制優化、電費上交全流程自動化、內部往來全單位推廣實現的優化完善等;另一方面完成財務機器人半自動化向全自動化的升級。
三、實施效果
(一)經濟效益
根據世界企業協會的統計,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里,90%的會計人員從事管理會計工作,75%的工作時間用于決策支持,產生的經濟價值達企業年凈利潤的一半。經過18個月的努力,財務機器人工作覆蓋率30%,按2018年公司年凈收入1.3億元計算,共提升公司經濟價值1950萬元。
此外,財務機器人的使用免于財務人員被基礎性工作占用大量時間精力,在節約人力成本的同時,可以提高員工薪酬福利,還能極大程度地降低企業時間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隱形成本。
(二)管理效益
截至2019年8月底,財務機器人陸續投入使用,共處理單據約9萬條。我公司通過流程自動化技術探索應用,通過對本公司和所屬5個地市供電公司的往來業務等流程自動化,完成了上千億資金的安全調轉。冀北本部月均單據處理量逾5千條,業務單據處理率達100%,容錯率日漸提升,在月結年結等工作期間有力支撐部門業務工作。通過應用財務機器人技術,并不斷完善程序性能,我公司本部每月準確接收審批下屬資金逾十億計。
隨著財務機器人的應用和普及,財務機器人取代傳統財務人員進行部分日常或其他的賬務管理,提高了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傳統財務會計從核算職能淡出,更多的財務工作精力與關注逐漸在財務預測、分析、決策等財務管理領域釋放,促進財務人員向附加值更高的管理會計轉型。
結語
本文對財務機器人在本公司的使用做了一定的研究分析,得出財務機器人的投入和使用,可大大規避一些人為操作上的失誤,以及瞞報,謊報的情況出現,對公司財務管理起到了更加嚴格的督促作用,且同時也縮減了申報流程,對財務的分配更加明確化,清楚化,提高了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可促進財務管理會計的轉型。
參考文獻
[1]曹靜,周亞林.人工智能對經濟的影響研究進展[J].經濟學動態,2018(1):103–115.
[2]竇曉慶.淺論大數據驅動企業智能財務發展的思考與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14):97.
[3]李聞一,于文杰,李菊花.智能財務共享的選擇,實現要素和路徑[J].會計之友,2019(8):19.
[4]陸興鳳.財務轉型背景下構建智能財務分析的對策研究[J].商業會計,2019(22):34.
[5]張慶龍.企業應以財務共享構建智能財務決策的數據基礎[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7):30.
[6]Dirican,C.The impacts of robotic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business and economics.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195):564–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