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轉轉
摘要:隨著我國鋼鐵企業的不斷建設發展,我國加強了對鋼鐵企業內部稅務控制管理。本文針對鋼鐵企業稅收內部控制的管理現狀和存在風險進行分析,分析了優化鋼鐵企業內部稅務控制的措施建議,現將其分析闡述如下。
關鍵詞:鋼鐵企業;稅收內控制度設計;防范稅務風險
引言
鋼鐵企業是我國經濟建設管理的重要工業企業,其對優化我國經濟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繳稅納稅也是部分地區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柱,鋼鐵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經濟發展實力,抓住經濟建設管理關鍵,不斷提升內部稅務風險控制和管理,以此來推動企業的經濟管理質量。本文對鋼鐵企業稅收內控的制度設計和防范重點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對鋼鐵企業的建設發展提供幫助。
一、相關概念分析
(一)稅收內控制方式
稅收內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股東大會以及監事會等主要掌控,經決策機構以及鋼鐵企業內部員工共同實施的控制管理方式,其目的是保證企業減少稅負風險,提升稅務管控的能力,實現稅務創收的目標所執行的一系列企業的管理流程以及規范管理活動。
(二)企業的稅負風險
企業的稅負風險是基于納稅需求所存在的稅金風險。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企業的納稅行為失誤,沒有遵循國家的對應規范制度,或者是執行過程中出現遺漏,偏差問題,導致企業遭受稅務稽查風險。企業也因此面臨著補稅,罰款以及加收滯納金等處罰,嚴重時候還可能面臨著刑事責任。其次是企業的稅務管理方法不當,企業沒有合理采用稅收政策,出現了多繳納稅收或者是加重了不必要稅收的問題。
二、分析稅收內部控制以及稅務風險管理之間的關系
企業稅務風險是一個廣泛的風險體系,其建立在稅收內部控制的基礎上,也是現代稅務管理工作的必然延伸內容,其涵蓋的內容比常規化的稅務控制管理更加廣泛和深度化,且企業的稅負風險也包括內部控制體系以及稅務管理內容,企業也要注意防范危險問題,及時處理稅負危機,最重要的是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合理地控制不良影響,將所有的稅務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且稅收管理的內部控制體系的綜合化建設也需要借助企業的內部財務干預措施,通過結合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經營模式,企業性質等途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尤其是企業規模大,工作人員多的鋼鐵企業,更應當在控制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做好合理的內部控制措施管理工作。
三、結合鋼鐵企業的稅務管理角度來優化稅負風險管理
(一)分析鋼鐵企業的生產管理特點
鋼鐵企業是國家的重要能源企業之一,主要的生產成本包括了鋼鐵生產中的煉鋼,煉鐵以及動力原料,機械設備以及對應的維修內容,生產身纏中的一部分,且運輸成本,儲蓄成本也影響著企業的經濟發展。從原料的投入到最終加工成可用的鋼材,全周期的生產流程復雜,涉及內容多,資金流轉大。
在生產管理中,鋼鐵企業的生產內容多,涉及工序復雜,要求嚴格,經過長時間的工作銜接和信息管理,整個生產過程資金流轉大,涉及的內容廣。此外,生產管理過程中也牽涉到較多的環節和內容,都對整個生產成本造成影響。我國大多數鋼鐵企業多注重生產效益和銷售結果,沒加強對每個工作細節的監督管理,也造成了成本消耗不合理的問題,其多認為成本控制管理沒有必要,嚴重阻礙了企業的資金運算管理。
(二)內部稅務內控制度的制定必要性
鋼鐵企業肩負著較大的稅務資金重任。值得注意的是,稅務政策的復雜性和鋼鐵企業的生產管理流程以及信息量,財務核算等方面有重要的影響,這也讓鋼鐵企業的涉稅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為了加強稅務風險管理和建設,鋼鐵企業要注意企業風險管理和內容,不斷完善企業的稅負風險以及防范措施,以此來提升和優化鋼鐵企業的稅務管理質量。目前,我國執行的制度是“稅收征稽”工作模式,其處理環節多,涉及單位多,出現的涉稅違法問題依舊常見。若遇到了稅收稽查問題,也會對企業的信譽,經濟,生產狀態造成直接影響,建議對應的單位建立科學化的內控管理體系和制度,開展針對化的科學化的內控制措施,以此來優化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合理,規范化,持久化地促進企業走向可持續發展長久化規范運行的道路。
(三)“營改增”下,鋼鐵企業的稅收制度變化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發展,我國推動了營改增制度的變化和推行,且針對鋼鐵企業的稅務的變化情況,制定針對化的稅務管理措施。針對國家稅務政策的變化,對應的企業要注重政策的稅務管理,針對流轉稅務稅負變化,加強和鋼鐵企業的管理分析,了解經濟效益的變化情況。通過采取營改增的政策,讓企業的稅收壓力得到了緩解,通過采用合理的稅收策劃等方式,完善了企業分散經營風險,也實現了流轉稅務的進一步管理。
四、分析我國鋼鐵企業的稅務管理存在問題
(一)鋼鐵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
鋼鐵企業的生產工序復雜、部門多、專業技術多,且稅務監督體系不完善,十分容易造成稅務策劃方案管理問題,例如在資金收復,財務核對等方面容易出現資金審核漏洞,嚴重威脅著企業的資金管理,投資籌措以及收益分配的糾紛問題,嚴重威脅著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
(二)國家政策的變動導致的稅務風險
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必要階段。對應的稅務部門也制定了可行的稅務監督管理體系。但是,結合時代的建設發展需求,稅務發展時候依舊存在較大的風險。對應的單位應當結合時事政策,制定可行的稅務管理制度和規范,加強鋼鐵企業內部的稅務管理,讓管理人員及時掌握最新的稅務法律法規,避免稅務法規的錯用濫用風險危機,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影響。對于鋼鐵企業而言,國家的稅務變動對鋼鐵企業的經濟有杠桿作用,若在較短的時間內沒有對國家的政策變化制定合適的變動機制,企業的經濟政策發展也會發生直接變化,從而加重了企業對國家稅務控制的動力,此外,針對國家稅務人員的管理和動態化變化,企業的稅務決策,企業的變動以及經濟化變化也會產生直接變化,稅務的濫用錯用都會對鋼鐵企業帶來嚴重的影響。
(三)鋼鐵企業納稅意識薄弱
鋼鐵是國家的重要企業,大部分企業都是黨中央或者是地方投資所建設的。這些企業的“后臺硬”因此也有吃皇糧的意思,也將企業的稅務管理當作是不必要的舉措。在納稅方面,部分企業管理人員目光淺短,思想狹隘,想方設法逃稅避稅,偷稅減稅,這些問題嚴重干擾著企業的發展進步,且一些企業多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多和稅務機關一起做假賬,不斷偷稅漏稅,讓其累計稅收收益。實際上,這種行為想法是違法的,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其發展方向和國家的經濟建設方向不一致,且導致了嚴重的思想漏洞,整個思想教育模式落后,跟不上稅務政治的調整,導致了嚴重的稅務風險管理問題。
(四)企業的發展實力問題
結合企業現代化的經濟發展趨勢來看,鋼鐵企業的生產工序復雜,內部單位多,部門之前相互獨立,經濟管理難度大,且缺少稅務監控和交流溝通,嚴重導致稅務管理人員和策劃人員的工作發揮失常。針對企業經濟發展的實力和方向,若沒有采用針對化的管理措施,制定可行的發展規劃方向,也會直接引起鋼鐵企業產生嚴重的稅務管理漏洞。
五、對于優化鋼鐵企業內部稅務監督管理防范措施建議
建議企業要不斷提升內部稅務的監督洞察力度,無論是哪種性質的企業,都需要加強風險應對管理,建議企業緊抓稅務風險建設管理,做好稅務監督以及風險預警管控,且針對不同的風險措施采用可行的機制和管控力度,最終讓鋼鐵企業完成對應的風險監督和管控任務。
(一)建立合理的稅務風險評估體系
建議基層單位做好數據監督分析和評估措施,采用可行的措施制度,做好企業防范以及稅務管控,也積極落實企業風險管理以及稅務評估,針對可行的措施計劃,全面綜合,切實可行地了解企業內外環境中的相關信息,最終評價企業的實施稅務管理的目標和影響質量,落實企業風險管控的執行措施和策略。
(二)做好稅務的監督管理工作
針對稅務風險制定可行的預警監控體系,以保證在納稅義務開展前,做好對應的財務會計管理,稅收數據研究和管理,并通過對應的正常值的比值進行針對化研究,其對其中存在的風險以及項目管理特點進行對比,對稅務設計和管理的流程,控制方法制定可行的研究政策和制度,制定具體的措施指標以及管控重點,也將潛在風險控制在企業的承受范圍內。
(三)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
供應方的改革促進了鋼鐵公司的合并和重組,也為企業的稅務建設管理重構奠定了基礎。首先,鋼鐵公司應考慮并購和兼并的形式,并利用稅收優惠。例如,公司使用資本支付方式,現金不參與合并和收購。沒有資本收益的交易也免征增值稅。在兼并重組過程中,鋼鐵集團還必須根據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商業范圍,重新調整對公司有利的經營方式。例如,通過外包將低效環節與生產分開,充分利用優質鋼產品的優惠稅收退稅政策,重點生產高科技產品,例如焊接的鋼管精密和單晶硅晶片,并試圖改善主鋼。其次,借助產品的競爭力使產品保持適銷,轉移消費者承擔的稅收負擔。最后,即使鋼鐵市場處于衰退中,商業運營也無法停止,對應單位要繼續利用“互聯網+”優勢,加強其主要業務的電子商務并實施產業多元化戰略,繼續積極投資。鋼鐵公司有巨大的融資需求,需要更多的金融服務。相反,其他輔助產業對第三產業的投資不足。在發現結構變化的基礎上,企業可以調整資源,為第三產業分配專業人員,并幫助制造業。在“企業對企業的全面改革”之后,服務業和金融業也被納入增值稅范圍。鋼鐵公司的多元化經營有利于減輕支持產業的稅收負擔,促進鋼鐵制造業向服務業的發展,可以有效提高主要產品的附加值。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現代化經濟發展,鋼鐵企業加強了稅務監督和管理,為了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綜合化發展,建議基層單位加強稅務管理,規避偷稅漏稅行為,改變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最終為促進企業的現代化建設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桐桐.鋼鐵貿易行業信用風險特殊性分析——以相關企業重大風險事件為例[J].冶金經濟與管理,2017(01):15–18.
[2]王小彬.論財務人員的“天道酬勤”和“寧靜致遠”[J].現代國企研究,2017(10):95.
[3]吳聆.作業成本法在高新技術企業內控中的應用探究[J].財會學習,2018(35):247+249.
[4]陳惠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執行在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性[J].現代經濟信息,2013(11):128.
[5]陳克新.2017年中國鋼材市場四大展望[J].資源再生,2016(10):30–32.
[6]肖惠群.神戶制鋼數據篡改案的啟示[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35):154–156.
[7]王立萍.企業資金運營的稅收籌劃問題討論[J].財經界(學術版),2016(11):328–329.
[8]牟丹丹.鋼鐵企業稅收籌劃意識提升企業效益[J].中外企業家,2017(04):98+114.
[9]王建坤.淺談鋼鐵企業后勤服務公司的稅收籌劃[J].冶金財會,2017(0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