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沛娟
摘 ?要:語文的閱讀教學離不開我們“和”文化,一個中國人就應該從小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我們語文教師更在“和”文化的傳承上做一點點努力。設計問題,讓“和”文化的美敲開孩子的心靈;學習質疑,做學習的小主人,讓孩子能主動融進“和”文化之美;嘗試寫出自己的體會,讓“和”文化得以傳承。
關鍵詞:“和”文化;傳承;閱讀習慣;理解與運用;設計問題;學習質疑;體會
“和”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范疇。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曾指出:“教育就是培養學習習慣。”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也明確指出:“培植熱愛祖國語言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語文的閱讀教學離不開我們“和”文化,一個中國人就應該從小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我們語文教師更在“和”文化的傳承上做一點點努力。因此,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教會學生動筆墨讀書。這既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又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是“和”文化傳承上的關鍵。那么“和”文化研究中,我們的閱讀課堂如何改進?
一、設計問題,抓住問題去讀書,動筆劃文章中的相關句子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漸漸養成抓住問題去讀書,并能動筆在文章中劃出相關的句子或寫寫關鍵詞等的習慣,讓“和”文化的美潤物細無聲式地敲開孩子的心靈。
例如,在教學本冊《鳥的天堂》一文時,我先設計了以下的問題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解決:①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分別在什么時候?②每次看到什么景物?每次的感受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請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這些問題讓學生有目的地讀書,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同時讓學生養成邊讀邊思考的閱讀好習慣,也帶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認真地學習課文等。這樣學生很快就能順著教師的指導去學會知識,學會理解詞語,體會句子的意思,更懂得用詞的準確性。又例如,當學習到“‘鳥的天堂真是鳥的天堂啊”這句子時,先讓學生質疑問難,如為什么前一個“鳥的天堂”用上引號,而后一個沒有用呢?然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通過劃詞、句來理解詞語,體會其中的意思。有目的地“放”與“收”,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說說自己的見解。這讓學生覺得自己得到老師的重視,從而在學習上更顯順利。
二、學習質疑,做學習的小主人,養成動筆墨讀書的好習慣
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質疑的習慣,并嘗試通過讀課文或合作交流與學習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專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讓孩子能主動融進“和”文化之美。因此,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多種形式去閱讀課文是必要的,這是給學生有充足的閱讀時間,去熟悉教材,同時也為下一步的質疑問難打下基礎。同時,通過閱讀的過程中,直覺去感受,憑記憶表象、迅速聯想;想象,并進行質疑。放手交給學生,這是關鍵。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加強學習的信心,提出自己的疑問來了,如學習本冊中《一夜的工作》時,讓學生先就題目質疑,如誰一夜的工作?他一夜都是怎樣工作的?……并誘導學生通過讀課文自己找答案,教師的重視讓學生更重視自己提出來的問題,那就不可以馬虎對待,有了動筆讀書的習慣,學生也會自然拿起筆“動”起來。可能開始訓練時,質疑效果不大好,當學生表現好或者一遇到好問題,就立刻表揚并相機教育學生如何去質疑,特別是怎么樣才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等。
如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這更是閱讀理解的關鍵,同時也是如何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切入點。因此閱讀教學“質疑”非常重要,通過多讀,讓學生熟悉教材是為下一步質疑打下基礎。但“質疑”的關鍵還是老師的引導。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培養學生自主深入感悟課文的關鍵。這就要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熟讀透課文。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情況就句子或其中的某一些詞語提問。古語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情感的閱讀更是閱讀理解中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學好語文還必須多讀多背多寫,自己不讀不背不寫,光聽老師講得天花亂墜,是學不好語文的。認真聽講固然是重要的,但自己動口動手動腦更重要。
三、嘗試寫出自己的體會,這是動筆墨課書的高層次鍛煉
為了讓學生的語文素質得到提高,我常勇于實踐,為探索研究新教法、新課型作出嘗試。嘗試讓孩子去創作,進一步品味“和”文化之美,讓“和”文化得以傳承。我利用早讀、午讀的時間,進行每日的“新聞播報”“新聞評論”等活動,鍛煉學生的概括事件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利用上課前三分鐘,讓學生主動上臺發言,談談自己讀書看報時摘抄下來的名言警句、美文片段等。特別開設形式多樣的課。如:①讀報方法指導課,與學生一起探討讀報的方法,談談讀報的興趣、收獲等;②專題新聞評論課,選擇一些學生普遍關心的新聞話題——“上網對學習有益還是有害”“小學生應不應該辦生日會”“七嘴八舌話環保”等,開展辯論會;③美文時文賞讀課,從報刊、雜志、電腦上,挑選一些優美的時文、美文,印發給學生欣賞。同學們就文章的主題、選材、語言、修辭等內容,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在通過讀的過程中,直覺去感受,憑記憶表象,迅速聯想,想象、領悟文章的內在意蘊;④寫寫讀書心得或體會。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會愛上讀書,同時愛上寫作文。
在平時的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不動筆墨就不讀書”這是閱讀的好習慣,同時也是作文教學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