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咸鋒 朱毅杰 曾 刊 賴文娟
(1、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第五八研究所,四川 綿陽621000 2、浙江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0000)
隨著武器裝備自動化、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火炮首發(fā)命中以及連續(xù)打擊能力的提高,對火炮的操瞄精度要求增高,調炮精度、復瞄精度成為其關鍵性指標。目前對火炮調炮精度的測量方法有單經緯儀測量系統(tǒng)、雙經緯儀測量系統(tǒng)、全站儀測量系統(tǒng)等。復瞄精度的測量沿用的調炮精度的測量方法,但復瞄精度在實際的測量過程中,測量方法有所不同,其間存在較大的系統(tǒng)誤差以及隨機誤差。為降低誤差影響,在雙經緯儀調炮精度測量法的基礎上,研究分析了各主要的誤差來源,提出了復瞄精度測量方法,降低了誤差,提高了測量準確度。
雙經緯儀調炮精度測量系統(tǒng)由兩臺經緯儀(或全站儀)、便攜式PC 機、測量軟件、調試線纜等組成。
雙經緯儀檢測系統(tǒng)利用經緯儀測角功能對身管軸線進行角度測量,通過測得的角度求得身管軸線的方向角和高低角。雖然兩經緯儀架設時不能保證其回轉中心點在同一水平面上,但根據(jù)經緯儀測量原理可知其測得的方位角不受此影響,高低角需要避免交叉使用。為描述簡潔方便,假定兩經緯儀回轉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
如圖1 所示:

圖1 雙經緯儀檢測系統(tǒng)原理圖
O1、O2為兩臺經緯儀的三軸中心,以點O1和點O2連線為X軸,過O1點的鉛錘方向為Z 軸,右手法則確定Y 軸建立如圖所示坐標系。P1和P2是身管上的兩觀測點,其連線與身管軸線平行。點P1'、P2'是點P1、P2在XY 平面上的投影。點P1'是點P2在直線P1P1'上的垂足,直線P1'P2'與X 軸交與點Q,則方位角為θ 為∠O1QP1',俯仰角為φ 為∠P1P2P1'。
O1點觀測到P1點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為α1、β1,O2點觀測到P1點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為α2、β2,O1點觀測到P2點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為α3、β3,O2點觀測到P1點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為α4、β4。根據(jù)空間幾何關系,可推導出方位角θ 和俯仰角φ:


調炮精度的測量是將經緯儀架在合理的位置,然后測量身管運動到不同目標位置時的準確度。復瞄精度的測量與調炮精度不同,復瞄精度是指火炮在射擊后自動修正射向的精度指標,是測量身管在擊發(fā)前后的偏移量。在復瞄精度的測量過程中,經緯儀布站距離一般為6~10 米,由于兩次測量之間火炮需要發(fā)射一枚炮彈,為保證測量設備不受沖擊波影響,常將測量設備搬離至安全區(qū)域,擊發(fā)完畢后再重新架設經緯儀。工程試驗中常采取固定點經緯儀架設法,固定經緯儀支架與地面接觸的三個點,或全站儀中心點等,使兩次架設經緯儀的三軸中心連線保持一致。
其通常的測試步驟為:
(1)選取觀測點,架設經緯儀,調平對瞄;
(2)火炮運動至目標位置,啟動自動復瞄功能;
(3)經緯儀測量火炮方位角和高低角;
(4)測量完畢后撤走經緯儀,火炮擊發(fā)并自動復瞄;
(5)經緯儀架設回原位置,調平對瞄后,進行第二次測量;
(6)重復4-5 步驟直至完成一組測試。
在雙經緯儀調炮精度測量過程中,存在經緯儀自身測角誤差、經緯儀調平對心誤差、操作者觀瞄誤差及布站方式誤差等方面。雙經緯儀復瞄精度測量過程中,除了上述誤差外,還存在經緯儀架設誤差,測繪點選取誤差等。其中已有大量學者對前四種誤差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較好的優(yōu)化方案,本文著重對后兩種誤差進行分析。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因場地條件、試驗設備、操作人員等因素,導致經緯儀架設誤差過大。全站儀可利用觀測地面坐標點的方法,使回轉中心保持一致,減小架設誤差,也可采用定點標桿法測量經緯儀架設誤差δ1。
選取兩定觀測點Q1、Q2,射擊前經緯儀三軸中心為Q1、Q2,利用雙經緯儀調炮精度測量法可測得經緯儀三軸中心連線、Q1、Q2與定點Q1、Q2連線的夾角θ1。設備撤走執(zhí)行射擊任務后,經緯儀重新架設,三軸中心點偏離至O1'、O2',此時測得Q1'、O2' 連線與定點Q1、Q2連線的夾角θ2,如圖2 所示。則可計算出經緯儀架設誤差δ1=Δθ=θ2-θ1

圖2 經緯儀架設誤差測量原理圖
在調炮精度、復瞄精度實際測量中,由于無法直接測量身管中心軸線,通常是在身管表面選取觀測點P1、P2,使得P1、P2連線與身管中心軸線平行。此時P1、P2連線可近似代替身管中心軸線。實際測量中,由于條件限制,觀測點P1、P2處身管半徑、R1、R2不相等。火炮射擊后,火炮姿態(tài)若發(fā)生變化,橫傾姿態(tài)角為γ,觀測點P1、P2移動至P1、P2',如圖3 所示。此時引入方位角誤差δ2、高低角誤差δ3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


圖3 測繪點選取誤差測量原理圖
此軟件是在Windows 系統(tǒng)下,基于VC 的MFC 對話框類的Win32 可執(zhí)行程序,在調炮精度檢測功能基礎上,增加復瞄精度檢測的誤差補償功能。實現(xiàn)了數(shù)據(jù)采集與記錄、誤差補償、結論計算等。
其界面如圖4 所示。

圖4
使用該雙經緯儀復瞄精度檢測系統(tǒng)對某車載火炮復瞄精度進行了多次測試,其檢測結果如表1。

表1 復瞄精度測試結果表
該檢測系統(tǒng)根據(jù)工程實際需要,在調炮精度檢測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能夠勝任復瞄精度檢測任務,并成功應用于某型號項目的研制和生產過程。其檢測數(shù)據(jù)的自動采集提高了工作效率,對誤差的優(yōu)化補償克服了試驗條件、測試環(huán)節(jié)的不利影響,提高了檢測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