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平 胡世家 曾 力 柯玉彪 楊關鍵
(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四川 閬中637402)
Y氣田屬于高溫高壓氣田,氣田采用“三級節流、兩級加熱”方式進行輸氣,現有33 臺加熱爐設備,氣田開發中,加熱爐在阻止天然氣水合物的生產、單質硫的析出,恒溫控制、自控聯鎖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加熱爐設備通過燃燒凈化后的燃料氣,為每口井二、三級節流后酸氣提供熱量,防止氣體溫度過低形成水合物。加熱爐運行過程中存在熱效率過低、加熱后局部溫度過高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加熱爐燃料氣消耗量增大,而且制約了氣田生產能力,系統分析問題要因,并針對性做出整改措施對氣田加熱爐的設計起著借鑒作用,對后期生產效果、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具有重大意義。
Y氣田采用“三級節流、兩級加熱”方式進行輸氣,加熱爐是重要的保溫工藝。氣田加熱爐統一采用燃料氣進行供氣,統計結果顯示2018 年加熱爐燃料氣用量為502.69 萬方,投入費用高達603.22萬元,投入費用大,有必要進行優化改進以降低投入成本。
影響加熱爐燃料氣用量高原因很多,采用“5M1E 法”分析出原因主要有6 點。采用理論分析、現場試驗等方法確定影響加熱爐燃料氣用量高要因共3 點,包括加熱爐爐膛積碳、加熱爐溫控閥無法實現自動控溫、部分氣井酸氣管道溫壓參數不匹配。
由于受環境和調產影響,當所加熱的氣體溫度過低或者氣體流量過大時,水浴溫度上升較慢,煙道和爐膛的溫度也不高,燃料氣燃燒產生的尾氣和水蒸氣通過煙道排出較慢,且容易在內部聚集,爐膛與外界空氣形成的負壓差過小,導致進入加熱爐的空氣太少,不足以保證燃料氣充分燃燒而產生積炭。產生的積炭顆粒長時間堆積在加熱爐爐膛和煙道中,爐膛和煙道空間面積減少,阻礙了空氣流通,導致加熱爐熱效率降低。部分氣井加熱爐爐膛內積灰厚度達15~20cm,煙道內積灰厚度達10cm,爐膛積炭后,產生的積炭顆粒長時間堆積在加熱爐爐膛和煙道中,大量積灰和沉積物導致爐膛和煙道空間面積減少,導致增大燃料氣用氣量時,加熱爐水浴溫度無明顯變化,水套爐熱效率低。
當氣井溫度控制投到自動控制時,閥門在10%和90%二個點之間動作頻繁,達不到穩定調節管道酸氣溫度的目的。為了保持加熱爐的正常運行,溫控閥只能置于手動狀態。燃料氣用量取決于溫控閥的開度,溫控閥手動調節受操作人員業務能力影響大,手動狀態下常常出現加熱爐出口酸氣溫度高于50℃,而未及時將溫控閥開度減小,造成燃料氣的極大浪費。

圖1 Y-1H 井加熱爐積銹嚴重
氣田為了避免水合物生產,加熱爐溫控閥開度大,各級壓力溫度參數不匹配,部分氣井由于井口溫度高,實際加熱后出站溫度達到50℃以上,造成燃料氣浪費。
針對加熱爐積炭積銹問題,一方面利用高壓水定期對加熱爐爐膛和煙道進行清洗,保證加熱爐爐膛和煙道暢通;另一方面在加熱爐爐頭部位加裝風扇,同時調整混合器風門調節燃料氣與空氣混合比,保證加熱爐燃燒所需的氧氣供給充足(圖2~3)。措施應用后氣井熱效率增加5.57%~14.71%,清洗后熱效率達到90%以上,燃料氣節約4.06~10.47m3/h,效果較好。

圖2 高壓水射流清洗加熱爐煙道
針對氣田加熱爐溫度無法實現自動控溫導致燃料氣浪費的情況,在原加熱爐PLC 程序基礎上,對每個單PID 加入數模運算,將設定的SP 值和PV值與PID的輸出關系進行結合產生一個新的SP 值,讓控制回路能夠提前預知溫度的變化,再進行相應的動作(圖4)。

圖3 加熱爐加裝風扇

表1 加熱爐爐體清洗前后燃料氣用量對比
根據工藝提供的相關溫度要求,將出口溫度控制值設置為38℃,將三級節流后溫度設置為28℃,為使出口溫度及三級節流后溫度為主控,將水浴溫度設定值拉高,設為70℃。加熱爐溫控閥實現自動控溫后,與優化前相比,節省了大量的燃料氣,優化前加熱爐燃料氣量為1100-1300m3/d,約為50m3/h,通過優化后在此工藝條件下燃料氣流量為900m3/d,約為37.5m3/h,年節約燃料氣109500m3。

圖4 Y 氣田優化的加熱爐溫度控制系統
措施一:優化二、三級節流閥開度。
根據普光氣田的經驗,壓力節流比(節流閥前壓力除以節流閥后壓力)大于等于1.5,溫度低于20℃時,單質硫析出概率大,容易導致酸氣管道發生單質硫堵塞;除此之外,節流比大會導致節流后溫度下降快,也容易形成水合物堵塞。因此,優化二、三級節流閥開度的先決條件是保障酸氣管道不發生單質硫、水合物沉積堵塞,因此需盡量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①二級節流閥壓力節流比低于1.5,三級節流閥壓力節流閥低于1.5;
②運行壓力18-22MPa 時溫度高于22-26℃,運行壓力9-13MPa 時溫度高于18-20℃,運行壓力5.0-8.4MPa 時溫度高于14-19℃。由于集輸管網壓力及氣井本身地層能量大小差異,根據Y氣田目前氣井油壓情況,建立了不同油壓范圍下氣井一級后壓力、二級后壓力控制表(表2)。

表2 氣井各級壓力建立要求
措施二:停運部分高產氣井加熱爐。
為優化場站工藝流程溫度,停運井口油溫高于60℃且二級節流后溫度高于50℃氣井加熱爐,停運加熱爐7 臺,燃料氣用量累計節約61.4m3/h,達到了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的目的。
本著成本最小、對生產影響最小且效果最好的原則,對加熱爐熱效率、加熱爐溫度控制系統、加熱爐二、三級節流閥之間溫壓參數等方面進行逐一優化,對比2018 年10 月燃料氣用量44.66 萬方/月,優化后2019 年10 月燃料氣用量為30.7 萬方/月,用氣量相比于2018 年總用氣量降低了26.7%,效果顯著。
4.1 影響加熱爐燃料氣用量因素多,重點分析出要因是關鍵。采用消除加熱爐積碳、加熱爐自動控溫等對策進行優化改造,有效降低加熱爐燃料氣用量26.7%,應用效果良好。
4.2 自動控溫技術是實現加熱爐溫度控制的關鍵,能夠有效控制集輸管道溫度,保障天然氣安全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