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北
(江蘇凱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鎮江212000)
在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現澆箱梁憑借施工成本較低、穩定性好的優勢在道路、橋梁等工程建設中得到積極應用。預應力現澆箱梁的應用不但可以增強工程項目的結構穩定性,而且還可以有效改善工程項目的美觀性,施工便利,非常適用于橋梁建筑項目。此外,現澆箱梁也廣泛用于高速公路工程。為了有效保障工程的施工質量,有必要針對現澆箱梁的施工質量控制進行深入探討。
某國道互通區有橋梁兩座,箱梁梁高1.8m,頂板、底板厚度分別為28cm、25cm,腹板厚度為48cm,懸臂外伸長1.78m,采用高度相等的單箱單室斜腹板截面,單幅橋標準頂寬、底寬分別為12m、4.82m,橋面單向橫坡為4%,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0,總共396m3,采用盆式橡膠支座。分兩次澆注,第一次澆注至腹板位置倒角下部,第二次澆注頂板,如圖1 所示。

圖1 兩次澆注示意圖
(1)結合工程實況及施工材料配置,選擇使用碗扣式鋼管支架,鋼管規格為Φ50mm×3.7mm,鋼管壁厚至少為3.0mm。底腹板變截面以及箱梁橫隔梁支架立桿步距設為0.8m×0.8m,底腹板其余部位支架立桿步距設為0.8×1.1m,橫桿步距設為1.4m,箱梁翼板支架立桿步距與橫桿步距與第腹板其余部位相同。
(2)上端與下端都安裝可調節支托。用槽鋼做頂托縱梁,用規格為12cm×12cm 的方木作為橫向分布梁,梁與梁之間距離為32cm,采用厚度為20mm 的竹膠板作為支架模板。
(3)為了提高支架結構的穩定性,其底部與地面37cm 范圍內使用規格為Φ50mm×3.7mm的鋼管布設縱向與橫向的掃地桿,縱向與橫向掃地桿之間的距離不超過4.7m,每一步都和碗扣立桿扣接,在支架的下、中、上部位使用規格為Φ50mm×3.7mm的鋼管布設三層水平方向的剪刀撐。
(4)在縱橋向、橫橋向設置垂直方向的剪刀撐,剪刀撐桿距不超過4.7m,其與地面的角度在45°到60°之間,用規格為Φ50mm×3.7mm 的雙鋼管構建墩身抱箍,連接施工完畢的橋梁墩柱與支架,使兩者合為一體,墩身、抱箍之間要保證連接的牢固性。
在安裝支架前應該認真制定施工方案,確保每一個施工人員都掌握施工注意事項。
(1)本工程的支架頂部使用可調托座和槽鋼作跨梁,確保立桿傳遞支架上部的荷載;在完成一個搭建步驟后,要根據表1中的標準檢查施工是否合格,表中h 表示步距;H 表示支撐架高度:I 表示跨距;L 表示支撐架長度。

表1 支架搭設檢查項目及允許偏差
(2)扣件和支架立桿必須牢固連接,不能隨意拆除;需使用Φ50mm×3.7mm 規格的鋼管,支架頂層可調支托和橫桿之間的距離不得超過72cm,否則需要用Φ50mm×3.7mm的鋼管增設縱向、橫向的頂部加強連桿。
(3)在支架外側周邊與內部布設縱向、橫向和水平剪刀撐;同步假設支架和剪刀撐。確保剪力撐滿足前后、上下連續的標準,并且長度符合施工標準,避免剪刀撐在斷面內造成空檔的問題。
應該嚴格依照相關規定開展施工原材料質量控制試驗,并將得到的結果以報告形式上報,從而有效控制施工質量。
(1)施工原材料檢驗,如表2 所示。

表2 現澆箱梁施工原材料檢驗項目
(2)混凝土配合比試驗,經過監理工程師批準混凝土配合比后才能按照配合比使用。制作箱梁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的試件,開展試驗檢查5 天、7 天、10 天、28 天各個時間段的混凝土強度及彈性模量,采用與梁體混凝土一致的混凝土試塊,采用同樣的澆注方法,設置同樣的養護條件,在監理工程師的監督下依照技術規范進行。
地基處理關系到支架的穩定性。因此,在搭建支架時應先作好地基處理。
(1)為加強地基的密實性,清理地基表面泥土,然后用壓路機壓實。在地基中換填至少厚度為12m 的風化石渣,并用壓路機壓實,在其上鋪設厚度為12cm 的C20 素混凝土進行硬化處理;針對局部比較薄弱的地基區域,應該先清除薄弱部位表層土體,換填碎石,再鋪設厚度為12cm 的C20 素混凝土以硬化地基土體。
(2)在換填碎石渣的過程中,要確保其厚度不超過42cm,確保地基承壓力超過320kPa,在地基兩邊布設1:1 斜坡,用混凝土進行硬化處理。
(3)施工過程中往往要設置專用的泥漿池,在進行鉆孔作業時,要先清除泥漿池中的淤泥,在回填碎石渣,分層夯實。
為避免支架地基出現積水現象,應該設置2%的地面橫坡,在地基兩側開挖0.6m×0.6m 的排水溝,用于排水。
由于支架的底部分為兩個區域,整個支架布局分為60cm *90cm、0cm * 120cm 兩種布局,與基礎對應,分別選擇一個位置實施支架預壓。在開始預壓前需要設施沉降觀測點,通過水準儀加微測器進行監測,每個斷面設置至少5 個監測點。在支架上部和下部相應位置觀測沉降,確保沉降量、彈性變形、非彈性變形等參數符合施工設計要求。
預應力管由波紋管制成,預應力管位置根據施工設計要求精確定位和布設。為了確保施工時預應力管的位置不出現偏移,定位鋼筋之間的縱向距離直線部分不超過0.8m,彎曲部分不超過0.5m,且要確保徑向坐標無誤。錨墊板牢固安裝,與孔道對齊,并垂直于孔邊緣。
(1)生產混凝土之前需要全面檢查原材料的類型、規格等,同時檢查施工設備,制定應急計劃,以確保穩定連續生產,對相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2)箱梁混凝土采用兩步澆筑方法,第一次澆筑底板和腹板混凝土,第二次澆筑屋頂板混凝土。
(3)泵車用于混凝土垂直運輸,罐車用于混凝土水平運輸。使用四臺汽車泵同時澆筑,泵車分別位于箱梁的南側和北側。基本澆筑原則在縱向上對稱,在橫向上平衡,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
(4)混凝土澆筑的垂直澆筑順序是從下到上,水平澆筑方向是從外到內。
(5)混凝土振搗器應與側模板保持5cm~10cm 的距離,以避免與模板、鋼筋等部件發生碰撞。插入式振搗器的插入點需均勻分布,行進距離不得超過工作半徑的1.5 倍。振搗結束后,緩慢提起振搗棒使其振動,振搗新混凝土層應該降振搗棒插入混凝土層下方5~10cm,使兩層混凝土充分混合。在快速插入,緩慢提升和振動的過程中,混凝土的振搗時間控制在30~40s 以內,直到混凝土不下沉,表面泛漿,不出現氣泡,不出現氣泡為止,避免漏振、過振。
(6)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倒入網狀混凝土。底板、腹板之間的混凝土必須完整且密實。澆注時,將鋼絲網鋪在底板上,并嚴控底板厚度,底板頂部應緊湊而平整。
(7)澆注頂板混凝土之前,清理接茬部位,再澆注頂板混凝土,待表面收漿干燥后及時覆蓋土工布灑水養護。
箱梁預應力張拉采用智能張拉施工工藝。在執行任何張拉操作之前,應定期校準和檢查千斤頂和機油泵。一旦梁混凝土強度值達到設計中指定的抗拉強度時即可施加拉力。箱梁預應力采用雙重控制,以張力控制為主,以鋼絞線實際伸長率位次要參考標準。
綜上所述,為保證現澆箱梁施工質量,有必要做好施工質量控制。在現澆箱梁施工質量控制工作中,從支架設計、支架安裝、混凝土施工、預應力張拉、灌漿等都是施工控制的關鍵環節,因此,做好重點施工環節的施工質量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箱梁施工質量,并確保橋梁工程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