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圖書館志愿服務研究

2020-09-23 08:18:18王建軍
圖書館 2020年9期
關鍵詞:圖書館旅游服務

王建軍

(山西省圖書館 太原 030021)

1 志愿者與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的定義

志愿者(Volunteers)這一概念誕生于14世紀,通常是指不以物質報酬為目的,利用自己的時間、技能等資源,自愿為國家、社會和他人提供服務的人?,F代志愿服務誕生于19世紀的歐洲國家,逐漸傳播到了全世界。我國最早的志愿服務實踐始于20世紀90年代,雖然起步晚,但是發展壯大的速度十分迅速。尤其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與北京奧運會期間,大量志愿者的加入,使人們開始密切關注這一群體。公民的志愿服務意識自此進一步覺醒,官方的志愿者組織也由最初的社區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逐漸向更為專業化的方向和領域發展,如文化志愿者、旅游志愿者的興起[1]。

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是發端于、發展于公共服務中具有鮮活生命力和蓬勃朝氣的事業,是中國志愿服務的一個重要分支,既一脈相承,共同踐行著“奉獻 友愛 互助 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主要表現為組織特征上的“以政府為主導,鼓勵與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以及服務特征上的“惠民性”和“便民性”。①從概念屬性上來看,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是指利用自己的時間、知識、技能等,自愿、無償為社會或他人提供公益性服務的個人。②從組織特征來說,無論是從國家層面的《志愿服務條例》《文化志愿服務管理辦法》,還是各級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法規,均規定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開展志愿服務事業的主體責任和經費保障責任,它是以政府投入為主要支撐,鼓勵與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公益性事業。③從服務特征上來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具有鮮明的公共服務屬性,主要表現在“文化惠民服務”以及“旅游便民服務”兩個領域。如文化和旅游部印發的《2019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工作方案》明確提出鼓勵各級公共圖書館組建志愿者隊伍,開展講座培訓等讀者服務,鼓勵志愿者參與文明旅游宣傳、講解,傳播文明旅游新風尚等。同時《方案》明確提出了“引導志愿服務項目重點向邊疆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傾斜”。

2 新時代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基本定位和發展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志愿服務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圍繞“志愿服務”發表了系列講話,先后視察撫順雷鋒紀念館,考察天津朝陽里社區,給郭明義愛心團隊、本禹志愿服務隊、南京青奧會志愿者回信,親自點贊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工作者。2019年,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更是勾勒了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頂層設計,明確了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基本定位和發展路徑[1]。

新時代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基本定位:①從個人層面來看,志愿服務是潤物無聲的愛意善舉;從社會層面來看,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核心內容;②從國家層面來看,志愿服務是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構成,更是我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踐行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紐帶。

新時代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發展路徑:①在組織機構上,中國特色志愿服務要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參與”;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也要發揮其“引領、聯合、服務、促進”的基本職責。②在發展方向上,積極響應黨和人民號召,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于國家精準脫貧攻堅戰、美麗鄉村建設等國家戰略。③在服務方式上,做到“三個走進”,即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基層。④在發展目標上,一是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二是通過志愿服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2]。

3 新形勢下開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的必要性

2008年中國志愿服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以來,志愿服務已歷經10余年的迅猛發展。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注冊志愿者超過1億人,全國標識志愿服務組織1.2萬個[3]。志愿服務作為一種新的組織化與社會化動員相結合的機制和方式,已經成為凝聚和服務社會大眾,人人參與、人人可為、人人共享的社會服務事業[4]。

在這支隊伍中,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作為一支新興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中不斷發展、壯大。2012年《關于廣泛開展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的意見》發布后,全國各地公共圖書館掀起了大規模的文化志愿服務創新實踐。各地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文化志愿服務品牌,“春雨工程”“陽光工程”等國家項目正在進一步發揮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在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3.1 破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需要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的參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蔽幕吐糜蔚男枰彩恰懊篮蒙钚枰钡闹匾M成部分,是基礎性的、主體性的需要,而其主要制約因素表現為“發展的不平衡與不充分”,突出表現為供需不平衡。如在文化領域,對特殊地區和人群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不到位、覆蓋不全面,仍舊是一些地方的明顯“短板”;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匱乏,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形式陳舊單一、供給粗放,有的地方長期以來只有固定的幾個節目、幾臺戲曲,農民群眾早已看夠、聽膩[5]。而在旅游領域,也存在著旅游產品供給跟不上消費升級的需求,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跟不上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形勢。

據統計,單就文化志愿者來說,全國注冊文化志愿者已經突破了百萬,而全國文化部門從業人員僅60余萬人,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正在成為公共服務領域的一支重要隊伍[6]。我們迫切需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通過文化精準扶貧與旅游志愿服務,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傳播文明旅游社會風尚。

3.2 “兩法一條例”從國家層面將志愿服務納入公共服務范疇

“兩法一條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志愿服務條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國家倡導和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文化志愿服務。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單位應當建立文化志愿服務機制,組織開展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對文化志愿活動給予必要的指導和支持,并建立管理評價、教育培訓和激勵保障機制?!蔽幕驹刚咦鳛樯鐣α繀⑴c公共文化服務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和支持。

《公共圖書館法》第四十六條明確規定:“國家鼓勵公民參與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h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對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給予必要的指導和支持?!边@是我國首部公共圖書館行業的專門法律,以法律條款的形式規定了志愿者作為社會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7]。《志愿服務條例》作為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的專門性法規,對志愿服務組織的法律地位、規范管理和活動開展等進行了系統規定,進一步推動了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發展,提升了志愿服務整體效能。

3.3 文化和旅游體制改革,需要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由一般服務向專業服務轉變

2018年,按照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全國各地文化與旅游兩個大板塊從體制層面全面融合。在文旅融合新形勢下,文化側重于事業,旅游側重于產業,無論是在事業層面還是產業層面,公共圖書館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如何滿足文旅融合新需要都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往往由不同專業背景、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員構成,為提供專業化的志愿服務提供了可能。文旅融合對文化和旅游志愿者來說,不僅僅是服務平臺與服務半徑的擴大,還有思維與管理上的轉變。如何真正完成由“文化志愿者”到“文旅志愿者”的轉變,如何凝聚合力,提供既能夠滿足本地群眾基本文化需求,又可滿足游客體驗異地文化需求的優質、高效公共文化服務,如何鼓勵文旅志愿者走進景區、景點,利用好旅游公共設施為本地居民和游客提供服務等等,都是公共圖書館在開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實踐進而解決的新問題。

文旅融合新形勢下,志愿者需由一般性服務向專業服務轉變,由單一的閱讀推廣輔助性服務向文旅便民、惠民服務轉變。無論是對于志愿者個人在服務技能上的要求,如個人禮儀接待、語言表達技巧、對文旅資源的挖掘利用乃至外語水平等,還是對志愿服務組織在服務開展活動上的要求,如專業化的培訓、志愿者的遠程調配與活動的組織等,都提出了更為專業的要求。

3.4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升了志愿服務能力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以及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志愿服務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變革時期。一方面從志愿者管理層面來看,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手段搭建的志愿服務管理平臺將進一步實現志愿者的分眾化管理與志愿服務供需的實時發布,進一步提升志愿服務的精準化;另一方面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豐富了志愿服務價值的傳播渠道,如微博、微信等交流終端,抖音短視頻終端的應用,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以及志愿服務項目以更為輕松、直接的方式予以呈現,為全民參與志愿服務提供了輿論空間。

4 公共圖書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為充分了解我國公共圖書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發展現狀,筆者以山西、廣東、海南、重慶、遼寧、陜西、湖南等10個省級圖書館以及山西5家市縣級公共圖書館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發展現狀為調研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分析,調查結果如下,因本文所涉百分比均為問卷多選選項所得,故各項比例累加不是100%。

4.1 需要科學認識志愿者“報酬”與“志愿服務”概念

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盡管“兩法一條例”明確出臺了有關“志愿者”的條款,并在條文中明確規定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經費保障主體責任,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各地公共圖書館尤其是縣級公共圖書館毫無疑問會面臨重視程度不高的問題。此外關于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服務存在以下認識誤區:

一是“報酬”的認定。將志愿者等同于“沒有報酬”“零報酬”,只要給了錢、給了補助就不是志愿服務。從法律法規角度來講,目前關于志愿服務“報酬”的規定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無償說”,是指提供服務沒有報酬。如《志愿服務條例》指出:“本條例所稱志愿服務,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和其他組織自愿、無償向社會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務?!钡诙N“不圖、不為、不以說”,是指提供志愿服務的目的不是為了報酬。如《中國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中指出:“志愿者是指不以物質報酬為目的,利用自己的時間、技能等資源,自愿為國家、社會和他人提供服務的人。”第三種“不計說”,是指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務不計較報酬。志愿者在開展志愿服務過程中,會付出自己的時間、專業、技能等,是有成本的,參加志愿服務對于志愿者來說有時候又會有利益的損失。因此,如條件允許,我們應當在不改變志愿服務初衷、本色的前提下,盡可能地保護志愿者的積極性和利益不受損害,切不可“談錢色變”,簡單判定只要給了物、動了錢就不是志愿服務了。

二是關于“文化志愿服務”與“常規業務工作”的認定。公共圖書館在開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時經常存在這樣的認識誤區:一是把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當作一個“筐”,將本單位常態的文化活動、業務工作與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混為一談;二是認為只要是單位出經費、出設備、利用工作時間組織的項目,都是文化志愿服務活動。

這些看法對公共圖書館開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的要素構成缺乏清晰把握,片面或人為割裂服務組織、志愿者、志愿服務標識三個要素。服務的組織者為公共圖書館成立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組織或志愿服務隊;服務的參與者為在文化和旅游服務組織中注冊的志愿者,應當滿足自愿、申請、注冊三個條件;志愿服務標識,在開展活動過程中,應當體現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標識。

4.2 需要結合志愿者特點與圖書館讀者服務需要科學設計志愿者服務

志愿服務內容(見圖1)局限在傳統服務領域,如讀者引導、圖書整理、展覽講解、少兒活動、講座場務等。志愿者的服務崗位以館內服務與管理為主,服務內容相對較為單一。據筆者面向全國10余家省級和市縣級公共圖書館的調查分析,圖書整理、讀者引導等基礎性服務是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主要崗位,分別占比86.82%、53.10%;而一些特色服務,如大型閱讀活動展演展示、講故事、藝術指導、為特殊群體提供文化服務等主題突出、文化特色鮮明、需要具有較高文化素質或較強專業能力的服務項目則涉及較少;一些文化助殘活動,如幫助弱勢群體、殘障人士、農民工子弟、留守兒童等,以圖書館為平臺的公益文化活動,如組織講座、文化藝術沙龍等,分別占比6.98%、7.75%;此外也有一些較為專業的文化志愿服務,如外事接待、視聽資料加工、口譯筆譯、參考咨詢等。

圖1 志愿服務內容(崗位)調查

4.3 志愿者培訓有待加強,需要進行科學的課程體系設計與開發

志愿者培訓形式較為傳統和單一(見圖2),主要以參觀體驗為主,占比80.45%,課程培訓和資料自學分別占比47.49%、40.78%,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課程培訓體系。也有一些圖書館培訓較為完善,甚至走在了全國前列,如湖南圖書館志愿者有完善的培訓體系,分別按季度、分課程對志愿者進行培訓,主要課程有《志愿服務隊章程及相關工作職責》《怎樣利用圖書館》等。

圖2 志愿者培訓形式調查

4.4 志愿者發展規模不平衡,存在區域差異

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總體規模較小,而且呈現不平衡的特點。這種不平衡主要表現為區域之間的不平衡,東中西部地區之間的不平衡,省市縣三級之間的不平衡。東部經濟較發達省份圖書館因文化志愿服務工作起步早,率先借鑒了一些國外圖書館志愿服務的經驗,因此組織管理模式較為成熟,文化志愿服務機制相對完善。據了解我國已有24個省、275個地級市組建了文化志愿服務機構,各類文化志愿服務團隊有6 700多支,登記在冊的文化志愿者人數突破百萬,接近全國基層文化隊伍總量的三分之一[7]。而在山西,已有33家公共圖書館組建了志愿服務組織,共有志愿服務隊伍104個,注冊志愿者4 000余人。

4.5 志愿者管理歸口不一,有待形成區域聯合的行業組織

就全國而言,一些地區率先建立了以公共圖書館為基本載體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行業聯盟。如 2017年3月,以首都圖書館為龍頭、以北京市23個區級公共圖書館為骨干的北京市公共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總隊在北京成立。據筆者調查,這是我國首個公共圖書館性質的文化志愿服務的行業聯盟,可以說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就地方而言,一些公共圖書館也在建立自身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組織,但是歸口不一,借閱部、人事部、黨群科、辦公室、讀者服務部等部門作為志愿者牽頭管理部門的情況都有,沒有形成科學的管理機制。

4.6 志愿者經費保障有待加強

公共圖書館開展志愿服務涉及服裝、餐補、交通補貼、保險以及日常活動開支等相關經費,但是這些支出項目往往都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近年來各省關于志愿服務的獎勵性政策與相應的配套性措施相繼出臺,如浙江省推出“中國聯通志愿心卡”,廣東全省2 500多座加油站、2 000多座便利店推出“志愿者聯合激勵計劃”,濟南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規定志愿者有困難可以優先申請獲得志愿服務,捐贈財產用于志愿服務的,依法享有稅收優惠等等。但是從整體來講,絕大多數公共圖書館的保障措施不到位,缺乏專項經費。

在保障性措施中(見圖3),14.34%的志愿者與志愿服務單位簽訂了《志愿服務協議》,4.26%的志愿者由志愿服務單位為其購買了保險,14.34%的志愿者有交通補助,17.05%的志愿者有午餐補助,8.91%的志愿者有其他補助;在獎勵與激勵措施中,95.20%的志愿者有志愿服務記錄證明,20.13%的志愿者有星級志愿者的認定,45.76%的志愿者表示該服務組織有優秀志愿者的評選,0.54%的志愿者擁有圖書館在借閱證辦理、借閱冊次上的優惠,0.42%的志愿者可以獲得圖書館提供的實習或者兼職的機會。

圖3 志愿者服務保障與補貼情況

5 公共圖書館開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的策略分析

5.1 志愿服務組織要堅持黨的領導

《志愿服務條例》第十條規定:“在志愿服務組織中,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志愿服務組織應當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币环矫娓骷壒矆D書館內部要建立以黨委為領導機構的志愿服務組織機構;另一方面要組建黨員志愿者隊伍,設立黨員志愿者服務崗或黨員志愿者服務熱線,以黨員志愿者引領全民志愿的參與。上海圖書館的“上圖志愿者服務隊”就是一支由黨委直接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協同負責的志愿者組織,還特別邀請了上海市文明辦、市委宣傳部基層處、團市委志愿者工作部有關領導擔任組委會領導[8]。

5.2 建立權責分明的志愿者自治管理機構

各級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管理的常規模式為有1—2名專職或者兼職負責人負責志愿者的日常管理,其優點是專人負責、權責分明,可以保證志愿服務的常態化開展;但是缺點是在管理過程中的主觀隨意性大,難以激發志愿者的持續熱情,黏性下降造成效率低下、管理不精準。

設立由志愿者構成的自治管理組織將會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志愿者從服務者變為管理者,工作人員由管理者變為服務者,身份角色的轉變,帶來的結果是可以充分發揮好公共圖書館的平臺效應,志愿者在自我管理、自我發展中,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靈活性被進一步激發。山西省圖書館自2016年起著手組建“山西省圖書館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管理委員會”,開始志愿者自治管理的探索,委員會下設秘書處負責志愿者的日常管理,志愿者為主要管理人員,極大地激發了志愿者的參與度。首都圖書館的“首圖文化志愿服務中心”,組成由志愿者專家和合作社會單位志愿骨干為成員的聯席會,定期召開會議,研討志愿服務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途徑[9]。

5.3 加強志愿者制度保障,實現志愿服務規范化發展

制度建設是一切工作的保障,建立穩健靈活的志愿者制度,是公共圖書館開展這項工作的基礎。

一是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完善志愿者宏觀管理制度,實現志愿者管理的標準化。依據《中國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起草完善志愿者個人(團隊)的注冊管理制度,實現報名表、注冊登記表、服務記錄表以及志愿服務手冊的三表一冊管理;要根據《志愿服務記錄辦法》,規范地記錄志愿者的個人信息、服務信息、培訓信息,依據服務時長,規范地認定星級志愿者,規范地出具志愿服務記錄證明。2016年,廣東省制定了《廣東省文化志愿服務規范指引》,率先開始了省級層面的文化志愿者標準化建設。2017年起,山西省圖書館也出臺了面向全省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的《山西省圖書館志愿服務規范指引(試行)》,從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權利義務、活動開展、安全保障、信息管理、服務記錄證明開具以及星級認定、考核表彰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制度化規范化管理。

二是完善志愿者星級管理與表彰激勵制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星級志愿者認證與評選表彰制度,如“一至五星級志愿者的認定”“十佳文化志愿者”“優秀文化志愿者”“優秀志愿服務團隊”“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參與組織獎”等的評選,確保星級認證與評選表彰的周期性開展。

三是相關崗位性制度的規范。如首都圖書館先后出臺了《首圖文化志愿服務社會資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首圖文化志愿服務微信公眾訂閱號管理辦法》《志愿服務規范流程》《聯席會議制度》。

5.4 加強志愿者培訓,實現志愿服務專業化發展

志愿者培訓是志愿服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志愿者服務專業化的保障,是實現志愿者綜合素質提升的必修課,也是滿足志愿者“學習提升”的福利。培訓要圍繞志愿服務崗位要求和志愿者的內在需求設計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崗前培訓、階段培訓、晉級培訓等,在課程設計上要體現精準化、分眾化、專業化的理念。

志愿者培訓常態化開展的核心是培訓課程設計,無論是以參觀、體驗為主的館情介紹,還是各個志愿服務崗位專業技能的崗前培訓,都需要科學、規范的課程設計。志愿者培訓的廣東經驗值得借鑒,據筆者了解,廣州志愿學院設有專門的志愿者培訓基地,實現了分眾化、分類化、常態化的志愿者培訓。例如常年開設的“志愿服務崗位能力(骨干級)培訓班”,志愿服務時長大于100小時的志愿者可報名參與,并設有《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志愿服務重要指示》《破冰及團隊建立》《志愿者心理調適》《志愿服務項目策劃》《新媒體應用實務》等培訓內容;而“志愿服務崗位能力(領袖級)培訓班”面向服務時長在300小時以上的志愿者展開,除了基礎的理論培訓之外,還專門設計了《互聯網+視角下的公益籌資》《公益組織品牌推廣》等課程;此外還有講師訓練營、志愿服務項目設計與體驗等培訓。

5.5 加強志愿者服務意識,實現志愿服務專業化、項目化發展

服務是志愿服務常態化發展的核心,也是志愿者存在的根本意義,志愿服務要從以下兩方面下功夫。

一是堅持專業導向,提升志愿者的專業化服務能力。志愿者來自社會各行各業,知識結構、學歷背景以及個人認知等千差萬別。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并不是“零門檻”的服務,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與知識,其服務覆蓋范圍廣,具有普遍惠民性,要求“面向城鄉基層廣泛開展”,解決的是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因此必須確保志愿服務的專業化,廣泛鼓勵與引導社會上具有文藝演出、培訓講座、展覽展示、講解演示等專業技能的人才加入文化和旅游志愿者隊伍,形成以大學生為主體的熱愛型志愿者、以一定專業技能人員為主體的專業型志愿者、以專家為主體的專家型志愿者相結合的梯次型志愿者結構。

二是堅持需求導向,鼓勵與引導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更好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要緊緊圍繞“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基層”的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發展路徑,以文化惠民服務與旅游便民服務為重點,組織志愿者為精準脫貧攻堅戰服務,為美麗中國建設服務,為鄉村振興服務。如近年來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春雨工程”服務項目,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成為了主力軍。山西省圖書館2018年、2019年先后兩年參與該項目,精心組織了“大講堂”培訓講座、“大展臺”展覽展示、“大舞臺”文藝演出,赴邊疆民族地區開展文化交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上海圖書館自2014年起積極參加“西部計劃項目”,與上海團市委共同開展“西部計劃鄉村圖書室”項目,為志愿者所在西部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教學點募集圖書。首都圖書館創設了9個書香系列的文化志愿服務項目,既有服務于特殊群體的“心閱書香”“語閱書香”“童沐書香”“品閱書香”服務項目,也有專業性的“法韻書香”“互閱書香”“導閱書香”“展閱書香”“墨影書香”志愿服務項目[9]。

5.6 加強志愿者平臺建設,實現志愿服務平臺化發展

平臺建設是發展志愿者工作最有力的抓手,也是能夠增強志愿者黏性的因素之一,正所謂“筑好鳳凰巢,引來金鳳凰”。一方面要不斷加強社會合作,向外看、向上看,將各級公共圖書館、各個志愿服務平臺相互連接起來。遼寧、湖南、山東、上海、廣東等地都成立了全省范圍內的志愿者組織,首都圖書館還以全市23個區級公共圖書館為骨干建立了北京市公共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總隊。山西省積極探索以公共圖書館為主體的志愿服務組織,2018年,首屆山西省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工作交流會在太原召開,全省12家公共圖書館共同探討了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的發展路徑。

另一方面要積極拓展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的服務平臺,在公共圖書館引入旅游服務,發揮其地方文獻資源上的優勢,組織志愿者進行文獻的二次加工與編輯整理,依托志愿者力量挖掘地方特色文旅資源;依托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在圖書館設立專門的全域旅游服務咨詢崗,為讀者提供旅游圖書推薦、線路規劃、資料提供等服務;在旅游景點引入文化服務,組織志愿者走出公共圖書館、走進景區景點,開展文明導覽、講解展示、文藝演出、專家講座等服務,使志愿者各顯其能、各盡其才。

6 結語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化和旅游志愿者著眼于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全方位的文化和旅游需求,是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鼓勵與引導社會大眾參與社會治理,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范意識、風險意識的重要手段。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這既是巨大的機遇,也是巨大的挑戰,志愿者能夠提供專業化、多樣化、分眾化的志愿服務內容和產品至關重要。因此必須加強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的組織領導,強化志愿服務項目的培育,規范志愿者日常管理,提升志愿服務專業化水平,引導廣大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基層,通過提供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旅游服務,與國家重大戰略對接,真正為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服務,為文化精準脫貧攻堅戰服務,為推進全民閱讀服務。

猜你喜歡
圖書館旅游服務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旅游
飛躍圖書館
圖書館里的是是非非
旅游的最后一天
去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88av在线|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蜜臀|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综合久久五月天|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不国产大片|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黄片在线永久|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在线观看视频99|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91网站国产| 在线a网站|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不卡国产视频第一页| 噜噜噜久久|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日韩av手机在线|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狠狠色丁香婷婷|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97|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国产精品3p视频| a亚洲视频|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www亚洲天堂| 欧美午夜网站| 成人一区在线| 欧美影院久久|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资源|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人妖无码第一页| jizz在线观看| 91美女视频在线|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亚洲一区免费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国产网站在线看|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在线国产91|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啪啪福利|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不卡午夜视频|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久久久久久久97|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在线网站18禁|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欧美亚洲欧美| 美女裸体18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