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輝 廣東省湛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
2019 年5 月17 日,湛江市發改局發布了《新建湛江至海口鐵路社會穩定風險分析項目公示》,標志著湛江至海安高速鐵路已正式進入可行性研究前置要件編制階段,項目北端連接合湛客專、茂湛鐵路、廣湛客專及張(家界)海(口)客專,南端以鐵路輪渡通過瓊州海峽與海南環島高鐵和西環鐵路相連,推薦方案是高鐵不過海,旅客轉乘船舶過海;項目規劃新建170 米的客滾船(2200 客位)承擔高鐵旅客接駁運輸。
大灣區戰略。全面推進海南自貿區是中央從全球發展角度考慮的重大決策,核心在國際性旅游消費中心,對外免簽、購物免稅給瓊州海峽業務增長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
湛江作為廣東重要發展極,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湛江市目前正在大力推進實施現代化快速立體交通體系和聚焦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大交通發展理念,將進一步提升湛江區域地位,以及湛江(徐聞)作為祖國大陸對接海南的最佳橋頭堡。
湛江對接東盟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具備區位優勢。湛江作為廣東省對接東盟的橋頭堡,自2010 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以來,湛江對東盟貿易總量不斷提升,以東盟農博會為契機,全力打造包含建設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在內的六大支點,為深入謀劃瓊州海峽客滾運輸業務板塊發展提供了有利商機。
主要進展情況:
(1)2017 年9 月,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展和改革部在湛江主持召開湛江至海安(含瓊州海峽)鐵路預可研審查會,會議要求根據審查的初步意見開展可研設計工作。
(2)現場勘測設計。2018 年1 月中旬,項目總體組、測繪單位、地勘單位入駐現場,開展勘測設計一體化,對線路方案進行詳細踏勘,并與地方政府對接匯報方案。
(3)2018 年3 月28 日至29 日,海南鐵路公司組織中鐵二院、海口車務段、綜合維修段、機輛輪渡段、房建公寓段及公司各部門對湛海高鐵及鐵路港口進行了現場調研,并對工程范圍、線路站場方案、相關配套工程、投資估算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意見。
(4)2018 年4 月3 日,廣鐵集團王華總工主持瓊州海峽高鐵輪渡及湛海客專題研討會,參會各方對輪渡過海方式技術方案、運輸組織、作業流程、利弊得失等方面進行了研討,并結合地方城市和港口規劃配套對高鐵輪渡港口選址提出了建議意見。
(5)2018 年5 月10 日,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赴海口和湛江兩地調研后,在北京召開湛海高鐵工作推進會,對高鐵輪渡過海方式、輪渡站選址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意見。
(6)2019 年1 月15-18 日在海口市組織召開湛海高鐵可研報告評審會。
1.一體化效應。高速鐵路的建設一方面有利于完善鐵路網絡的建設,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之間合作建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區域交通一體化的建設。另一方面,高速鐵路能夠彌補既有交通運輸方式之間的空白領域,促進要素的流動,為區域分工和協作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條件。以京滬高鐵上海段為例,京滬高鐵建成促進了上海虹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把上海與周邊的中小城市緊密連接在一起,有助于上海及周邊地區更好完成經濟分工與協作,在一個范圍更廣的區域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區域內部的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
2.擴張效應。湛海高鐵項目的建設,直接連接湛江和海口等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于湛江地區向西通過合湛、欽北、南欽等鐵路,連接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南寧地區,將有效承擔城市群內湛江、海口等中心城市間以及中心城市與核心城市間的城際客流;同時,該項目于湛江地區向東通過茂湛鐵路等,連接茂名等粵西地區,也將有效承擔湛江與粵西其他地區間城際客流。結合運量預測,研究年度承擔城際客流2030 年和2040 年分別達到107 萬人和203 萬人。
3.虹吸分流。結合高鐵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相關方案,近期新建12 艘渡船,遠期增至22 艘渡船,將對現有港航企業的客滾運輸業務產生直接的分流。
1.旅客吞吐量現狀
如圖1 所示:
——小車旅客吞吐量。2019 年廣東端三港港站(以下簡稱“廣東端港站”)1-6 月小車旅客吞吐量約為313 萬人次,與2018 年同期相比增長4.3%。另外,2018 年廣東端三港港站小車旅客吞吐量與2014 年相比,年均增長24%。
——客車旅客吞吐量。2019 年廣東端港站1-6 月客車旅客吞吐量約為150 萬人次,與2018 年同期相比增長2%。
——散客吞吐量。2019 年廣東端港站1-6月散客吞吐量約為128.9 萬人次,與2018 年同期相比下降0.8%。另外,2018 年廣東端港站客車旅客吞吐量與2014 年相比,年均下降3.9%。
說明:以上統計旅客人數不含鐵路北港列車旅客人數、貨車司機人數。
2.車輛吞吐量情況
如圖2 所示:
根據車輛吞吐量情況分析,瓊州海峽客滾運輸業務是近幾年的持續高位增長將會面臨新的重大轉折點,并將回歸常態化、適度化發展。特別自2019 年以來,各企業的旅客、車輛吞吐量都呈現出高位盤整,甚至個別月份較大下降的特征;另外,受航空、自駕游等出行方式影響,散客人數呈現出逐年下降態勢。

圖1

圖2
結合湛海高鐵輪渡接駁方案及對未來市場需求的預測,高鐵輪渡接駁分流預測如下:
1.高鐵運營列車對數預測
據了解,湛海高鐵將于2023 年開通運營,預測開通后5 年內,湛江-海安,淡季(6-12 月)每天開通運營22 對,旺季(1-5月)每天開通運營31 對。
2.高鐵輪渡運載能力
高鐵開通運營近期擬投入高鐵輪渡船舶12 艘,每艘客運渡船對應1 列16 輛編組的動車組,同時考慮小汽車客滾作業,小汽車裝載一層約200 輛(車載人數約800 人),船舶載客2200 人。
3.湛海鐵路輪渡接駁分流預測
根據湛海鐵路輪渡接駁船型方案,將對海峽客運市場產生重大分流,分流預測如下:
——分流旅客量預測。2023 年分流旅客量611 萬人次,占廣東端市場份額60.41%
——分流車輛預測。根據高鐵輪渡運載能力,一層可配載200 輛車,以每天高鐵開通運營22 對估算,每天最大運載能力約為4400 輛。因此,預計2023 年分流車輛149萬輛,占廣東端市場份額40%。
——分流貨物預測。預計2023 年高鐵輪渡分流貨物運輸量1912 萬噸,占廣東端市場份額30%。
——分流營業收入預測。根據統計數據,小車收入、貨車收入和旅客收入占總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約為25%、71%和4%。結合車、客、貨預測分流比例,預計分流營業收入比例為33.7%-43.7%,以總營業收入35億元/年估算,即約為12-15 億元/年。
4.小結
(1)預計高鐵輪渡開通后5 年內,分流廣東端旅客市場份額約為60%-70%,主要以散客和客車旅客為主,隨著高鐵輪渡運營模式的成熟,分流小車旅客也會呈上升趨勢。
(2)預計高鐵輪渡分流廣東端車輛市場份額約為30%-50%,主要以小車、客車為主。
(3)隨著經濟及客流量增長,客流量總數增加,高鐵輪渡受碼頭、客運站、船舶等設施通過能力的限制,預計開通15 年后的一段時期內,分流比例將趨于相對穩定。
1.加強頂層溝通設計,做好統籌謀劃。緊密關注湛海高鐵項目實際進展,爭取上級主管部門(單位)的支持,加強與廣鐵集團等湛海高鐵項目主體單位溝通,爭取錯位發展、協調發展。
2.充分發揮瓊州海峽北岸港航一體化整合后“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調配”的管理優勢,按照“定港口、定航班、定船舶”班輪化運營模式,全面升級服務質量和服務體驗,提升綜合競爭力。
3.發揮自身優勢,探索多元化發展。發揮“橋頭堡”區域優勢,與海南相向而行,想方設法有效用好海南自貿區各項政策優勢,爭取拓展客滾運輸、免稅物流等業務的深入合作:一是爭取參與免稅商品離島提貨相關業務,如游客在島內免稅店購買免稅商品后,可以在海安港、南山港提貨,減少交通換乘帶來的不便;二是主動對接以及參與加工、倉儲相關領域合作,積極打造免稅品“前店后廠”產業鏈模式。
4.謀劃業務轉型升級。探討流沙港區碼頭的區位優勢和湛海高鐵開通對沿線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開拓東南亞散裝貨運航線或客滾航線業務。越南木薯干、煤炭、谷殼等是湛江的傳統貨源,其中木薯干每年約40萬噸(主要是生物能源廠的原料);由于國家對沙石開采的環保措施不斷加強,沙石等建筑原材料今后將需大量從東南亞進口;流沙港至越南海防港172 海里,激活流沙港海運功能,主動開拓東南亞滾裝航線業務,保障企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