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中興

又是一年今成昔。
倒退一年昔變今,有這個可能嗎?
幾位美國科學家做了一個有趣實驗,把一群老年人放在模擬的二三十年前的環境中,吃的喝的玩的唱的看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當年的原汁原味,這群老年人竟真的煥發青春,回到往昔了。但這畢竟是個游戲實驗,往昔總是越走越遠,再也回不到往昔了。
還能回到往昔嗎?多年不遇的老朋友見面,竟也成了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殘留一點底色的蒼老容顏,陌生的是完全不在一個頻道里的思想。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再也不可能輿論一律了,天地寬了,視界廣了,世界不再是只有黑與白,而是色彩繽紛,五顏六色了。往昔年月,個個扮演過不同的角色,而今角色轉換。有破繭而出的,看見了大千世界,覺今是而昨非;有還沒有跳出井底的,充耳不聞大海的浪濤滾滾,依然故我,成新時代的九斤老頭老太。
人們都是從自己的切身經驗感受時代感受世界的。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友伴、不同的信息來源,在各自頭腦里自會打上不同的烙印。有隱去烙印的,把昨日從記憶里完全埋葬;有心有余悸的,終其一生也去不了這個烙印,再也不會把昨天忘記。
如何認識今與昔?不同的人在網上爭論不休,爭論本來是好事,通過爭論,或達成共識,或各自保留自己觀點,等待實踐檢驗。但如果氣勢洶洶,把不同觀點看成異類,非把對方降服不可,雙方距離不是拉近了,而是推遠了,這樣的爭論,與其參與,不如退出。
“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莊子這話說得太妙了,北極熊跟螢火蟲爭論,哪碼對哪碼呀。
誰對誰錯,不是沒有一貫“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賢者,你是嗎?深深悔恨的,輕輕自責的,僥幸的,何以有此差異?各人自我反思多少取得的一點共識是,個體抵抗不了大潮,但是可以把控自己。
覺今是而昨非者,思想打開了新天地,看清了昨日的自己,自己掌控自己、指揮自己,不再人云亦云,腳步沉穩,在人生的最后歲月里,終于扳回了一局,此生沒有完全虛度。依然故我者,步履蹣跚,力不從心,沒有什么地方好去,年華虛度,只剩下無奈的嘆息了。
已經走遠的往昔,歷歷猶在眼前,現實里也許還有它的影子,有人影子不時眼前閃現,不堪回首往昔者,影子不再閃現了。
今日今日,一覺醒來,今已成昔。別了昨天,把握今天,明天更美麗。
(水云間摘自上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