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修
“時間怎么過得這么慢”“一點兒也不想工作”“什么時候才能下班啊”……上班沒多久,劉麗就開始盼望著下班的時刻。
劉麗已經工作8年多了,剛開始的幾年,她在工作上特別有職業熱情,每天都是精神飽滿的來到辦公室;可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她漸漸對曾經無比喜歡的工作失去了興趣。最近,劉麗總感覺沒有精神,上班讓她很痛苦,時常掐著表計算還有多久能下班。
職業倦怠是如何產生的
職業倦怠的產生以“需要”作為中介。比如目前的職業滿足了我們的生活需要、精神需要等,就會產生良好的情緒,使我們熱愛自己的工作;如果在職業生涯中,一些東西沒有符合自己的期待值,不能滿足自已的某種需要,就可能會產生不良情緒,繼而出現職業倦怠。有調查顯示,有80%的人遭遇過職業倦怠。
說到職業倦怠,必須要提到WHWW理論。
第一個w是動機的自我監控。如果動機強度過高,害怕做不好,一直處于不停地計劃當中,這種情況會產生拖延癥;如果動機強度過低,覺得工作不值得做,也會產生拖延癥。
第二個H是目標的自我監控。達成的目標始終遙遙無期,會使人沮喪而倦怠。
第三個w是方法的自我監控。沒有合適的方法突破,導致自己的專業、地位提升出現問題。所有的靈活性以及創造性的東西都是隨著變化而調整的,可是很多人不管世界如何變化,應對的方法依舊一成不變、刻舟求劍,日復一日而產生倦怠。
第四個w是環境的自我監控,由于認識不足,沒有整合好自己的資源,導致周圍環境、人際關系等可利用的資源出現問題。
職業倦怠對智力有一定的影響,WHWW理論就是衡量情緒智力的標準。當人們的負面情緒過度時,智商為零。職業倦怠的人不想上班,把職業當成負擔,不能從職業中得到樂趣。若有人符合WHWW理論中的其中一項,就說明這個人已經產生職業倦怠了。
不少人認為,工作年限長的人才會職業倦怠,其實不是的。調查顯示,現代人產生職業倦怠的周期越來越短,甚至有人只工作了半年,就對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提不起精神來。
職業倦怠對生理和心理的危害都不小。生理上,職業倦怠的人會出現頭暈眼花、頭痛惡心、消化不良、心慌氣短、說話有氣無力等癥狀;長此以往,心、肝、脾、腎等臟器都會受到影響,還可能會出現失眠的狀況。心理上,職業倦怠的人往往很焦慮,還有不少人把負能量帶回家里,使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出現裂縫。
哪些人容易職業倦怠
首先,有的人的工作內容單一、重復性強,或者工作內容總是不穩定,都會讓人無助,于是對所做的事產生懷疑,時間長了,職業倦怠就會找上門來。
其次,工作壓力大、缺少榮譽感的人,也容易職業倦怠。在工作中,被領導夸贊、學到新的東西、能力提升時,人們的自我價值得以實現,升遷、漲薪等激勵也會被認可。但如果工作中長期得不到精神方面的激勵,成就感不足,還伴隨壓力時,就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心理研究發現,職業倦怠和不同的人格特質也有關系。某些人相比另外一些人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比如有的人情緒急躁、上進心強,看起來非常有活力,其實他們的身心可能已經疲憊不堪;還有一種人遇到問題時,發現自己努力后沒有改變,于是開始把問題或困難推給別人,時間一長他們就會抱怨連連,繼而產生職業倦怠;最后,一些低自尊的人也可能會職業倦怠。低自尊的人缺乏自信,他們需要通過別人的肯定和認可來確定自己的價值,如果別人沒有認可和肯定他們,這種人就會沒有前進的動力,出現職業倦怠。
此外,有的人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覺得它很無聊,做起來根本沒有意義。長此以往,他們可能會出現抑郁傾向,導致整個人都萎靡不振,這種人也可能會出現職業倦怠。
出現職業倦怠怎么辦
出現了職業倦怠,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換工作。于是有的人4年換了3份工作,甚至換工作如同換衣服,幾個月就跳槽到別的地方。但是換工作不一定能解決職業倦怠的問題。從事任何一份工作初期,他們都有滿足感,可是干得稍久,帶給自己的新鮮感已經遠遠低于當初的滿足感了,心理落差越來越大,就可能會產生職業倦怠。如果不改變自己,無法適應環境,你都會發現換多少份工作都是一樣的。
若是因為不良的人際關系換工作,是一種逃避行為,可能會弱化對人際關系的適應。我們應該采取更積極的應對手段,正確面對它。
調整認知
對于輕度的職業倦怠,我們可以先從調整認知人手。每個人要認清自己的能力、自我價值和周邊環境,不以自己為尺度來衡量周圍的人和事,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別人怎么做。另外,學著欣賞自己。遇到挫折時,不要退縮,也不要否定自己。
社會支持
有時間多和親朋好友聊聊天,或者看看電影、喝喝茶,這樣可以放松心情;適當運動也是不錯的一種方法,既能減壓,又能讓人產生好心情;最后,看人看事都要多看積極的一面,不要讓自己陷入到壞情緒里,不能總是想不好的事情。職業倦怠的人應該多關注積極的一面,這樣才能產生好情緒。
職業規劃
無論做何種工作,都要有職業規劃。自己準備做什么,在每一個年齡段希望達到什么地步,自己能從職業中獲得什么,這些都要提前規劃好。
找閃光點
職業倦怠的人往往自我評價不足,成就感很低。新的閃光點會給自己帶來新的樂趣,領導也會對自己刮目相看。改變一些不適合的工作方法,能改善職業倦怠的狀態。如果人際關系不好,可以想辦法去改善,這樣工作環境不會壓抑,發生職業倦怠的慨率也會小一些。
尋求心理咨詢師幫助
下面為大家提供一份“職業倦怠測試表”進行參考,可以通過測試表測試一下自己的是否有職業倦怠,并且是否嚴重,然后有針對性的進行自我調整或治療。
A、B、c、D、E五檔分值依次為1、2、3、4、5分,其中A——從如此;B——很少如此;c——說不清楚;D——有時如此;E——總是如此。9至1 6題為反向題,需要反向計分,即選E 時計1分,選D時計2分,選c時計3分,選B時計4分,選A時計5分,其余題目正常計分。將所有題目得分相加除以22得到平均分,即代表自己職業倦怠問題的嚴重程度。1分代表沒有職業倦怠,5分及5分以上代表職業倦怠已經很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