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蔚然
【摘 要】融媒體時代將新聞的生產與傳播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新的發展需求也對媒體的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聞輿論工作的新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從業者提出增強“四力”的要求,為融媒體時代新聞從業者的轉型與發展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 ?四力? ?新聞宣傳? ?重要性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利用對方優勢,相互融合,將新聞的生產與傳播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開啟了紙媒、廣播、電視、互聯網、移動媒體相互融合的融媒體時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的那樣:“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從事宣傳思想、新聞輿論工作的記者、編輯及其他從業人員如何強化自己的業務能力,適應當下多元化的傳播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的“四力”,即“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方法論。
一、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工作者增強腳力是前提
增強腳力包含兩個方面:
第一,必須站穩正確的政治立場。在融媒體環境下,各種信息層出不窮,閱讀量、點擊率、轉載量、閱讀停留時間統統都被數字量化作為評價一個新聞作品優秀與否的標準。然而,在數字量化的背后,新聞工作者必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具有較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要樹立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在任何復雜多變的形勢面前,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
第二,增強腳力還要求新聞工作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融媒體時代,傳播手段、表現方式在發生改變,但是受眾對于“真實”的追求并沒有改變。新聞工作者只有在路上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時代的變化,只有在基層才能深刻地了解到群眾的所想所感,只有在現場才能真實領會到什么是直擊心靈的震撼。只有切身實地進行采訪、了解各個領域的人和事,用心去體會,才能以平實、客觀的語言反映事實,創作出“沾泥土”“帶露珠”“有溫度”的新聞作品,讓人深切感受到時代的風采,理解人民的深刻情懷和生活滋味。
二、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工作者提升眼力是基礎
提升眼力就是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于高天外看春秋”,胸懷大局,眼界開闊。在融媒體時代下,要求新聞工作者緊跟世界形勢的變化,不斷學習世界出現的新事物、新思想、新觀點、新知識,不為迷霧所惑,找到新聞事件的主要矛盾所在,正確引導輿論。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工作者只有不斷提升眼力,才能正確認識主流與支流、森林和樹木、一指和十指的辯證關系。“眼力”不僅僅是要求新聞工作者眼見為實,更重要的是以什么樣的眼光來觀察新聞事件,把握正確的政治鑒別力,明辨是非、去偽存真。準確把握社會發展趨勢,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焦點、難點,全面領會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提高政策理論水平。
三、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工作者提升腦力是重要保證
提升腦力要求新聞工作者勤于學習、善于思考,提升辯證思維能力和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風云變幻的時代中,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頭腦,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業務水平,勇于改進創新。
在融媒體時代,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將新聞傳播推到了一個新的技術高度。新聞工作者不斷提升腦力,就是要學會運用各種媒體手段,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在國內,運用豐富的傳播途徑充分發揮媒體監督與輿論引導的作用,使傳播不僅具有廣度和速度,還具有力度和深度;在國際上,增強我國在國際新聞輿論場上的引導力和話語權,提升國際影響力。
四、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工作者提升筆力是根本要求
筆力是腳力、眼力、腦力在新聞傳播中的最終體現。通過筆力的精確闡述,讓主流思想占領輿論高地,讓黨的方針政策入腦入心,不斷在人民群眾中生根發芽。今天的新聞工作者不再僅僅服務于某個單一的傳播載體,而是要為不同的傳播平臺服務,既要能駕馭文字采寫新聞,又要能夠運用圖片、圖像傳播新聞。如今的網絡時代,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信息的傳遞越來越傾向于“可視化傳播”,從過去的“閱讀平臺”轉為了“可視平臺”,人們通過圖像與視頻快速地獲得更為直觀的感受,所以,圖像和視頻在情感引導上比文字更具優勢。因此,對于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而言,提升筆力不僅要在文字上下功夫,還要不斷更新業務技能,學會在不同的媒介平臺上傳播新聞;不僅靠文字“講述”,還要通過圖像“展示”,不僅是輿論引導,還需要情感傳播。在堅持正確輿論引導的前提下,及時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所以,在融媒體時代,新聞工作者需要掌握多種業務技能,才能以多種方式全方位滿足受眾需要,讓正確導向快速占領輿論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要求,不僅是提高新聞工作者業務能力的方法,也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新聞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更是實踐觀點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的具體體現。融媒體時代已經來臨,廣大新聞工作者只有充分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記黨的囑托,不斷錘煉“四力”,才能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新聞宣傳隊伍,才能真正擔負起傳播者、記錄者、推動者、守望者的角色,才能成為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幫手。
(作者單位:貴州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張百新.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努力譜寫新聞宣傳工作新篇章.中國記者,2018(11);
[2]史安斌,胡宇.聚合四力,錘煉鑄就宣傳思想工作精兵——學習習近平總書記8·21重要講話.中國記者,2018(12);
[3]侯衛東.論堅持“三貼近”增強“四力”的重要性.中國報業,2019(09上);
[4]甄宏,于贏.融媒體環境下,如何切實提升“四力”.中國廣播,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