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寶苗 亓文國
摘 要:畜牧業涉及飼料、添加劑、獸藥、疫苗、設備以及種畜禽、養殖、屠宰、物流等各個領域,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形成了穩定有序的供應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發,給畜牧業供應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畜牧業供應鏈面臨的困難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畜牧業供應鏈;突發事件;危機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S811.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3-0035-02
引言
當前,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影響下,各行各業面臨嚴峻的挑戰。盡管近期疫情有所緩解,但是它所帶來的影響短時間內不能完全消除。尤其是對餐飲、影視、旅游等行業帶來的沖擊,可謂是前所未有。由于疫情影響,導致消費減緩、人員流通減速、員工缺乏等,由此產生的供應鏈危機,比如,原材料短缺、開工率不足、流通不暢等問題開始逐漸影響到各個行業企業。畜牧業是穩定“菜籃子”工程的重要產業,事關人民生活。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形成了較為穩定的供應鏈,供需兩端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狀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了供需兩端,使畜牧業供應鏈產生了較大波動。近期疫情嚴重的地區,由于防控形勢嚴峻,地方交通管制措施嚴格,致使飼料供應中斷,部分企業經營十分困難。國家發改委緊急聯絡多省飼料供應企業,打通運輸物流,解決了部分養殖企業面臨的難題。
由于畜牧業供應鏈同時連接飼料供應商、養殖企業、屠宰場、分銷商,最后到達消費終端,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延滯都可能產生連鎖反應,影響到供應鏈上多家公司,特別是當供應鏈上有些企業是獨家供應商供貨時,其負面影響更大。在我國經濟平穩增長、長期穩定的時代背景下,畜牧業企業越來越追求提高效率、減少庫存、減少資金積壓、加速供應鏈周轉,從而采取更加“精益”的生產方式。增強行業效率的同時,減弱了應對風險的能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波動對畜牧業影響巨大,因此,本研究嘗試從供應鏈危機管理的角度來分析當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畜牧業面臨的困境,并探討相關對策。
一、畜牧業供應鏈危機管理
近年來,供應鏈危機管理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學者重視。主要是指[1],在突發事件中供應鏈風險累積風險,導致供應鏈系統包括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不暢或中斷,造成行業企業重大損失。目前對畜牧業供應鏈危機的研究中,Morgan[2]從預防危機的角度出發,研究了企業對可預見風險導致供應的中斷應對策略。林略等[3]考慮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醫療防護用品需求量突增,利用收益共享契約探討了醫護供應鏈的協調應對策略。
通常在畜牧業供應鏈中,主要由兩類因素導致。一類是自然災害類。比如,2013—2014年左右的禽流感疫情導致疫區道路封鎖,動物產品集中銷毀,并且對人類健康與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再如,近年來流行的非洲豬瘟疫情導致生豬供應不足,豬肉價格猛升。另一類是人為因素導致的供應鏈危機。比如,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嚴重破壞了我國的養豬產業鏈;再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導致整個乳制品行業陷入危機。
不管是自然災害因素,還是人為因素,這些事件都直接導致了供應鏈危機。盡管有些事件是孤立的,但是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時、監管不到位、企業責任心不強等原因,許多小的事件都引發了畜牧業供應鏈危機。近年來,我國加強了畜牧業的監管,畜牧企業管理也逐漸走向規范化管理的道路,再加上檢驗檢疫部門加強管理,多管齊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風險的發生。
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的畜牧業供應鏈危機
從世界畜牧業發展規律來看,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加工的規模效應明顯,是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的重要保障。這也促使養殖企業,加工企業逐漸做大做強,一方面取得規模效應,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強了企業的談判能力。然而,規模化也放大了畜牧業產生問題后快速擴散的風險。總體來說,畜牧業供應鏈主要包括以下五個環節,分別是原料生產,飼料、添加劑、獸藥供應,養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到終端。而每個環節又都在檢驗檢疫部門的監管與企業嚴格管理下,動物產品的供應才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通常情況下,在需求市場穩定、原材料生產穩定的情況下,畜牧業供應鏈由于需求市場輕微波動或者是季節性、節日性波動,存在小幅度的合理波動。當需求端出現大幅度波動時,比如搶購,由于信息傳遞延遲會導致上游波動幅度變大,加劇整個供應鏈的波動,也就是供應鏈的“長鞭效應”[4]。當下游終端需求恢復正常時,上游企業需要較長時間的庫存調整,才能逐漸恢復到正常區間。這種情況下,會引起供應鏈生產混亂。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縮短了信息傳導的時間,供應鏈上所有的企業都能夠較快應對終端需求的變化,來平抑供應鏈波動[5]。因此,在加強供應鏈管理的情況下,危機是可控的。
突發事件通常是非市場行為導致,會對供應鏈造成巨大風險,是突發事件導致供應鏈每個環節都出現波動,而非從需求端開始,在這種情況下,整個供應鏈的節奏就會被打亂,比如近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從多方面影響到整個供應鏈的運作。偶發事件會造成局部供應鏈中斷情形,在這種情況下,供應鏈中間某個環節會發展中斷,從而造成整個市場震蕩。例如,2013年新西蘭恒天然集團奶粉被檢出肉毒桿菌,造成奶粉供應鏈中斷,波及到我國奶粉制品的生產。這兩種情況往往不可預測,發生后往往也不可控。通常情況下,啟動應急預案,調動多方力量平抑波動,需要較長的時間,而對供應鏈的修復也需要很多時間,造成的損失也是巨大的。
針對以上供應鏈波動的情況,可以采取對應的策略進行平抑波動。我們主要討論在突發事件下畜牧供應鏈的疏導問題。畜牧業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地位舉足輕重,是關系到人民生活的重要菜籃子工程,國家管控力度也比較大。近年來,在我國消費升級的背景下,畜牧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市場化水平大大提高,產生了眾多畜牧業龍頭企業,飼料加工企業如雙胞胎、通威、正大等,屠宰及肉類加工企業如雙匯發展、雨潤食品、大眾食品等,市場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促進了畜牧業供應鏈的高速運作。市場集中度提高,龍頭加強了供應鏈的管理,一方面提高了供應鏈的效率,另一方面,國家更容易對整個供應鏈進行監管。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市場機制失效,畜牧供應鏈出現紊亂,一方面,需要多部門聯合從國家宏觀層面為整治、疏導供應鏈提供指導,如提供緊急貸款、頒發物流通行證、解決用工荒等措施;另一方面,也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應該總結經驗教訓,制定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具體來說,主要的應對策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科學認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振消費信心,從消費端拉動整條供應鏈
從宏觀政府層面來說,事件發生后,官方信息及時披露,避免民眾恐慌,使民眾對事件有理性、科學的認識,避免消費停滯。只有讓市場機制活起來才能從根本上拉動供應鏈運轉。比如,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中,國家成立聯合工作組對案件進行了加速偵察審理,理清瘦肉精流向,將整個地下瘦肉精產業鏈摧毀。山東省政府當機立斷,專門頒發《告廣大養殖場戶嚴禁使用“瘦肉精”書》,并對養殖企業、養殖戶進行了廣泛宣傳教育。另一方面,應加強輿論宣傳,將檢驗部門的整個檢驗過程包括終端超市的檢驗進行播放,提振廣大消費者的信心。從整個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突發事件具有偶然性,提振消費端信心是恢復整條供應鏈的根本。
(二)加強疏通物流,使整個鏈條高速運轉起來
突發公共事件往往影響供應鏈的物資流動,造成庫存短缺或積壓,甚至是物流中斷。在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包括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幾乎所有地方進行了嚴格的進出管控,這不但有利于疫情控制,也大大降低了供應鏈的物流效率。國家一再強調,管控不能一刀切,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還要繼續運作。但是,地方為了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往往措施較為嚴厲。各地方應視疫情情況而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確保物流最后一公里不間斷。消費端需求拉起來了,物流跟上,供應鏈也就運轉起來了。
(三)幫助供應鏈核心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供應鏈核心企業作為供應鏈支柱,地位舉足輕重。企業若無過錯,因事件影響導致核心企業倒閉的情形下,地方政府應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使供應鏈不中斷,避免引起市場大幅度波動,影響終端消費與地方就業。對畜牧業企業加強畜牧獸醫法規教育,提高其生物安全防控意識,繼續完善動物防疫監督體系。加強完善畜牧業相關環節的保險制度,使企業在突發事件的損失降到最低。
(四)企業應立足長遠,增強風險意識,建立企業層面的應急管理機制
畜牧業產業鏈長、風險觸發點多,在疫病防控、生態環保、畜產品質量安全和安全生產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點。企業應該加強風險點控制,實施風險分類管理,對重點風險點加強管理、定期檢查。注意總結各種事件的經驗教訓,建立適合自身企業的應急管理機制。企業應該立足長遠,加強自身管理能力與響應速度,在穩定期備足資金,才能在風險期從容不迫。
結語
總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畜牧供應鏈的影響是全面的,具有不可預測性,對供應鏈以及產業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目前并沒有好的預警機制,在大數據時代,如何用好大數據來進行風險預警是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 馬士華.如何防范供應鏈風險[J].中國經濟和信息化,2003,(3):21.
[2]? Morgan,James.Poor risk management threatens supply chain[J].Purchasing,2004,(6):13-14.
[3]? 林略,梁華麗,于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醫療防護用品供應鏈協調[J].工業工程,2011,14(3):56-60.
[4]? 丁偉東,劉凱,賀國先.供應鏈風險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13(4):64-66.
[5]? 雷東,高成修,李建斌.需求和生產成本同時發生擾動時的供應鏈協調[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6,(9):51-59.
收稿日期:2020-06-39
作者簡介:解寶苗(1984-),女,碩士,講師,從事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創業創新的研究(通訊作者);亓文國(1982-),男,碩士,講師,從事供應鏈管理、項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