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笑涵 劉望



摘 要:由于飲食觀念和習慣傳導的國民健康問題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次,關于飲食的宣傳教育工作也成為我國當前以及未來十分重要的戰略任務。食育在培養國民健康飲食意識和習慣、保障國民飲食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我國的食育教育體系尚未完善。因此,基于新冠疫情背景,采用德爾菲法和AHP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形式,構建由“教育投入、受教育相關群體、教育過程、教育實效”四個維度組成的食育教育指標體系,對食育教育進行全面客觀的評估,并通過計算指標權重和建立食育教育實施具體績效分值公式,進一步提高該指標體系的應用性和可行性,促進食育教育的應用和改進,以期有利于進一步保障我國國民飲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類似疫情再次發生。
關鍵詞:食育;新冠疫情;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3-0153-04
引言
無論是非典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其病源都是野生動物。部分國人不恰當的飲食觀念和習慣帶來了較為負面的影響,由此,拒絕野味,樹立健康飲食習慣的話題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在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講話里提出,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更多應該從飲食習慣、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特別是要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也提出健康知識普及重大行動,加快構建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可見,由飲食觀念和習慣所傳導的國民健康問題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次。而食育在培養國民健康飲食的意識和習慣、保障國民飲食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食育所帶來的長期的社會效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類由飲食不當而導致的疫情再次爆發。綜合疫情現實情況,基于國家政策導向以及食育教育本身的功能和內涵進行系統的食育教育在當前形勢下是十分必要的。
從研究的時間來看,李里特(2006)第一次正式地提出食育教育這種模式距今不足20年,可見國內對食育教育的研究時間比較短、實踐程度不夠。從教育對象來看,國內研究多集中于幼兒教育,如王穎嫣(2019)等。從研究內容來看,國內關于食育的研究多以教師的視角展開,且多集中于食育的課程設計,內容及方法相似性較大,如滕曉芳(2019)等。部分學者對國外食育教育的發展情況進行梳理(多集中于日本和美國),并指出國內食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如劉亞軒(2016)、朱強(2019)等,但并未提出較為成熟的解決措施,更多是借鑒國外已有的成果,并未真正結合本國國情。一些學者將某些課程、理論或工具與食育結合,如體育(王一樂(2020))、家校共育(林蘭香(2019))、少兒繪本(林秀明(2019))等,帶來了部分創新,但由于總體數量較少且方向比較零散,未能形成合力效果。
目前,國外食育相關研究比較豐富深入,而國內食育研究尚不健全,多局限在幼兒階段,并沒有很好起到培養健康飲食習慣的作用。食育指標的構建對于保障國民飲食安全、阻止由飲食習慣不當導致疫情的再次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對食育教育指標的構建與應用開展研究,結合我國國情構建了食育教育指標體系,豐富了食育教育方面的內容,并將指標體系進行了合理應用,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國人健康飲食意識和習慣的培養起到一定貢獻作用。
一、食育教育指標的選取與構建
(一)指標選取
從非典和新冠疫情可以看出飲食安全問題不容忽視。食育屬于教育范疇,因此在構建食育教育指標體系時,既要考慮國人飲食習慣的實際情況,又要關注教育的特點和內涵,并遵循指標體系構建的系統性與針對性原則、科學性與可行性原則、客觀性與主觀性原則,構建了包括4個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23個三級指標的食育教育指標評價體系。
二、食育教育評估指標體系的測算與應用
(一)數據來源與評價方法
1.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于專家對食育教育體系總體的衡量和評判。為保證問卷質量和調查結果的科學性,本研究所咨詢的專家均來自雙一流高校,收集的數據具有很高的質量和代表性。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發放問卷34份,共收回問卷33份,有效問卷33份,有效率達到97.06%。
2.評價方法
本文通過德爾菲法進行數據的收集,依據AHP理論對指標權重進行賦值,并建立相應的公式計算出反映食育教育實施效果的具體績效分值,以此來科學地構建食育教育指標體系。
(二)實證分析
1.構建兩兩比較的判斷矩陣
為避免研究者自身的價值偏好及主觀臆斷,故選取相關專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了他們對兩兩比較元素的重要程度的打分,采用1—9 的標度為其重要程度賦值,最終取各位專家打分的幾何平均數構建判斷矩陣:
A=(aij)n×n(1)
本文邀請專家對相關指標,用 Saaty的1—9標度方法給出重要性賦值。
2.層次單排序
進行層次單排序,即計算權向量,采用和法分析計算其最大特征根?姿max及其對應的特征向量?棕。
第一步:構建出判斷矩陣之后,首先需要對矩陣A的元素按每一列進行歸一化處理,即用各列中要素的值aij除以該列的總和。再對歸一后新矩陣同一行元素求和算出特征向量,再對特征向量進行歸一化處理,即
Wi=Bj/∑Bj(2)
便可得出指標所對應的權重數值。
第二步:成對比較矩陣A(初始)與特征向量ω相乘,求出A?棕。
第三步:求出?姿max。
3.一致性檢驗
需要進行一致性檢驗來確認層次單排序是否合理。一致性檢驗是利用一致性指標CI、一致性比率CR和隨機一致性指標RI,對矩陣進行檢驗的過程。
當?姿=n時,CI=0,為完全一致矩陣;CI越大,矩陣的不一致性越嚴重;CI越小,一致性越大。為衡量 CI的大小,引入隨機一致性指標 RI,
通常矩陣階數n越大,出現一致性偏離的可能性越大,矩陣階數與RI的對應關系見Saaty的隨機一次性指標RI(表5)。
CR值越大,一致性越差。通常認為,CR<0.1時,通過一致性檢驗,可用其歸一化特征向量?棕作為權向量;若一致性比率CR≥0.1,說明不同元素之間的比較差異前后矛盾,需要找出不一致的元素aij加以調整,重新構造成對比較陣,再進行層次單排序和一致性檢驗,直到CR<0.1為止。
4.完成權重排序
根據本文所計算出的三級指標層的組合權重,根據權重大小進行排序。
(三)研究結果分析
從表3來看,A4“教育實效”權重值高達0.483 1,是食育教育指標評價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其次是“教育投入”和“教育過程”,兩者權重值相同,為0.2119。這說明,在構建食育指標時要著重考慮教育的產出效果,但同時也要注意相應的投入,保證過程的高質量進行。在具體方案層中,國民營養健康意識、校外實踐、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等指標的相對權重值排序靠前,對食育教育的影響重大。
三、食育教育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及展望
在對指標值標準化處理之后,采用線性綜合加權法來計算其實施效果的具體績效分值,計算公式為:
Y值表示食育教育實施效果的最終績效值,Wj表示第j個指標的標準得分值,Xj表示第j個指標的權重系數。Y值越高,則表示實施效果越好。
只有將食育評估指標體系與具體的教育環境相結合,才能形成系統完善的食育教育機制,釋放食育教育的發展活力。
四、食育教育培育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多主體聯動的食育教育支持政策與環境
國家應把食育教育納入到學校必修課程中去,并設立食育教育專項資金。學校在常規課程之外還應繼續創造良好的食育教育支持環境。與此同時,家庭對飲食習慣的培育也十分重要,家長應在日常生活中應給孩子傳輸基本的飲食知識。同時,社會機構通過開展相關志愿活動來營造全民學習食育的氛圍。綜上,為確保食育教育活動更好開展,應促進學校、政府、社會機構合作的全方位的教育模式,保障長效食育機制的實現。
(二)加大對食育理念的宣傳力度
無論是非典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其病源都是野生動物,疾病傳播都是由部分國人不恰當的飲食觀念和習慣導致的。可見,國人對健康飲食的認識尚有欠缺,相關知識儲備不足。而我國食育教育的體系尚不完善,大部分人還不太了解食育教育,沒能很好地接受相關的教育。我國應該加大對食育教育的宣傳力度,創新多種宣傳形式,提高國民對食育理念的理解程度和對飲食和營養的重視程度,引導國人參與到食育教育活動中去。
(三)提高學校教師的食育知識水平和技能
對于承擔食育任務的教師應集中培訓,令其理解食育的教育模式,從而提升教學水平。與此同時,鼓勵學校教師借助最新的書籍、教案以及互聯網等手段進行自我提升,以便更好進行教育工作。對于其他學科的老師來說,應積極配合食育教師的工作,促進我國食育課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侯鵬,王靈恩,劉曉潔,李云云,薛莉,成升魁.國內外食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J].資源科學,2018,(12):2369-2381.
[2]? 孫倩,李曉云,楊志海,張曉嬌.糧食與營養安全研究評述及展望[J].自然資源學報,2019,(8):1782-1796.
[3]? 劉亞軒.日本小學的食農教育及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6,(26):55-57.
[4]? 裴蕾.“食育工坊”中建立小班幼兒良好飲食習慣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8.
[5]? 林蘭香.家園共育提升幼兒食育課程教學效果研究[J].成才之路,2019,(6):75.
[6]? 林秀明.幼兒食育課程和早期閱讀的融合研究[J].成才之路,2019,(12):71.
[7]? 郭思寧.大學生食育的困境與突圍[D].黃石:湖北師范大學,2019.
[8]? 蔣行亞.運用食育主題活動對幼兒飲食行為養成的實踐研究[D].長春:吉林外國語大學,2019.
[9]? 白宇.日本幼兒食育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5.
[10]? 高丙成.我國教育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教育科學研究,2019,(7):5-12.
[11]? 朱強,李豐,王金秋.美日小學食育內容的比較研究[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9,(2):21-26.
[12]? 袁利平,丁雅施.教育扶貧政策實施效果評估指標體系構建[J].教育研究,2019,(8):139-149.
[13]? 張秋萍.幼兒園食育課程的建構與實施[J].學前教育研究,2018,(8):70-72.
[14]? 王一樂.體育與食育融合探究——書評《黃帝內經 飲食養生寶典》[J].肉類研究,2020,(1):118-119.
收稿日期:2020-05-15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資助項目(BEA190112);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黑龍江省農戶種植轉基因大豆的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黑龍江省土地托管模式、問題及對策研究”
作者簡介:杜笑涵(1999-),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學生,從事農林經濟管理研究;劉望(1993-),女,黑龍江富錦人,學生,從事農林經濟管理研究。